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6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CCIR2020、基础学科研究、教学研究、应用学科研究、博士论坛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6600
国内刊号:45-1067/N
全年订价:¥ 132.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96
复合影响因子:1.66
总发文量:1695
总被引量:8212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3.6418
立即指数:0.1278
期刊他引率:0.5502
平均引文率:11.6667
  • 乡土情感:传统节庆现代转型的文化血脉——以粤西茂名年例为例

    作者:罗远玲 刊期:2016年第05期

    乡土情感是粤西年例在社会剧烈变迁中实现现代转型的心理动因,体现了作为情感主体的当地民众在传统节庆传承中的主体能动性。乡土情感是现代年例仪式传承的文化血脉,当地民众对于乡土情感的强烈诉求促成了年例新仪式的产生,同时也使得传统年例仪式得以延续。年例习俗在情感主体的主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文化特征和情感意蕴,情感主体则在年例...

  • 瑶族习惯法的特点与性质新论

    作者:覃主元 刊期:2016年第05期

    历史上瑶族习惯法的突出特点是法典化程度高、管辖范围广、执行效度强,是以契约正义控制社区秩序的“准宪法”。瑶族习惯法是独具特性的判例法,是一种在有效实行“遵循先例”原则的同时,辅之以断罪有律,例则变通法则的以判例法为主、习惯成文法为辅的“混合法”。瑶族习惯法为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提供了一个成型的、个案独特的判例法实例,为...

  • 壮山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创新

    作者:靳书君; 瞿久淞 刊期:2016年第05期

    优秀的山歌既能满足民众的娱乐审美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又能进行道德教化,塑造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宏观的理论抽象转变为微观的实践具体,由被先进分子所掌握转变为被广大民众所知晓。壮山歌既是壮族人民常用的语言载体,又是壮族人民的生...

  • 咏物与禁体:论清代浙西词派之咏物词

    作者:刘深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朱彝尊以《乐府补题》为载体,倡导咏物词。然而,朱彝尊却有意剥离了《乐府补题》的比兴寄托精神,刻意发扬其禁体物语的手法,从而形成渐派范武,其典型表现即是禁体词。从清代词史来看,明言禁体的禁体词虽不多见,然清人在咏物词的创作中普遍运用禁体物语的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禁体词的价值主要在于禁体物语的创作手法。当然,禁体词或者...

  • 晚清南洋华文小说的流播与本土化萌蘖

    作者:谢仁敏 刊期:2016年第05期

    晚清之际,华文小说开始在南洋华人族群间流播,并在中国“小说界革命”影响之下自旧趋新、日渐繁盛。其衍进轨迹,既颇多波折,又独具特点。首先,小说观念的更新上,一度出现理论先行实践落后的局面,直到中国文化精英南来之后,才使之有了根本性改观。其次,晚清革命派和保皇派在南洋的论战,无意间推动了南洋华文小说创作的繁荣,并与本土作...

  • 在民族与国家之间——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认同与教育变革关系之研究

    作者:王彦; 唐荣德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文化认同方面,边境学校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属性,导致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在民族与国家间的文化认同方面存在差异;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变革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民族文化认同状况的制约。教师年龄不同,其文化认同的内涵表现也不同。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来看,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主体,始终...

  • 国内混合式学习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2003—2016年数据

    作者:蒋红星; 代洪彬; 肖宗娜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2003--2016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混合式学习文献为样本,计量分析混合学习文献的数量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高被引文献,并进一步利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突变检测分析以及聚类时间域图谱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混合学习的热点研究主题包括MOOC、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在线学习、SPOC、自主学习、...

  • 新常态下“以人为本”的新内涵研究

    作者:谭培文; 秦琳 刊期:2016年第05期

    新常态是相对旧常态而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新常态聚焦的是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动力问题,“以人为本”突出的是“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创新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以人为本”由旧常态的价值观深化为实践基础的存在论。坚持“以人为本”:一要坚持劳动实践创新活动为根本,以大众创业、万众创...

  • 论意义的定义——兼论对自由与实践之本质的再理解

    作者:张立达 刊期:2016年第05期

    对意义的追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定义才能深刻理解意义。它可以定义为人在无根据性和不确定性中建立的自我规定性。这绝非鼓吹人可以随心所欲,而是以矛盾性作为人、意义、自由和实践的本质特性,将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作为解决人之生存矛盾,建立自我规定性的根本途径。这样,通过对矛盾的揭示才能深刻理解事物,并且突破哲学思辨的...

  • G.A.科恩平等社会主义的建构及其批判

    作者:李先悦; 陈学明 刊期:2016年第05期

    作为英国著名的左翼学者,G.A.科恩谴责传统马克思主义所预设的两大历史性趋势已经过时,难以走向共产主义,批判罗尔斯囿于一般社会机构框架来调节收入差距,无法实现社会正义。借助野营旅行模型,他指出只有以伦理规范个体选择,以共享原则调节不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分配正义,走向社会主义。但其平等和共享原则太片面,两者相互冲突;其对市...

  • 西汉儒学意识形态化的消极影响

    作者:吴全兰 刊期:2016年第05期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对延缓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起了重要作用。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使专制统治合理化、合法化,使权力神圣化;使等级秩序强化和平等意识弱化;使作为学术思想的儒学庸俗化、功利化、神学化;使儒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削弱...

  • 儒者化的庄子——王安石的庄学思想

    作者:张娜 刊期:2016年第05期

    王安石“以儒解庄”的解读思路开拓了宋代庄学的视野。在其专论《庄周》中,庄子以儒者的面目出现,文中指出庄子之用心是为了矫时之弊,庄子是圣人之徒,《庄子》之书“特有所寓商言耳”。不过庄子的形象在王安石那里并不是统一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为到有为的过程,这与王安石个人的思想发展及为政治改革寻求理论根据有关。王安石谈性命道德...

  •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彭俊桦; 韦冬雪 刊期:2016年第05期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多元化、奋斗目标空想化、社会经济私有化、领导核心全民化。如果任由这股思潮蔓延,就可能会使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陷于迷茫、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和模糊。应当抓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要害,一方面理性引导大学生警惕其消极影响,学会科学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并了解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虚伪性;...

  • 《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的缘起和总体构想

    作者:莫道才 刊期:2016年第05期

    骈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文化载体,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文体。我校的骈文研究在全国学界领风气之先,有重要的影响。1996年在我校举办了全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本刊长期以来开办骈文研究专栏支持这一研究,共发表了近50篇论文。2015年,长期专注骈文研究的莫道才教授申报的“历代骈文研究文献集成”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立项,这是我校古...

  • 骈文研究文献整理的意义和期待

    作者:孙昌武 刊期:2016年第05期

    骈文是中文写作的一种文体,也是散文创作一种主要体裁。自古及今,骈文一直是通用的写作文体,文学史上骈体散文创作成果丰硕,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讲中国文学的特征,举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注重现实题材,一个是重视语言运用(大意如此)。这是一位外国行家作的相当到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