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3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3篇

时间:2022-12-30 10:22:11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户对新品种玉米的培育栽种热情,但在种植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品种挑选不合理、技术手段不够现代化等,都会阻碍作物的高产。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3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篇1

近年来,玉米在我国各地被广泛栽培,但是由于地域因素等的影响导致了现今玉米产量不断减少,因此对于玉米的高产培育十分重要。这使得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栽培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的有利影响是建立在合理使用技术的基础上,如若反其道而行之,则会给玉米收成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生态环境。

1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1农药应用的情况不合理

1.1.1农药的购置不合理

一般来说,农民自身的素质水平不高,从而容易在购置农药时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农药的出售方也清楚这一状况,所以在给农民出售农药产品时,不会针对性地配置农药种类,而是多推、乱推盈利大的品种,从而获取更多的收入,这种情况有利于农药的出售,但不利于农民的实际利益和我国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且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1.2农药的选用不合理

因为对农药的不合理购置和农药出品方的夸大其词使得农民盲目相信出品方,不管玉米种植地发生什么类型的病虫害,都没有针对性地选用农药[1]。由于农民自身的专业知识受限,无法判别病虫害的种类和适合的农药,盲目认为所有农药都是一样的,从而在任何病虫害情况发生下农民会一直使用同一种农药,反而增加了病虫害本身的抗药性,导致了病虫害的升级和进化,这使得玉米种植地的病虫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玉米种植地的收成。

1.2负责玉米栽培的专业人员职业素养不足

玉米栽培的预防和控制不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玉米栽培者的专业性不足。当前农业公司的招聘标准并不高,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栽培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都不高,由于缺乏高素质,并依旧就职于玉米栽培作业中的管理岗位,所以这些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会对农作物栽培工作产生影响,农作物的防治工作情况差,工作效率很低[2]。

1.3玉米栽培技术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的玉米栽培技术仍具有局限性,所以相关人员在开展玉米栽培工作时所采取的措施应当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表明农作物的病虫害并不能得到完全控制。因此,农作物中的某些害虫尚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

1.4玉米栽培工作的规章制度不规范

在开展玉米栽培的工作时,虽然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政策制度,但是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对栽培工作进行有效开展。然而,一些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体生产者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玉米栽培,而且在玉米的生长期间,这些生产单位和农业生产者不能做好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缺乏良好的防治工作会导致玉米容易受到病虫害问题的影响。

1.5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未能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未获得优势,更不用说种植技术了。玉米种植者应该考虑的是要选择的品种,要种植的幼苗,市场需求以及合适的数量。一般来说,大多数的玉米种植都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3]。就农民而言,他们并不了解国内外市场的状况和趋势,面对市场变化,农民只看到了种植玉米的好处,种植时,他们处于盲目生产和运营状态,供过于求,缺乏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4]。

2农业信息科技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方法

2.1因地制宜地使用农药

2.1.1确认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作物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表现情况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病虫害的表现情况也是不同的,因此农民要掌握玉米作物表现不同症状的实际原因。比如施肥量太多会导致玉米叶片受损、干旱会导致玉米叶片发黄等情况[5]。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农民才能更加清楚玉米作物是否出现了病虫害,从而确认病虫害的种类,针对性地使用农药。

2.1.2重视使用要求标准

玉米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一些不良情况是很正常的,病虫害的专用药是有使用要求和标准的,因此玉米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必须在农药使用要求标准之内方可使用农药。另外,使用效果再好的农药也是带有一定副作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玉米作物的绿色天然性,可以采取其他方法进行防治,从而使得玉米作物的生长更加绿色环保[6]。

2.2种植准备阶段

任何一种植物所需的生长条件都不同,玉米亦是如此。不过,由于玉米原产于炎热潮湿的地区,故而它所需的生长条件是潮湿且能够照射到充足光照的环境。同时,玉米对种植区域的气候温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温度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不然就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种植准备阶段应用玉米种植技术时必须以玉米的生长条件为基准。首先,种植人员要严格选取玉米种植的位置,并对所选地区的土壤条件和灌溉条件进行考察。为此,土质优良、水源丰富的地区成为种植者选取种植区域的最佳选择[1]。在选好种植区域之后,种植人员必须做好区域内的土地平整工作,在提升土壤通透性的同时,也要预先挖掘好排水渠道,从而为玉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为只有在天然无公害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出绿色无公害的玉米。

