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艺术

福建艺术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Arts

杂志简介:《福建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3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特别策划·百年回响、专题研究、书画评介、火花茶会、原创驿站、艺术动态

主管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2075
国内刊号:35-1139/J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1945
总被引量:1372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078
期刊他引率:0.9661
平均引文率:2.2326
  • 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

    作者:傅谨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三年前,王仁杰将他的剧本集命名为"三畏斋剧稿",暗寓敬畏传统之心,体现出他独特的文化态度.

  • 未来的大师就在我们当中——面临全球化浪潮的中国艺术(下)

    作者:陈醉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三,艺术发展的前景 中国艺术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多元化呈现.民族精神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历来倡导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团结亲和以及当今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的角度去体会,上述的成分一般体现在作品的文学性内容中.就本体而言,它更多还是民族总体宇宙观念、审美趣味、形式喜好等...

  • 当代戏曲的后现代倾向

    作者:陈世雄 刊期:2004年第02期

    当前,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在对我国的文学艺术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古老的戏曲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其表现主要是:

  • 戏曲危机与地方文化、剧种个性的关系

    作者:王评章 刊期:2004年第02期

    关于戏曲的危机,已有人提出戏曲与传统文化断裂的问题.但传统文化的断裂有两层,一是民族文化即大传统文化(西方大小传统的提法分上层、民间两层文化,这里略不同),一是地方文化即小传统文化.

  • 传统戏曲命运与文化意识

    作者:马建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已有四百年历史的日本歌舞伎,如今已是商业操作,虽非昔日盛景,但如今仍是个"黄金时代"(日·藤田洋《歌舞伎手册》,三省堂,2002.4).我国的传统戏曲,目前还受到国家的保护,但几成"明日黄花".两种不同的状况,是不同的文化意识所造成的.

  • 剧种化与地方剧种建设

    作者:傅翔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民间文化保护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作为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的古老戏曲却日渐式微,这是不容乐观与令人悲伤的事实.和许多古老建筑的破坏速度一样,硕果仅存的剧种也正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况中.岌岌可危的生存加速了剧种的退化与消亡.一味追求经济的繁荣而漠视古老优秀的文化,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举动,这个举动的背后就是急功近利地置文化的死活于...

  • 从本剧种音乐的出发——对戏曲音乐传统延续的一些思考

    作者:郑长铃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地方剧种音乐传统延续至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2002年7月,"福建省戏曲音乐创作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召集了我省五大地方剧种的作曲,旨在总结我省"第22届戏剧汇演"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指导"23届戏剧汇演".实际上,地方剧种音乐传统延续的问题就是这个会探讨的中心话题.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次研讨会就能讨论...

  • 衬词在祭仪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作者:巴奈·母路 刊期:2004年第02期

    衬词在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的歌词中,相对于实词常被视为「无意义的虚词」.因此,从早期日本音乐学者黑泽隆潮到台湾音乐学者吕炳川、许常惠,都未曾针对此课题有深入的探讨.本文从祭仪音乐文化调查过程中,在建构神灵空间的启发下,开始探讨祭仪音乐中的衬词,尝试诠释衬词在祭仪音乐所呈现的文化意义.

  • 国际传统音乐文化的盛会

    刊期:2004年第02期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世界年会于2004年1月4日至1月11日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举行.本届世界年会由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承办,泉州师范学院、广东省音乐曲艺团、惠泉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奥地利、瑞典、瑞士、挪威、新西...

  • 吴少雄及其《惠安女人》音乐

    作者:丁献芝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第三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好戏连台的激烈竞争中,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惠安女人》荣获"观摩演出大奖"和"观众喜爱剧目奖"两项综合大奖;与此同时,该刷音乐(吴少雄作曲)荣获"最佳作曲奖".这是作曲家继舞剧《丝海箫音》(和林荣元合作)1992年在第一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比赛)中获作曲首奖之后再捧桂冠.

  • 戏曲唱腔中气息的巧用

    作者:伍银莲 刊期:2004年第02期

    气息是声带发声的动力,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唱,而且要边唱边"做",有时还得边"打"边唱,没有充足的气息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戏曲中的气口包括存气、用气和换气,换气、存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联动过程",三者循环往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产生"梗阻",使演唱无法顺利进行.

  • 诗思如海亦无声

    作者:舒婷 刊期:2004年第02期

    八月晴热如火. 远行周游归来,书桌上第一时间里,拿起放不下的,却是一幅饱满酣畅的斗方:"诗思如海".

  • 诗人、书法家秦岭雪简介

    刊期:2004年第02期

  • 书品四题

    作者:秦岭雪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一、梁披云先生书法集跋 五十年来,海外以诗名、书名倾动东南亚,近二十余年复又鹰扬于神州大地者,澳门梁披云先生、新加坡潘受先生是也.两老且为莫逆,惺惺相惜,学林传为佳话.

  • 文本、电影、媒体三重语境中的《手机》——兼及“《手机》现象”解读

    作者:林晓云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文本的产生到电影的改编再到媒体的推广,这本是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普遍程序,然而在当下的阅读习惯与审美环境中,这个顺序似乎来了个倒置,变成了"媒体--电影--文本".有趣的是,大部分的观众也似乎接受了这样一种"倒叙"的过程.人们对媒体的炒作津津乐道,长此不疲,而漠视对电影的欣赏和对文本的解读.《手机》及"《手机》现象"的产生和持续存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