光学学报

光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Optica Sinica

杂志简介:《光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252/O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大气光学与海洋光学、光纤光学与光通信、几何光学、全息、图像处理、成像系统、仪器,测量与计量、机器视觉、光学设计与制造、光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3-2239
国内刊号:31-1252/O4
全年订价:¥ 38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7
复合影响因子:1.81
总发文量:7286
总被引量:62652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3.3616
立即指数:0.067
期刊他引率:0.6854
平均引文率:17.2085
  • 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A章:近轴光学

    作者:周立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通过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理想模型,对成像电子光学近轴方程的轨迹求解进行探讨。首次推导了该系统的近轴电子轨迹的转角及近轴方程的两个特解的解析表达式,探讨了近轴成像性质,并将结果推广到两电极静电同心球系统、均匀平行复合电磁系统和静电近贴系统中。

  • 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B章:近轴像差

    作者:周立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由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近轴方程两个特解出发,通过展开理想成像位置处图像转角表达式的途径,探讨了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近轴纵向像差和近轴横向像差。主要贡献是求得了近轴方程的两个特解在理想像面位置处的解析表达式,由此证明决定极限空间分辨率的二级近轴色球差能以Recknagel-Artimovich公式描述。导出了近轴横向像差的表达式,该像差由近轴...

  • 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C章:近轴方程近似解

    作者:周立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通过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理想模型,探讨了近轴方程特解的近似表示及其近轴横向像差的求解。导出了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近轴方程两个特解的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一些特殊类型的近轴横向像差的表达式,如近轴色球差、近轴放大率色差和近轴各向异性色差。结果表明,由两个特解的近似解推导得到的近轴横向像差与使用精确解的结果完全一致,由此...

  • 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D章:近轴方程渐近解

    作者:周立伟 刊期:2019年第04期

    首次探讨了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近轴方程的渐近解。推导了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中近轴方程两个特解的渐近解中各类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两个特解精确解的验证,证明了Monastyrski[Journal of Technical Physics,1978,48(6):1117-1122]提出的用渐近解求解成像电子光学近轴方程两个特解的方法正确且可行,仅个别之处需要改进。

  • 天绘一号卫星多传感器协同辐射定标方法

    作者:杜丽丽; 易维宁; 王昱; 崔文煜; 方薇 刊期:2019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阶靶标的多传感器协同辐射定标方法,通过有效利用具有自动化观测设备的固定定标场、合理共享其他卫星的移动靶标场来提高定标频次。根据灰阶靶标的光谱平坦特性及同平台多传感器观测时相、几何、视场的一致性,建立了多光谱相机与全色高分辨相机间的辐亮度关系模型,实现了全色高分辨相机对多光谱相机的协同辐射定标。天绘一号卫...

  • 基于光程分布方法校正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作者:蒋芸; 叶函函; 王先华; 吴浩; 吕松; 李勤勤; 吴时超; 吴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基于全球植被的荧光分布,利用GOSAT数据,同步反演了光子光程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因子和755 nm处的荧光强度,将反演结果与TCCON站点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受植物叶绿素荧光影响较大的Park Falls(45.9°N,90.3°W)站点附近的GOSAT数据,考虑荧光影响前后的二氧化碳(CO2)反演结果的最大偏差为1.6×10^-6;对于受荧光影响稍小的Sodankyla(67.4°N,2...

  • 基于电子散斑干涉与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法的悬臂薄板振动分析

    作者:马银行; 蒋汉阳; 戴美玲; 代祥俊; 杨福俊 刊期:2019年第04期

    基于激光光路的光波随机相位扰动,分析了电子散斑干涉实时图像相减时模态条纹图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振幅涨落测量法。搭建了用于离面振动分析的电子散斑干涉和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并对完整和含狭缝的悬臂铝板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图像相减模式获得的模态条纹图对比度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得到的前10阶模态条纹图与...