2.3玉米种植阶段

如果种植人员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正式种植环节了。上文中提到,在特定的温度条件,玉米才能长势良好,因此在正式种植时期种植者必须严格把控温度条件[7]。首先,种植者要对玉米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只有在种植之初把控好种子质量,后期的玉米作物才能够品质优良。选好玉米种子之后,种植者可以在处理过的土壤中进行种植。同时,还要根据无公害种植技术的规范要求来合理把控每粒种子之间的间距,必须排列规整、均匀种植,这样才能保证每粒种子都能汲取到足够的养分。其次,种植者还要另辟专属的施肥区域,这样才能给未来的玉米施肥提供便利,要注意施肥区域和种植区域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地。另外,种植者还要注重种子排列的方式,这样才能方便后期的玉米采收工作[8]。

2.4玉米生长阶段

为了栽培出天然、无公害的玉米作物,种植者不能在播种完之后就放任不管,而是应当加强玉米生长阶段的管理。首先,因为种植的是玉米,所以种植者要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频率,一定要在对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玉米追加相应的肥料,施肥频率最好不要超过3次,1m2内的种子所施的化肥量最好不要超过1.2kg,并且可以采取化学肥料和天然肥料交叉施肥的方式。其次,种植者还要定期去除种植区域内的杂草,因为这些杂草会吸取本应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同时,玉米生长所需的是适宜的光照条件,而不等同于能够直接接受阳光暴晒,所以在其生长阶段,种植者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阳光直射到植物幼苗上,不过随着玉米逐渐生长成熟,种植者可以逐渐降低遮挡阳光的强度[9]。化肥也应按合理的比例进行配比,根据当地情况,有必要选择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进行施肥,其中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确保土地的生命,并防止由于过度使用复合肥料而造成的过度酸化和土壤硬化的现象。如果土壤的酸度超过标准,则可以通过向土壤中添加生石灰来调节pH值,并改善土壤pH值超出标准的问题发生。生石灰还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并减少种子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在对种子的幼苗进行施肥时,农户需要选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新型肥料,因为这些新型肥料能够为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并确保幼苗能够正常生长,还有种子的移植和栽培,种子不能永远在苗床上生长,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应根据种子叶子的厚度和绿色以及相应的栽培规则,将其栽培在固定的地面上。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确保种子吸收足够的养分,使种子健康成长,并可以提高优质种子的质量和单产。

2.5防治病虫害阶段

防治病虫害阶段是玉米生产期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在玉米生长时期,一旦遭遇任何病虫害,种植者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就会盲目喷洒大量的农药。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导致整个玉米种植区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如果大量盲目地喷洒农药,就会破坏玉米的无公害性,为此种植者必须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病虫害的类型不同,防治所需的农药种类、数量、喷洒频率也不同。而种植者在发现病虫害之后必须在判断病虫害类型的基础上来调配相应的防治药物,避免出现随意选取农药种类的情况,这会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播种时,在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其免受害虫对种子的威胁。因此,在种子的生育期,有必要定期检查田间面积并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以免剥夺种子的营养。同时,清除杂草可以防止细菌传播到种子上。为了防止幼苗疾病,在播种前,幼苗要用干燥和适当的农药覆盖,以防止病虫害暴发。种子在发芽和生长时也很容易吸引害虫。当前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喷洒农药杀死害虫,但是也可以选择利用有益的昆虫来抵抗害虫。当然,在选择有益昆虫时,还必须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害虫的天敌,这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害虫的繁殖,而且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2.6选择合适的育苗技术

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选择正确的育苗技术,对要栽培的种子和幼苗进行消毒,为幼苗的生长环境提供保障。在适宜的时间播种,可以有效避免过早播种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应定期检查苗床的状况,并及时提出调控苗床温度和湿度的有效对策,以免因苗床因素造成幼苗生长不良的问题。

2.7加强田间管理

在田间播种后,栽培者不能放任不管,有必要加强对田间水肥的管理,及时处理危害种子生长的外界影响,为玉米提供可靠的生长环境,最大程度地提升种子的成活概率,从而栽培出天然、无公害的玉米。首先,因为栽培的方向是高产,所以栽培者要更加科学地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频率,一定在对种子生长所需的养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种子施加相应的无污染有机肥,把控好施肥频率,并且可以采取有机肥和天然肥料交叉施肥的方式[10]。其次,栽培者还要定期清除栽培区域内的杂草,因为这些杂草会吸收掉本应提供给玉米的养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种植者必须在玉米的种植准备阶段、正式种植阶段、生长阶段中合理把控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关注技术应用的要点事项,从而种植出更加优质的玉米,为种植者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来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从而为我国国民提供更多品质优良的玉米。

