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筑

福建建筑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杂志简介:《福建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20/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城市规划与建设、建筑理论与设计、景观规划与建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岩土与基础工程、公路桥隧、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材料、信息化...

主管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国际刊号:1004-6135
国内刊号:35-1120/TU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5131
总被引量:732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4.594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9496
平均引文率:2.9278
  • 对新时期新形势下规划技术管理工作的探讨——以宁德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办公室为例

    作者:谢思超 刊期:2018年第07期

    深入剖析了机构改革给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带来的影响和新要求,分析了宁德市总工办角色定位和角色实践差距,拟在未来自然资源系统保留总工办的情况下,对总工办技术管理工作的转变和提升给出了4点建议,即:优化职能结构,实现“政事分工”;界定权限范围,转变职能履行方式;转变管理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建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规划公示...

  • 城市滨水历史地段的文化重塑方法——以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方案为例

    作者:蔡涛; 江川 刊期:2018年第07期

    开发项目的文化重塑,是城市滨水历史地段文化重塑的重要方法,文章以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方案为例,诠释了在该项目规划设计中,采用的城市滨水历史地段的文化重塑的3种方法:以多元文化为媒,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融合,串联众多开发模块的思路转型;塑造历史文化脉络,融合城市肌理与文化内涵,剖析空间要素的界定与应用。理水营城...

  • 山区小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探索——以福建省邵武实践为例

    作者:杨勇 刊期:2018年第07期

    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来,全国各地试点城市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划定思路,但对于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工业化为主要驱动力的小城市借鉴意义有限。基此,文章以邵武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为例,在总结山区小城市现状问题和发展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既要控...

  • 产业导向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升实践为例

    作者:崔洁; 杨春 刊期:2018年第07期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率先提出并在全国推广的城镇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城镇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特色小镇特征与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提出了以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规划路径,并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升实践为例,通过分析产业优势,制定产业培育策略,从城乡统筹规划的角度提出了特色产业主导下新圩镇的产业发展规划,进而通过产业...

  • 下沉沟渠式商业空间场所设计及实践

    作者:何建 刊期:2018年第07期

    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中心地带的高地价化,发展地下空间成为一种必然的空间解决方式。研究基于下沉式商业空间理论和城市开展现状,并通过利嘉海峡商业城市和福清利嘉中心两个工程实践,探索总结出一种新型的下沉式商业空间——下沉沟渠式商业空间,较之于普通的下沉式商业广场,其更适用于地下两层及两层以上商业,既基于当代中国城市化总体进...

  •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BIM功能探究

    作者:陈佳挺; 刘妍 刊期:201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关注,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建筑的响应从能源控制方面扩展到审视建筑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IM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方式,从技术角度突破了建筑业长期存在的弊病,为绿色建筑的落地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解读了BIM技术的概念,指出了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建筑设计不同阶段B...

  • 营造多层次的人性化高校宿舍交往空间——以厦门工学院友容苑设计为例

    作者:张钰; 严龙进 刊期:2018年第07期

    真正关怀人的建筑是不能漠视人们的交往需求。现代高等学校宿舍集住宿、学习、交往于一身,宿舍交往空间成为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场所。文章以厦门工学院友容苑学生宿舍为调研对象,结合宿舍楼的建筑设计,详细分析了该学生宿舍大楼的走廊、阳台、架空层、公共活动空间等不同场所有益于促进学生交往的人性化设计方案。

  • 闽侯县江氏古厝内在文化精神探析

    作者:杨章期 刊期:2018年第07期

    通过对江氏古厝详细探访,追寻古厝的历史背景及建设沿革,分析其建筑平面布局、空间组合的角度,总结出古厝其阴阳协调的建筑形式、含蓄深沉的文化内涵及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3大特征,揭示了江氏古厝丰富独特的内在文化精神。

  • 工作营模式保护乡土建筑可行性研讨——以贵州省冯氏庄园修缮为例

    作者:王慧敏 刊期:2018年第07期

    随着乡土建筑保护的模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建筑修缮办法,还有更多的可行性措施可以引入。研讨发现,工作营模式是保护乡土建筑行之有效的一种模式。基此,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乡村遗产保护中的工作营模式基础上,重点推荐了贵州冯氏庄园修缮工作营的工作流程,总结了推广其经验的可行性,并提出若干保障建议。

  •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时性问题——以台湾板桥林家花园修建过程为例

    作者:汪耀龙; 李奕成 刊期:2018年第07期

    通过对语言学“历时性”概念的借鉴,将对时间维度的关注引入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关注庭园的修建历程问题,可以加深对我国古典园林的理解,帮助解释诸多“共时性”静态视野下难于阐明的问题。基于上述视角,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台湾地区名园——“板桥林家花园”空间轴线、布局关系与园主人家族历史和其功能诉求变迁,梳理其修建过程,以促进古典园林研究...

  • 园林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厦门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所感

    作者:邓日镗 刊期:2018年第07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园林建设与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紧密。文章以跟踪厦门莫兰蒂台风后的提升改造项目为例,实例阐述了人为的主动参与建设对居住环境的改善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厦门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 析城郊溪流河道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方法——以厦门海沧过芸溪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实践为例

    作者:张梁中 刊期:2018年第07期

    溪流河道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已成为城郊河道的主要问题。为推动乡村城镇自然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生态河道景观,文章结合厦门市海沧区过芸溪修复建设实践,主要探讨了溪流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和景观营造方法,并总结其修复、改造经验。

  • 记忆的河流·绿色的希望——永安后溪河景观规划设计解读

    作者:郑黎黎 刊期:2018年第07期

    后溪河绵延数公里,河道的形成和演变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它承载着永安的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在三明城市内河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由于受到城市扩张的挤占和冲击,同时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后溪河未能体现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特色。着眼于永安绿地系统规划的整体开发建设,针对后溪河两岸特有的景观特征,从场所的现状问题、自然特征、地方...

  • 城市公园内节点设计的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蒋炜葳 刊期:2018年第07期

    城市公园及城郊公园的节点设计是个模糊的内容,我国各城市及城郊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原有景物资源的破坏。如何保护城市不多的资源,在节点的尺度上来达到吸引游人的作用?哪些重点是设计城市或城郊公园需要考虑的?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并对自身于澳洲墨尔本周边城郊公园的实际调研及国内现状问题的分析,根据调研分析的城市公园及城郊...

  • 苏州古典园林掇山叠石的生态性体现

    作者:刘明欢; 马建武; 杨倩 刊期:2018年第07期

    作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掇山叠石从园林营造的一开始就体现着古人的生态智慧。文章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从掇山选材,布局营造,山与理水、建筑、植物的交融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其中表达高度协调的“天人合一”生态意识与理念,其实,掇山叠石技法仅是我国博大精深园林艺术中朴素生太观点的一部分,园林设计工作者应结合时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