  • 全息光栅干涉条纹三维锁定系统的设计

    作者:钱国林; 吴建宏; 李朝明; 成珏飞 刊期:2019年第04期

    全息曝光系统中干涉条纹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光栅掩模质量。研究了参考干涉条纹的特性,提出一种光栅相位、倾斜度和周期的检测方法。为提高光栅曝光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一套全息光栅干涉条纹三维锁定系统。利用摄像机对参考干涉条纹进行检测,利用微电机和压电陶瓷对光路进行微调,可实现对光栅相位、倾斜度和周期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锁定...

  • 宽带隙Ge-Se基硫卤玻璃的制备及其光纤性能

    作者:王弦歌; 焦凯; 陈朋; 薛祖钢; 田优梅; 司念; 赵浙明; 王训四; 戴世勋; 聂秋华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超低色散零点的红外硫系玻璃光纤的需求背景下,选择两组Ge-Se基的硫系玻璃组分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各组分的特性参数,优化出合适的玻璃组分,并进行光纤拉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碘的摩尔分数从5%增至40%,玻璃的红外透过性得到显著提高,近红外吸收的截止波长出现明显蓝移,光学带隙逐渐增大,折射率减小,色散零点波长蓝移,玻璃转变温度降低...

  •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光纤陀螺测试环境自评估技术

    作者:刘元元; 杨永斌; 冯文帅; 于海成 刊期:2019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光纤陀螺(FOG)测试环境自评估技术。测试结果表明,FOG零偏稳定性由环境3中的0.0015 (°)/h(100 s, 1σ)(数据100 s平滑后的标准差)降低到环境4中的0.0019 (°)/h (100 s, 1σ);随机游走系数由环境3中的2.1565×10^-4(°)/h^1/2降低到环境4中的2.8876×10^-4(°)/h^1/2。对另一只脉冲输出的陀螺进行了不同环境下的测试,零偏稳...

  •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源布局优化及性能分析

    作者:陈泉润; 张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基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考虑墙面的一次反射,研究了不同LED拓扑方式下的布局方案。通过调整拓扑分布提出了方阵+圆环布局模型,该模型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在满足室内照明的要求下,通过功率分配实现了照度和接收面信噪比的动态范围压缩。仿真分析了基于功率分配的方阵+圆环布局模型的照度分布、接收功率分布、信噪比分...

  • 基于无源相位调制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设计

    作者:齐跃峰; 冯麒; 张瑾; 张鑫; 王明君; 田东升; 李卫 刊期:2019年第04期

    基于1/4波片相位延迟功能,结合起偏器与法拉第旋光器,提出了一种集起偏与相位偏置功能于一体的用于Sagnac环路中的非互易相位调制器设计方案。所提结构从根本上消除了延迟线圈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减小了体积。实验测得该相位调制器的相对插入损耗为3.6 dB,相位偏置角度为89.9605°,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提出...

  • 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理论的太赫兹波宽光束成像技术

    作者:王与烨; 任宇琛; 陈霖宇; 李长昭; 张超; 徐德刚; 姚建铨 刊期:2019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理论的太赫兹波宽光束成像技术。模拟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快速成像。采用连续太赫兹波CO2气体激光器光源,基于宽光束矩阵调制采样,对不同物体进行了分块压缩感知成像,并与基于单像素随机采样的分块压缩感知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具有更高的成像稳定性,且其采样过程对不同成像物体...

  • 基于稀疏编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貌图像分类

    作者:刘芳; 王鑫; 路丽霞; 黄光伟; 王洪娟 刊期:2019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貌场景图像分类算法;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对训练样本进行多尺度分解;在训练样本中选择图像,利用稀疏编码学习局部特征,对特征向量进行排序;选择灰度平均梯度较大的特征向量对卷积神经网络卷积核进行初始化。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获得比传统底层视觉特征更好的分类结果,有效避免了网络训练陷入...

  • 基于最优Atlas多模态图像的非刚性配准分割算法

    作者:石跃祥; 陈才 刊期:2019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Atlas图像搜索和局部加权B样条变换的全自动非刚性分层配准分割感兴趣区域(ROI)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配准的ROI准确度达到95.6%,归一化互信息值为1.8432,均方根误差为1.12%,相关系数提高了18.33%。相比其他配准方法,所提方案的配准精度及准确度明显提升,对临床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