作者:范建忠 单位:山东省鄄城县富春镇政府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篇2

玉米作为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粮食作物,不仅关系着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同时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经验,且随着对玉米种植研究的不断加深,玉米种植产量不断提升,这也得益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栽培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能够全面促进产量提升,虽然当前玉米栽培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部分地区的栽培技术依然较为落后,尚未完成玉米现代化种植模式建设,所以需要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推动现代化玉米种植模式形成。

1玉米作物优势及种植适宜生长条件分析

1.1玉米作物的优势

玉米是一种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广泛地种植。玉米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具有较好的耐寒性、耐旱性、耐贫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同时,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粮食作物的代表,不仅为人类提供基础粮食供给,同时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业等行业的基础饲料来源,在食品行业、化工业以及医疗卫生行业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财政部门及农业部门,将玉米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用补贴目录,同年玉米产量超过25700万t。

1.2玉米种植适宜生长条件

首先,在温度方面,玉米是一种喜温的粮食作物,生长全过程对于温度的需求较高,通常情况下玉米种植温度环境需要保持在10℃以上,玉米种子发芽温度在6℃~10℃,如果温度低于10℃,会导致发芽速度较慢;温度在16℃~22℃时,玉米种子发芽速度会有所提升,但是在40℃以上时会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低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温度需要保持在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我国早熟玉米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玉米品种2300℃~2600℃;晚熟品种2500℃~2800℃。其次,在光照条件方面,玉米是一种短日光照粮食作物,在8h~10h的日照条件下能够开花结果。相关研究表明,日渐蓝色等短光波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速度,玉米的光合能力较强,通常情况下玉米光和强度在35mgCO2/dm2•叶•h~80mgCO2/dm2•叶•h。再次,在水量条件方面,因为玉米植株高度较高,且叶面积较大,所以需水量较大,玉米适合生长在降水量为400mm~650mm的环境中,如果降雨量过少会对植株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会增加玉米出现倒伏、杂草以及病虫害概率。最后,在土壤条件方面,玉米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并不严苛,一般的疏松质土壤、有机钙黑土以及砂质土壤中玉米都能够存活[1]。

2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玉米选种栽培技术分析

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必须严格做好玉米种植选种工作。玉米选种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选择最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光照条件、降雨条件等要求的玉米品种,防止所选择的玉米品种不适合在当地生长,最终影响玉米综合产量。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地,其玉米综合产量较高,适合在河北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包括纪元128玉米种、长城799玉米种、纪元1号玉米种、丹玉96玉米种等,这些玉米品种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相符合,所以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尽量选择这些玉米品种。在确定玉米品种后,为了保证玉米能够正常生长,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种子需要选择颗粒饱满、无病害、无破损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防止种子携带病菌进入土壤,从而能够全面促进玉米种产量和质量提升,是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2.2玉米播种栽培技术分析

在确定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及种子后,需要采用科学的玉米播种栽培技术,才能够提升玉米综合产量。首先,在播种时间确定方面,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气温条件、降雨条件以及土壤养分条件等,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玉米发芽率,保证玉米前期正常生长。以河北为例,河北地区因为温度相较于南方地区偏低,所以种植时间需要推迟一个月左右,储玉米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秋玉米最迟不能低于7月中旬播种,此时温度条件、降雨条件等能够满足玉米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玉米播种时间会影响其成熟期,所以必须以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播种时间准确。其次,在玉米播种期间的土地处理方面,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通常情况下深耕处理深度在15cm~20cm为宜,并需要结合土壤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深耕处理能够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玉米种子吸收营养成分和水分;播种方式可以选择条播方法,能够提高玉米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5cm左右,该条件下玉米发育率较高;在播种完成后需要对土壤进行覆土填埋处理,防止玉米种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玉米播种密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玉米吸收养分、接受光照受到很大影响。

2.3玉米施肥灌溉栽培技术分析

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养分充足,才能够提高玉米植株长势,提升玉米最终产量,同时保证玉米吸收水分充足,避免出现过度干旱的问题。在玉米种子播种前,需要做好基肥施撒工作,基肥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充足的基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帮助玉米顺利度过发芽期,有机肥的危害较小,且营养元素更加充足,是一种绿色的有机肥料,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处理,追肥选择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料,在提高玉米长势的同时,能够提升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玉米灌溉方式可以选择喷灌,相比于传统漫灌的方式,喷灌栽培技术能够提升灌溉效果,同时能够节省更多的水资源,灌溉水量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以及土壤水分蒸发速率进行调整,确保玉米生长全过程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

