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探索

飞碟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The Journal of UFO Research

杂志简介:《飞碟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11/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航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航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探索主题 再探三星堆、本期关注、本期关注_红色的历程、科学家的艺术馆、科学生活、地球星站前沿、科学评论、脑洞、探索者、本期...

主管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1-7674
国内刊号:62-1011/V
全年订价:¥ 25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航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0952381
总发文量:2601
总被引量:33
H指数:2
期刊他引率:1
  • 飞向恒星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飞向星球的想法引人注目,催生出了数不清的文学作品,从罗马诗歌到20世纪的流行音乐对此都有体现。飞向星球这一观念在小说家、诗人和作词家的脑中根深蒂固,我们也很容易理解那是对高不可攀的东西的文化速记。

  • 每月小抄

    刊期:2009年第10期

    2009年8月22日 美国的古生物学家最近在法国境内发现了一些1.4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翼龙脚印,被认为是一只正在觅食的翼龙降落时留下的。这是科学家首次确定由远古翼龙在降落时留下的脚印。

  • 十起外星人事件揭秘

    作者:本杰明·弗福德 刊期:2009年第10期

    故事三.外星的移植物 故事:作为邪恶实验中的一部分,外星人已经将各种各样的物体移植进了被绑架的人类身体中。受害者们在他们的身体当中发现了小型的外来物体,这才意识到他们曾经遭遇绑架。一些外星移植物已经得到了复原,在接受了科学的检测之后,人们发现它们是不可毁灭的,或者它们是一种地球上找不到的材料。

  • 猜图秀

    刊期:2009年第10期

    问题:图示影像描绘了什么?这种现象的成因是什么?小贴士:它们是由SOHO卫星记录的!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太空遨游的妙计之一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要想探索更远的太空,人类首先要解决怎样才能实惠和更有效地到达那里。有关这方面的想法不胜枚举。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太空遨游的妙计之二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最为突出的发射器是X-33,它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程队研制,是NASA意图把发射成本削减到1/10的联合项目的一部分。X-33是一个大约有实验用航天器一半大小、用以测试一种直线喷管技术以及其他各种技术的发射器。在理论上,直线喷管能够通过一个可以自动适应不断变化气压的发动机,来推动一个完全可以重复使用...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激光航天器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当今的航天器都需要随身携带能量。如果不再携带燃料和大型的元件,只通过高强度的激光或微波把能量传递给航天器的话,太空旅行的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在过去几年皇,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空军联合发起的实验正在验证一种航天器,我称它为激光航天器。它可以沿着一条从地面发射的脉冲红外激光束飞行。航天器上的反射面可以把光束变成一个光环,...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吸气式发动机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多年来,工程师们一直致力于设计一种具有超音速,即大于5马赫或5倍于音速的飞机。这种由吸气式喷气发动机推动的高性能超音速飞机甚至可以到达地球轨道——这是40年前对于该可能性的第一次大胆设想。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小型核火箭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在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时候,人类想要做的不仅仅是驾驶小型空间探测器在宇宙空间快速飞行。有时候我们打算向那些大型气态星球的轨道发射宇宙飞船,在其卫星上面降落,安置机器人,甚至希望能够将星球表面的岩石以及土壤里的贵重元素运回地球。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太空绳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当人类起初考虑要在月球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定居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用现代火箭技术。相反,太空旅行和定居可能会依赖于一项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发明的技术——绳子。

  • 追寻梦想:飞向永恒的群星 光帆

    作者:张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宇宙中竟然有大量的行星,天文学家的这一发现使得科幻小说中我们对于星系外的世界的梦想慢慢在实现。研究这些遥远的行星能告诉我们地球究竟有多神奇,而且也会使我们对太空中我们的居所有更多的了解。这样的想法促使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对星星进行观测。但是观测是一回事,要对它们进行实地探索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只能采用当今的技术,即便是要...

  • 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上)

    作者:穆蕴秋 江晓原 刊期:2009年第10期

    尽管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与其相关的理论探讨、实施方案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议,已成为科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 众议院

    刊期:2009年第10期

    张展赫: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在阅读2009年9月份的《飞碟探索》杂志上发现一处错误:19页左竖行的图片f4左下角的那个自然段里第4行中,“在地球上,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占大气的77%”,应该是“78%”(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化学》27页的图和文字说明)。望贵刊编辑核实一下。

  • 地球之“手”伸向哪里?

    作者:骆昌芹 刊期:2009年第10期

    打不准的炮弹 南太平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英德两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海战。在战斗中,英军虽然士气高昂,纪律严明,战绩却不佳。炮弹发射了不少,就是打不中目标。英国海军指挥官直拍桌子。他们哪里知道,原来是地球在暗地里作祟。

  • 唯一的物证——头发(二)

    作者:比尔·克莱特 白洁(译) 刊期:2009年第10期

    头发样本要经过法医学DNA工作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准备,其中涉及二种需要精细操作的“化学洗涤”以确保头发的表面没有任何污染。经过洗涤步骤,没有DNA能够再恢复原样。在升高的气温中,经过一个延长的萃取步骤,头发分裂成许多小段,重复煮沸,然后再用干冰冷冻,每一小段中的DNA都与其蛋白质框架分离开来,净化后就可以准备下一个步骤——PCR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