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杂志简介:《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31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建党100周年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冯梦龙文化研究、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文化

主管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主办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国际刊号:2095-2082
国内刊号:35-1310/C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1051
总被引量:1135
H指数:10
  • 互保与专业担保的系统风险

    作者:张萌物 刊期:2012年第06期

    担保链危机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危害性。现有文献基于实际调研在健全监管法规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但尚未从担保网络的系统风险角度来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企业互保和专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是企业融资时可选择的两种保证担保模式。然而,基于不同担保模式所演化出的担保网络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系统风险。互保网络具有一损俱损的脆弱性,而专业担保网络...

  • 海岛开发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朱坚真 吕金静 刊期:2012年第06期

    海岛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应基于海岛不同的开发主体、开发方式以及海岛拥有资源的不同的角度具体区分海岛的开发模式。当前,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海岛开发法律法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等,以加强海岛的开发利用。

  •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模型构建

    作者:余呈先 郭东强 刊期:2012年第06期

    企业转型是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依据不同的情境企业知识转移可以采取多种模式。企业转型前后的知识状态,有冗余知识、待挖掘知识、共用知识、加工后知识、新知识等几种,每种状态的特点各异。针对不同知识状态,结合国内外的知识转移模式,要先把企业转型的知识转移分为内部挖掘和外部学习,然后构建了转型企业内、外部知识转移模型。

  • 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改进DEA的方法

    作者:林旭耀 刊期:2012年第06期

    营销人员绩效评价是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营销人员绩效评价中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将DEA分析方法引入营销人员绩效评价中,构建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的DEA模型,能够有效地从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效率的角度对营销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改善营销管理工作的效果。

  • 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灰色关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作者:钟明春 徐刚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以福建省为例,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就对外贸易的各类工业制品的出口结构与环境污染排放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按原料分类的工业制品的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联程度最高,它与固体废弃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气排放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842、0.8135、0.7908;化学化工制品的出口与污染排放的关联度则次之。为促进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议...

  • 高校机关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作者:林守珠 刊期:2012年第06期

    高校机关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项基础工程。高校机关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强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提高高校机关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思想认识不足、制度不完善、脱离实际等是当前高校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对此,应明确学习目标,夯实理论功底;拓展发展思路,推...

  •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机制探析

    作者:吴泰华 刊期:2012年第06期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存在选拔确定的条件和比例不够科学合理、考察管理机制尚需健全完善等问题。对此,应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机制建设,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先锋承诺制度、设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 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内在影响机制分析

    作者:谢珍萍 郭健彪 刊期:2012年第06期

    大学生是易被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而他们又在自身心理需求的驱动下走近当代社会思潮。当代社会思潮用其建构起来的内容体系、叙述方式和话语时尚为大学生提供了满足心理需求的资源。双方循环作用的结果就是,当代社会思潮把大学生"浸润"其中。"浸润"是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内在机制,其起作用的过程是隐性的、慢慢渗入的、潜移默化的、无...

  • 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非营利组织

    作者:陈俊星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乡政村治"模式下,地方政府几乎垄断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由此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严重弊端,因此必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农村非营利组织作为多中心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目前还存在着行政色彩浓厚、发展不均衡、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应通过理顺关系、准确定位、把握方向和重点、提供法制保障、完善治理机制等途径,完善农村非营利...

  • 当代中国习惯法与国家司法关系的辩证思考——从对两个基层法院的访谈展开

    作者:施蔚然 刊期:2012年第06期

    访谈材料表明,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对于习惯法总体上呈谨慎态度,但对于习惯法的司法适用方面,则在调解与判决两方面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甚至还有实用主义的操作。从相应的社会事实出发,对习惯法与国家司法关系的理论探讨应正确对待习惯法对司法的作用,还应认真研究法官对习惯法的态度并注意增强习惯法研究的理论说服力。只有将习惯法置于传统型法...

  • 从一般人格权到人格权一般条款

    作者:欧世龙 刊期:2012年第06期

    德国法上一般人格权概念的产生是为了弥补其民法对特别人格权列举的不足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其存在在德国法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法律语境中,应当以人格权一般条款取代一般人格权的概念,但是其功能不能仅限于"解释、创造和补充"功能,它应该是一种确权性条款,起到价值宣示并建立合理的社会激励的作用。其内容不应仅限于人格...

  • 从《后苏龛合集》看施士洁对台湾地方事务的介入

    作者:郭权 刊期:2012年第06期

    施士洁是清末台湾文学一代宗师,对台湾古典诗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施士洁也是一位活跃于台湾政坛的名绅,他凭借"父子进士"家世,科举顺利,早成进士,较早介入台湾地方事务。一直以来,有关他参与台湾本地建设的文献较少,事迹也鲜为人知。透过施士洁《后苏龛合集》的分析,钩沉施氏在台拥有的崇高社会地位和对台湾科举士绅群体的影响,进而...

  • 类型电影的定位及其艺术性——以《对岸的战争》与《阿凡达》为例

    作者:刘敬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从学理上来说,类型研究是一种将形态特征相似的对象组合分辨出来,并通过对象分类来达到对事物深入认识的过程。通过对两部类型电影的分析显示,成功的类型电影需坚持以一个类型元素为核心,并辅之以多元的类型元素。这样,既能坚持类型电影的品格,又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要。与此同时,建构"视觉奇观"应成为类型电影艺术性追求的方向所在。

  •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析

    作者:黄海群 刊期:2012年第06期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的综合体现,建设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泛,实属一种集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于一身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构建和完善;各地各高校根据有关法律和"顶层设计"以及自身情况,自下而上地开展必要的积极稳妥的相关改革,不可或缺。

  • 闽南语歌曲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王萍萍 刊期:2012年第06期

    闽南语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总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发展变化着的,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台湾移民社会的特征、闽南乡土文化的浸染、优秀词人与音乐人的努力、开放的政策等是其得以孕生、传播与发展的根本动因。考察闽南语歌曲的发展与现状,我们亦发现一些问题,如缺乏创作信息与交流机会、未能建立相关艺术研究机构及有效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