2.4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分析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耕地中采用大小双垄模式,并将地膜全部覆盖,在沟内播种玉米的一项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将传统的半膜覆盖转变为全膜覆盖,将传统地膜平铺方式转变为起垄覆膜方式,将传统的垄上种植转变为垄沟种植,能够提高降水利用率,从而提高玉米综合产量。根据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经验来看,该栽培技术适合在年降水在200mm~500mm的农业区中使用,能够有效解决玉米种植缺水问题,显著提高玉米单位产量,对于玉米种植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综合产量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因其技术优势和特点,更加适合在半干旱农业区中使用。例如,我国北方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内,都可以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玉米综合产量[2]。

2.5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机械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栽培管理效率,从而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与小麦、水稻相比,玉米作物更加适合机械化栽培技术,所以需要加强机械化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传统的人工栽培管理模式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大规模玉米种植需求,所以需要不断提高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比重,在玉米种植整地、除草、除虫、收获等多个环节中使用机械化耕作模式,能够降低农民的工作强度,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玉米种植产量有着明显的提高[3]。

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技术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如果玉米出现大规模病虫害,会导致玉米综合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植株大面积死亡,从而导致玉米种植综合经济效益下降。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易发的玉米病虫害,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根据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以下是几项常见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1)玉米大斑病防治措施。在玉米大斑病发生初期,需要及时地将被感染的叶片进行清除,防治病菌扩散,将病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如果已经发生严重的大斑病病害,要在本年彻底清除玉米田间的病残体,并对玉米田地进行集中的处理,下一年应该轮作其他的作物。在药物治理方面,可以选择高脂膜增产剂280倍液组合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53kg/667m2~75kg/667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高脂膜增产剂280倍液混合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0倍液等喷雾等,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玉米蚜虫防治措施。蚜虫会导致玉米植株、叶片被大面积啃食,从而导致玉米植株死亡。关于玉米蚜虫的防治,首先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措施,引进玉米蚜虫的天敌,通过生物之间的相互蚕食关系,在玉米田间加入一些能够消灭蚜虫的生物,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如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蚜狮等;其次在药物防治方面,可以选择3%辛硫磷颗粒剂1.5kg~2kg撒于心叶内,还可以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阐述玉米适宜的生长条件,并提出多项有效的栽培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我国玉米种植产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不断提升玉米栽培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玉米种植产量提升。

作者:李明颐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篇3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户对新品种玉米的培育栽种热情,但在种植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品种挑选不合理、技术手段不够现代化等,都会阻碍作物的高产。玉米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作为粮食,还是工业上的优秀原材料,使得其产出的数量与工业进步产生联系。为此,必须要通过先进的种植手段,才能种植出高产、高效的作物。

1种植土地

1.1深耕

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需要对土地进行深层次的翻动,保持土壤的疏松性,不仅要让土壤内部包含丰富的有机物质,还要使酸碱值处于适宜范围内,对玉米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在种植前应逐年增加耕作深度,并施加有机肥料,提升土地的蓄水能力,为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1.2整地

在玉米播种前进行整理土地工作,通过精准细致的翻整,让土壤间的缝隙变得愈加疏松,并将以往处于根部位置的死土转变成为活土,不断增加根系的覆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玉米的生长速度。通过整地还能增添微生物量,提高土地本身的肥力,提高总体养分含量,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还能消灭土壤中的草种子、害虫卵,使其不会在生长阶段对玉米造成伤害。在整地过程中还需要留意中间、田边沟道的挖掘情况,如发现其中容易堆积水源的区域时,需要重新种植玉米,有助于排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基肥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营养。为了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质量,需要在准备种植土地时施足底肥。底肥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磷钾等。在施撒肥料的过程中,需要将种植的单位面积、养分吸收情况、土壤本身养分含量等因素作为基础,再展开相应的工作。

2品种挑选

供选择的玉米品种较多,但是在选用过程中,主要考虑该区域内的降水总量、日照时间长短等。科学合理地选择总产量高、抗倒伏的优良种类,并保证精确度达到91%左右。在开展玉米播种工作前,需要在阳光下晾晒72h,并不定时地进行翻动,提升其表面的温度,及内部的酶活力,增加种子出芽的概率,消灭内部的病毒、细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播撒种子

