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刊

故宫学刊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Gugong Studies

杂志简介:《故宫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马衡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论文专辑、史事钩沉、人物春秋、疑案揭密、文物丛谈、故宫特展、藏品珍赏

主管单位:故宫博物院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465
总被引量:32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6984
  • 故宫学的学科体系

    作者:郑欣淼 刊期:2017年第01期

    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问和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故宫(紫禁城)、故宫文物和故宫博物院,三者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文化整体。故宫学自成一套知识体系,可细分为古遗址、古建筑、古器物、文献档案与图书典籍等方面,又涉及宗教学、民族学、文学、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管理学、图...

  • 全球史视野下的明朝尚武展示

    作者:鲁大维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朝积极利用了各种媒体塑造并传播军事大典壮观场面,在信息科技尚未发达条件之下,皇帝希望借此与外界接轨,利用文臣诗赋的平台来传播圣君形象。虽然在政治上皇帝与廷臣之间冲突层出不穷,但是至少在明初时期,在颂扬军事大典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利益关系比较一致。到了明中后期随着政治文化变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就排斥了大规模军事大典,将其描述...

  • 明代王府太监

    作者:李康杰; 谢歆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代王府设有太监机构,太监在王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几乎与王府生活的各层面都息息相关。日常管理、婚丧喜庆、财务控管、文化事业,都有太监的参与,甚至主导。因此太监是“王府社会”中缺一不可的成员。这个“王府社会”包括所有与王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物,诸如宗室成员本身、仪宾及其亲属、王妃及其本家亲属、王官、地方官、护卫军...

  • 明留都南京宫廷管理中的外廷诸司

    作者:王慧明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朝迁都北京,留都南京宫廷不废,五府六部不改,并设南京守备加以控制。古代帝王“化家为国”,外廷行政机构在宫廷管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留都南京外廷行政机构亦是依照典制各行其职参与宫廷管理。南京守备及参赞机务负有守护、祭祀等职务,责任重大。六部诸寺视宫廷管理实际情况而职掌增减不一,事虽减省而员不可废,礼仪活动、宫殿修缮、上供物料是...

  • 故宫博物院藏《当利里社碑》碑阳刻文考证

    作者:陈鹏宇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对故宫博物院藏《当利里社碑》碑阳刻文进行考释与注解,将碑文分为序文和颂文两个部分,辨析了颂文的韵脚和层次,总结了各部分大意,并与传世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进行比较,认为二者文体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内容上的不同则反映了汉晋里社制度的变化。根据碑文记载,探讨了西晋里社之社神、稷神的“人格神”属性。最后依据碑刻的出土信息,考...

  • 乾隆御容画及其空相观——丁观鹏《扫象图》、郎世宁《乾隆观画图》研究

    作者:王中旭 刊期:2017年第01期

    《扫象图》是明清时期最为流行的佛画题材之一,乾隆帝收藏晚明丁云鹏《扫象图》轴后,敕令宫廷画家丁观鹏、姚文瀚多次临摹。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宫廷画家丁观鹏《扫象图》轴、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乾隆观画图》轴,是在丁云鹏图的基础上新临仿、创作出来的图像,且均属于乾隆御容画。本文在依据如意馆档案、画轴题签等对乾隆帝敕令画《扫象图》梳理史...

  • 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生平事迹新考

    作者:王幼敏 刊期:2017年第01期

    冷枚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活动,画史记载不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位学者依据宫廷档案记载,对他的生卒年、进入宫廷的时间、在康雍乾三朝的职业状态等问题做过若干研究。但囿于各种因素,相关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结论。笔者此次新考,主要基于发现了一条对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的新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旧有史料做了重新的梳理、解释,得出了新...

  • 乾隆太上皇宫陈设考

    作者:王子林 刊期:2017年第01期

    太上皇宫宁寿宫建于乾隆盛世,是乾隆帝为自己建造的执政60年后的归政之宫,他始终认为自己所建的太上皇宫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座太上皇宫,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皇建其有极”思想。本文通过对文献档案等大量的第一手史料与现存原状的分析,试图勾勒太上皇宫的陈设面貌,以论证太上皇宫的总体陈设思路是“皇建其有极”思想的反映,即把福寿赐予普天之下。...

  • 清乾隆时期仿古砚制作初探

    作者:赵丽红 刊期:2017年第01期

    清乾隆时期内廷造办处有大量仿古砚的制作,其中有些是仿自《苏东坡砚谱》、或明代《高濂砚谱》,以及旧藏砚品,如各式仿古石砚、仿古澄泥砚、烧古铜匣暖砚等,大部分是有所本的画样仿做。不仅造型仿古,命名也仿古,还有以宋砚相称,实为本朝仿古砚形式。以往砚的研究尚未涉及仿古砚的制作。本文依据清代宫廷造办处档案,并结合现藏实物,对乾隆时期仿...

  • 数字故宫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作者:冯乃恩 刊期:2017年第01期

    故宫博物院的信息化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到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那就是数字故宫的系统化建设。本文概述了数字故宫的内容、目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手段,提出了“数字文物”的全新概念和“数字故宫社区”的全新传播手段,解决了故宫博物院信息化工作定位和方向等诸多问题。

  • 数字化时代青铜器摄影的技巧与方法

    作者:李凡 刊期:2017年第01期

    面对全面数字化时代,如何满足青铜器研究者的科研需求,拍摄出能对青铜器研究有帮助的数字化影像,是专业文物摄影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青铜器摄影的技巧与方法,探讨如何使文物摄影更好地与青铜器研究相契合,并展望大数据时代青铜器研究资料如何实现自动云端匹配的前景。

  • 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在文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马越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因各种原因无法取样,需使用多种无损方法对文物进行原位分析。便携式红外光谱仪是常用无损分析方法之一,根据文物表面状态,通过选择不同的探头对其进行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获得材料分子结构成分信息。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该方法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文章发表,本文通过彩画和雕漆案例首次介绍便携红外光谱仪在文物无损分析中的应用。

  • 清代造办处作坊的匠人待遇与银两来源

    作者:陈锋 刊期:2017年第01期

    内务府造办处的作坊在清初就已经存在,最多时达到40余个,造办处匠人的来源,除了旗人包衣外,主要在民间选择。其待遇,分为月例银、奖赏银、抚恤银、养赡银、安家银。造办处匠人所得银两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其月例银、奖赏银、抚恤银均来自内务府,属于皇室财政的支出;其养赡银、安家银则由匠人选送的地方支出。本文在缕述内务府造办处作坊及其匠...

  • 清宫黄金的需求与供应

    作者:滕德永 刊期:2017年第01期

    清宫黄金用途广泛,主要有赏赐、礼制需要、礼佛及佩饰等,其所需数量巨大。为了满足需要,清宫开辟了诸多来源途径。其中,采购处于了最为重要的地位,这给采购地方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清宫对黄金需求数量的居高不下,且采购是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对当时的黄金市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清代宫廷貂皮的来源及用途

    作者:郭威 刊期:2017年第01期

    我国貂皮主要产自东北地区,深受封建统治者喜爱。清代宫中用貂之风甚盛,地方进贡和官方采购为其主要来源。随着大量貂皮的输入以及使用人员有限,宫中出现大量剩余貂皮,经内务府奏准,清宫将大量貂皮发交两淮等处变价处理,以为宫中财源。清代宫廷用貂虽是皇族行为,但对当时京中的社会风气、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以及生态平衡均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