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艺术

福建艺术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Arts

杂志简介:《福建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3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百年回响、专题研究、书画评介、火花茶会、原创驿站、艺术动态

主管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2075
国内刊号:35-1139/J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1945
总被引量:1372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078
期刊他引率:0.9661
平均引文率:2.2326
  • 地方戏剧与传播环境

    作者:南帆 刊期:2006年第04期

    诸多迹象无不表明,地方戏剧遇到了相当大的危机。除了京剧、昆曲等少量剧种,多数地方戏剧相继陷入困境。排练经费匮乏,剧院破败,观众锐减,演员队伍后继乏人,这些表征无不通向一个根本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诞生于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地方戏剧何去何从?

  • 沙尘暴引起的联想——音乐艺术社会功能的再反思

    作者:王西麟 刊期:2006年第04期

    如果说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那春天就是北京最坏的季节了!因为每年最大的风沙多在北京的春天,常常是粉红的桃花和艳黄的迎春花盛开得正好,又有柳枝吐绿,红黄绿各种颜色把十里长街交织点缀成多姿多彩春意正浓的时候,却遭到一连几天几夜特大的风沙肆虐把它们刮得死去活来,遍地落花,残留无几,光秃秃的树枝顿然失去美丽的生气。我很少看花...

  • 田汉的“大史剧”与苏联革新派戏剧

    作者:陈世雄 刊期:2006年第04期

    八年抗战,田汉的话剧、电影和戏曲创作都取得了新成就,其中,以戏曲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共有十四部之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抒发情感、刻画性格见长的作品,如湘剧《武松与潘金莲》(1942年作,当年首演)、京剧《武松》(1944年据湘剧《武松与潘金莲》改编)和京剧《情探》(1945年据《焚香记》传奇改编,当年首演);一类是人物较...

  • 中国画学“传统论”——传统的认定与批判之二(下)

    作者:郑工 刊期:2006年第04期

    陈衡恪,字师曾,后以字行。陈宝箴之孙,陈散原之子,陈寅恪之兄,惜英年早逝。论家学,一门文豪,其潜质自不待言。然1902年,入东京弘文书院,习博物,1909年回国,辗转南北,后就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并兼任几所学校教职,业余习画。文人出身,业余习画,是传统文人画的途径;1920年,撰《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之派别》;1921年,...

  • 戏曲“写意“辨——古今戏曲观念差异比较之一

    作者:方李珍 刊期:2006年第04期

    许多戏曲评论文章在谈论当下某些剧目的舞台美术的艺术效果之时频频使用写意一词,其实大多是就它们写实化明显但似乎又取得诗意与富含意境的审美效果而言的。而写实化、舞台物质化的西方话剧同样能取得诗意效果,或者说话剧同样可以是诗意的(而且恰恰诗意化是话剧的很大的一个特征),任何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都有着诗意的追求,也都可以达到诗...

  • 邂逅洛神——洛神赋——恩典的境界

    作者:卢卡斯·汉柏 刊期:2006年第04期

    溽暑燠热的午后,啜饮一盅清茗,聆听一曲南音,品赏一段乐舞,让舒缓幽谧的纯净,将尘嚣与浮躁抛却身后,不亦快哉!粽香莲香交错四溢的五月,《洛神赋》以“月魄冰魂凝结就”的神人恋曲,迷醉人心!这是“汉唐乐府”创发梨园乐舞的十载力作11996年“汉唐乐府”首度将南管乐曲与梨园科步相结合,淬取传统文化的气脉,熔铸现代剧场的元素,而创发...

  • 大胆创意与优雅美感

    作者:鸿鸿 刊期:2006年第04期

    《洛神赋》的演出,意外的好。这么说,并非对汉唐乐府以往的演出品质存疑,众所周知汉唐以南管为基础的新创乐舞,向来精致细腻。但南管虽易令人人蛊着魔,对一般人而言,每首曲子听来却大同小异,就算盯着唱词也很难跟上唱到哪里,节奏悠缓一如品茗耗着漫漫长夏的下午,不仅睡着再醒来,改朝换了代也似乎没有关系。加上演的又是情节薄弱、文辞...

  • 溯灵——谈《洛神赋》幕后

    作者:林铭亮 刊期:2006年第04期

    汉唐乐府南管梨园大戏——《洛神赋》于5月21日圆满落幕。连续四场演出,票房爆满,座无虚席。然而,在掌声之中,这一出越洋制作究竟如何形成?其背后的创作动机与设计理念又是什么?这种越洋合作的模式有哪些值得戏剧界(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注意之处?最后,《洛神赋》带给汉唐乐府什么样子的改变?这些都是在这出越洋制作中值得注意之处。

  • 从《小河淌水》到大漠《补天》——卢昂的戏剧坚守及其价值取向

    作者:于平 刊期:2006年第04期

    1.结识卢昂,机缘在“精品工程”。在2002—2003年度首批“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中,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是我觉得很有意味的一个作品。从一首情深意切的“相思曲”引伸出一部凄美清纯的“歌舞剧”,《小河淌水》以其新奇而不失素朴、跌宕而不失流畅、激情而不失静穆的叙述风格,演出了阿露对天风的等待,更演出了达山对“无望等待”着的阿露...

  • 地方戏曲研究的新理念——马建华《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评析

    作者:刘祯; 陈建平 刊期:2006年第04期

    南戏是我国戏曲的最早成熟形式,但由于年代久远,鲜有文人参与和资料散佚等先天性的因素,今人对南戏的研究受到了诸多限制。福建莆仙戏作为我国早期南戏的一支,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多个传统剧目、八千多册古抄本,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之美称,刘念兹先生更是把它誉为“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 从平正到奇异

    作者:朱以撒 刊期:2006年第04期

    书法之形以何为美、为范,可以追溯到久远对于无定的自然现象的描摹。原始思维是神秘的,具有直观性、任意性,它是一种前逻辑的思维,不是以法度、规则去反映,而是用幻想、集体表象去认识、把握对象。不过,对于把一种形态朝着求和求美的方向发展,却是没有疑义的。祝嘉在《书学史·商朝以前之书学》中就谈到:“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黄帝...

  • 《醉杏春残》审美谈

    作者:周华福 刊期:2006年第04期

    戏曲之美,必得通过观者、读者的审美中介才能得以展现,其所表现的人生价值也才能被人所领悟。王文胜创作的《醉杏春残》(见本刊2005年增刊)其独特之处,正是能够从李师师这样一个被许多人认为是“红颜祸水”的人物身上,发现了令人感慨万千的“美”。

  • 合唱音乐创作的难得之作——评陆在易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作者:张楠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是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为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合唱音乐作品。

  • “风情性”与“生命化”——舞剧《惠安女人》编舞问题摅谈

    作者:叶晓丽 刊期:2006年第04期

    观摩完舞剧《惠安女人》,萦绕在我脑海的是舞台上浓烈的色彩,富有地方风情的舞蹈语汇。舞剧既为“剧”,就不同于一般的舞蹈荟萃,舞剧要通过舞蹈塑造人物,展现剧情,表现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从舞剧本身的审美特性而言,舞剧中的舞蹈应该给予人物“风情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给予人物“生命化”的揭示。编舞是一种选择。在国内,正从单...

  • 谢平安谈京剧《北风紧》

    刊期:2006年第04期

    我省第23届戏剧会演将于今年底举行,各地剧团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新戏,准备迎接戏剧盛会的到来。本刊特邀请三位艺术家就他们参与创作的新剧目畅谈自己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