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Fudan Forum 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学、文学_澳大利亚文学专栏、文学_美国文学专栏、文学_英国文学专栏、文学_叙事学研究专栏、翻译学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515
总被引量:399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1.6286
  • 文学与哲学的融合——评马舍雷的《文学在思考什么?》

    作者:吴岳添; 罗鑫 刊期:2010年第02期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学与哲学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它们在18世纪以前没有明确的分界,而从19世纪初至今却泾渭分明。马舍雷的《文学在思考什么?——文学性哲学的实践》一书,对两者之间的分割表示质疑,提出了"文学性哲学"的概念,这是当前跨学科研究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

  • 俄国形式派文评产生的西学背景——兼谈其对现代西方文艺学的影响

    作者:汪洪章 刊期:2010年第02期

    俄国形式派文评是在较大的西学背景上产生的,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都曾在方法学上对其产生过一定影响。本文略述形式派文评与上述两者之间的学术渊源关系,同时,对俄国形式派文评与美国新批评在批评方法上的相同、相异之处,对形式派文评给予法国结构主义诗学的影响作用,也略加指陈。

  • 张力作用下的诗意呈现——重读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滩》

    作者:南健翀 刊期:2010年第02期

    马修·阿诺德的名诗《多佛海滩》被认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人们信仰危机的准确反映。本文借助长于对文本进行"细读"的新批评理论的"戏剧化结构"、"反讽"、"歧义"等概念,通过对潜在于《多佛海滩》诗歌文本中的"张力场城"的解读,凸显诗意自然呈现的方式。

  • 《蝇王》——“政治裤子”里的神话

    作者:徐莉华; 卲鸾飞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论文一反盛行已久的关于《蝇王》展现"人性恶"的观点,联系20世纪以来的国际风云,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种现实,从政治层面进一步解读,认为小说中拉尔夫与杰克的权力斗争与20世纪风雨如晦的成人世界的战争构成一种内在的呼应。拉尔夫与杰克分别代表民主与极权,由于民主领导人性格上的弱点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后者有机可乘、夺取政权,建立了...

  • 她们自己的历史——解读《占有》独特的女性叙述模式:集体型叙事

    作者:贾宇萍; 苗勇刚 刊期:2010年第02期

    拜厄特的小说拥有众多女性角色,因为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十分关注从远古到维多利亚时代直至当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占有》中维多利亚的历史叙事大多是通过女性视角呈现的,故事也主要通过曾经一直在男权社会中保持沉默的女性的叙述声音讲述的。如此这般,拜厄特在重构维多利亚历史的过程中,使其维多利亚女性角色复活,构成一个颇具权威...

  • “欲望”的受害者和“能指”的牺牲品——对麦克白悲剧根源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应伟伟 刊期:2010年第02期

    围绕着《麦克白》一剧中连续发生的血腥残忍的杀戮,渐占主导地位的"欲望"及被语言不断建构的无意识一步步地促成了麦克白终遭毁灭的悲剧命运。本文不同于传统的对《麦克白》一剧的性格悲剧和社会成因悲剧说,尝试借鉴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精神语义分析理论,拟主要从沦为权力"欲望"的受害者和疯狂驱动下的"能指"的牺牲品两个方面对麦克白...

  • 现代主义语境下对《伊坦·弗洛美》的自然主义解读

    作者:何雁 刊期:2010年第02期

    许久以来,伊迪斯·华顿一直被看作是遵循现实主义和女性文学传统的风俗小说家。但随着评论界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重新界定,华顿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自然主义范畴中加以评析。发表于20世纪10年代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刻画了主人公心理世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重重矛盾,它代表了自然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预示着繁荣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主义...

  • 多元视角的融合与撞击:半个世纪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作者:苏欲晓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美国天主教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史资料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半个世纪英语世界奥康纳研究与批评的发展进程,指出奥康纳研究呈现的如下特征:由于奥康纳作品中强烈的宗教性与同样强烈的怪诞性,对该作家的研究始终体现着信仰性与非信仰性、普世性与地域性、作者意图与读者阐释自由等多元视角既交融又撞击的局面;60年代以来...

  • 简析《安娜贝尔·李》的文体特色

    作者:李英华 刊期:2010年第02期

    爱伦·坡的著名抒情诗《安娜贝尔·李》是其唯美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诗的意境凄美悠远,呈现出流动的音乐之美。通过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文体特点,如尾韵、头韵、反复手法及平行结构,本文揭示坡在诗作中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

  • 语段表征理论和抽象回指

    作者:熊学亮 刊期:2010年第02期

    语段表征理论(SDRT)是动态语义学中最适合解析抽象回指现象的理论,可以通过对不同修辞关系的剖析确定语段的话题,以此作为抽象回指的附着点。然而SDRT在语料的自然度和语境分析上存有欠缺,把语段分析搞得过于复杂和虚缈,不能充分解决先行成分的歧义问题。通过对抽象回指语的分类、评价、出现率的描述以及对命题先行成分和命题群先行成分的频率考...

  •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语言礼貌的判断对照

    作者:李有诚 刊期: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礼貌现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中国渴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积极形象,宣传礼貌的标语口号在全国上下随处可见。然而,奇怪的是,作为一名已经在上海工作了三年的英语教师,笔者遗憾地观察到不少语言和行为上的不礼貌现象。中国是孔子的故乡,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一直自称礼仪之邦,那么,如何解释理想和现实之...

  • 从认知文体角度看诗歌译本的忠实度——以《丽达与天鹅》为例

    作者:郭骅 刊期:2010年第02期

    历来有关叶芝的代表诗作《丽达与天鹅》修订情况的研究大多只专注于阐发丽达与天鹅之间关系所象征的心理、社会、历史等层面的深刻寓意,却未能解释这一关系本身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得以实现,并通过读者的认知机制得以感知的。本文以该诗三稿的第一诗节为例,运用兰盖克认知语法的动态分析方法,根据定冠词、代词先行关系、物主结构等参照点关系来剖析...

  • 和合本《圣经》译名的异化、消解与嬗变

    作者:马乐梅 刊期:2010年第02期

    和合本《圣经》译者本着确保基督教经典纯正的决心,以及试图在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谋求某种契合的意愿,采用从根本上疏离原有文化符号系统的方法以及中立化的语义,异化地翻译《圣经》中的术语和概念。"不翻"的音译显示了译者对《圣经》的敬虔态度,同时也保存了《圣经》的历史相关性。以语义为基础,创造性地翻译基督教术语和概念的策略则充...

  • 词典修订的策略——《新英汉词典》第三、四版之比较

    作者:徐海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文抽样对比《新英汉词典》第三、四版词条,以求揭示新版修订的概况及其策略。结果发现,《新英汉》第4版在收词立目、义项增删、释文规范、用法说明、语体标签等方面作了较大的修订;其中尤为显著的是,新版增设600个辨析同义、近义词的用法说明,增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与短信常用缩略语"附录。第4版的修订策略可概括为"求新"、"求实用"。本文亦...

  • 论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用法信息的嬗变与发展趋势

    作者:陈燕 刊期:2010年第02期

    用法信息指词典对词的拼写、语法特征和得体性等问题所提供的指导,包含丰富的语义信息和使用规则,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用法信息的传统呈现方式,然后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用法信息的嬗变轨迹并总结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未来的用法信息研究与设计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