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Fudan Forum 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学、文学_澳大利亚文学专栏、文学_美国文学专栏、文学_英国文学专栏、文学_叙事学研究专栏、翻译学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515
总被引量:399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1.6286
  • 跨文化·双语性: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

    作者:张子清 刊期:2009年第01期

    华裔美国作家的父母或祖父母为他/她们从小就起了汉字书写的中国名字,在其家庭成员、亲戚和中国朋友之间以及就读的中文学校里使用。早期华人移民重视中国传统的传承,总是慎重地给子女起汉语名字,现在也仍然保持珍视家姓的传统。为了在讲英语的主流社会里接受教育、生存和发展,他/她们拥有英语书写的美国名字(一般前面是美国人通用的名字,后面保...

  • 汤亭亭“全球化文学创作”的构想与试验——评长篇小说《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

    作者:郭亚娟 刊期:2009年第01期

    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引路人孙行者》是其致力于"全球化小说"(globalnovel)创作的初次实践。通过对于"全球化"文化叙事问题的探讨,汤亭亭借助这一小说来反映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并试图通过个体与群体的重新塑造来探讨走向现代人精神家园的理论与方法,因此,作为其"全球化文学创作"的一个试验,这部小说不...

  • 《典仪》中的创伤与时间

    作者:刘玉 刊期:2009年第01期

    《典仪》是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的代表作,主人公是一位刚从太平洋战场上退伍回乡的二战老兵塔尤。塔尤紊乱的精神状态和虚弱的身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然而,塔尤的创伤却并非某一单纯事件的后遗症,而是五百多年以来印第安人怒火的爆发。因此,唯有找到创伤的最初记忆,即揭开创伤的真相,才能帮助塔尤恢...

  • 现代社会虔诚信仰的重拾——读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

    作者:何雁 刊期:2009年第01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美国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狂热地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却在心理上迷失了方向。本文试图从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所著《小城畸人》之《虔诚四部曲》展开,透过三代人不同的精神依托和命运变迁,寻找到作家对于这一主题的思想发展脉络,并通过对全书中心人物乔治.威拉德的成熟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最终找到作家...

  • 中国文学还是法国文学——从当代华人法语小说出版策略研究谈起

    作者:张华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世纪90年代末,华人作家在法国文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主要华人作家法语小说的标题、封面、封底等文本来研究出版策略,及其与公众接受及作者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作品在法国受到欢迎的原因。最后,结合法国当代文坛的动态,来定义小说的文学属性。

  • 普希金、自由精神与共济会

    作者:赵世锋 刊期:2009年第01期

    普希金自童年时期就生活在一个与共济会密切相关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无论是共济会的哲学观,还是共济会内部成员的兄弟关系等都对普希金的世界观和创作气质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世界观又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普希金的创作,且在一部分作品中得到直接体现。

  • 现实·诗意·浪漫——浅析《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作者:高天忻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以瑞士现实主义作家哥特弗里德.凯勒的中篇小说《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本,分析浪漫主义元素在瑞士诗意现实主义作家凯勒早期作品里的体现,并探讨隐藏其后的思想根源。

  • 世界背景下的“疯癫”——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疯狂”

    作者:吴岚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以大江健三郎的三篇短篇小说《跑吧,继续跑啊》、《父啊,你要到哪里去?》、《请告诉一条在我们的疯癫中生存下去之道》为例,联系日本现代文学中以"疯癫"为主题的作品,将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疯狂"主题置于世界性背景下加以探讨。把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疯癫"与日本战前传统中的"疯人"一样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存在"加以探讨,又在世界性层面将"疯...

  • 略论《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中国词条”问题

    作者:朱绩崧 刊期:2009年第01期

    作为一部大型辞书,《英汉大词典》(第2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选取其"中国词条"为研究对象,从问题的发现、成因和对策三方面入手,探讨《英汉大词典》(第2版)如何能更好地反映有关中国的语言信息这一主题。

  • 最新英语名称词语初探

    作者:高永伟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专名构词法虽然在英语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构词过程,但它却一直在源源不断给英语词汇带来新的成员,不断丰富英语的用法,因而对名称词语进行研究势必会揭示这类构词法的内在规律。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了英语中最新的名称词语的来源及分类。

  • 科技翻译研究的理论化——读拜恩的Technical Translation

    作者:韩子满 刊期:2009年第01期

    在《技术翻译》一书中,拜恩将认知科学和技术文献写作的理论引入到科技翻译研究中来,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对提高译文质量的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破除了有关科技翻译的种种误解。全书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编排灵活,便于阅读,并且始终在翻译职业化的背景下来探讨科技翻译,是对科技翻译研究理论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总体的翻译研究,特别是应用翻译...

  • 文学翻译中的信息变异——析大卫·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

    作者:刘敬国 刊期:2009年第01期

    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艺术信息和文化信息。在这种传达过程中,由于翻译的内在规律、译者的翻译素质及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译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信息变异。本文通过大卫.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的具体实例,分析翻译中信息变异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及我们对待信息变异应该采取的态度。

  • 小说人名的翻译——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作者:彭俞霞 刊期:2009年第01期

    文学作品中人物名字的翻译比新闻界或学术界对人物名字的处理更为复杂。大部分小说中,人物名字暗含着人物的特性或作者的隐喻。本文主要以汉译《包法利夫人》多个版本中不同的人名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小说人名翻译的问题。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笔者认为纯粹的音译有时无法传递原作中人名的内涵,造成重要信息丢失,减少读者阅读乐趣。通过对小说...

  • 韦努蒂的解构翻译思想新探

    作者:谭晓丽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有关韦努蒂学派归属的问题,目前存在着几种意见:一些学者认为韦努蒂是解构主义学者,他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是对原文中心和英美文化霸权的挑战;一些学者则认为,韦努蒂构筑了"异化"、"归化"二元对立并大量使用了现代主义话语,因此更应当属于现代主义理论家;还有学者认为,韦努蒂关注后殖民问题,因此归属于文化学派。本文在理清各种认识的基础上,从...

  • 基于教学参数综合评估的双模块同传教学法在复旦的应用

    作者:管玉华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口译实践与教学经验,以复旦翻译系高年级本科生同传教学实践为例,集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对同传教学参数的综合评估,制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授课计划,遵循同传教学的客观规律,分别落实同传基本素质模块的训练与同传基本技能模块的分阶段教学,最终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的目的。文章在肯定该研究成果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论述了今后可供拓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