3.1种植时间

在种植春玉米时,外界温度能够影响发芽率,一般在距地表6~11cm处平均温度超过11℃时进行大面积播种,一般在4月5日左右。夏玉米必须要抢时间种植,最为适宜的播种时间是6月15日左右,一旦发生延迟或提前的情况,作物不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容易对玉米的发育产生恶劣影响。

3.2种植方式

在选择种植方法时,一定要合理考虑当地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品种决定植株间距,保证玉米都能够拥有充足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播种的规格应分析玉米品种、植株参数、播种时间、栽培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合理的种植密度,增大叶面系数,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1]。叶面较为紧凑的玉米品种,其株距应保持在15~17cm,种植数量为4500~5500株/667m2;种植平展型玉米时,株距一般在20cm,种植株数可达3500~4000株/667m2。

3.3提高质量

为了让玉米长出的幼苗达到整齐的效果,种子大小、每株行距都应相同,玉米在适宜的环境内才能有效提升总体产量。由于玉米在播种过程中采用直播栽培的方式较多,在玉米发芽出苗过程中,应合理设置垄沟,尽量使用机器设备播种,保证种植的深度和数量等条件一致,从而提升玉米的出苗效果。

4田间管理

4.1查苗补苗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天气和环境原因或栽种过程中操作的影响,种子的发芽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存在未能成功萌发或死苗的情况。种植人员应定期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结合实际出苗效果补充空余区域,一旦出现烂种,及时完成补种工作。

4.2间苗定苗

玉米长出3片真叶后就能对其开展间苗与定苗工作,该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种子生长的稳定性。如果幼苗自身的叶片宽大、颜色浓厚,根须发达健壮,会提升幼苗发育成为优质玉米的概率。在该阶段中,需要清理掉生长状态较弱的幼苗。在发现缺苗的情况时,应选择需要去除的壮苗进行移栽,以提高玉米产量。

4.3科学施肥

提供充足的有机肥,能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增加作物吸收的总量。在有机肥料施用的过程中,注重氮、磷、钾的协调性,优化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在拔节期到开花期的玉米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应加强综合肥料的施加;在大喇叭口期,应增加穗肥施加量,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灌浆期应增加花粒肥,使玉米灌浆的效果得到提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苗期的生长速度较慢,对营养需求较少,应合理增加钾肥的比例,加快根部的发育速度,提升玉米对倒伏的抵抗效果。在玉米种植初期,可以增加钾肥的用量,适当延长施用氮肥,确保玉米生长后期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不仅需要施肥,还要在此基础上合理追加肥料,以此达到玉米生长中的营养需求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沟施或穴施等方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4灌溉排涝

玉米幼苗生长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为此,在玉米种植时期,需要细致认真地完成排灌工作。尤其是在拔节、灌浆两个重要时期。一旦长时间降水便极容易出现积水状况,这时需要立刻开展排涝工作,防止对玉米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4.5去雄增产

对玉米进行隔行去雄时,虽然使用的手法简单,但能够满足节省成本、增产的效果。合理使用该方式,能够保证内部养分得到有效分配,加快雌穗的发育速度,同时还能提升内部通风透光效果,减少花期时间,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进行去雄时,需要在晴天的11:00AM~2:00PM开展,不仅加快愈合使用的时间,还能避免真菌感染。同时经过去雄的玉米不仅会变矮、减轻自身体重,还能够防止倒伏情况的发生。

4.6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的病害包括小斑病、褐斑病和玉米锈病[2],小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长阶段均会发生,患病后叶片的边缘呈现褐色圆形病斑,导致整片叶片干枯,影响玉米的灌浆和成熟,使产量下降。褐斑病主要在玉米的生长中后期为害玉米的叶鞘和中脉。玉米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苞叶等部位,同时能够感染雄穗,使叶片发生干枯早衰的情况,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避免病害侵蚀,可以选择具有抗性的品种或先去除病叶,再使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等化学药剂进行治疗。玉米种植中常见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灯蛾等,会蛀食玉米的心叶和茎秆等,导致玉米减产或者品质下降的情况。在防治时,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白僵菌控制玉米螟的数量,或增加玉米灯蛾的天敌数量。使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如使用50%辛硫磷、杀虫双、杀螟颗粒等进行喷洒,对虫害进行杀灭。同时,使用农业防治技术对田间进行处理,如深耕、除草、土壤消杀、施加毒土等,减少虫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

5适时采收

玉米成熟时苞叶相对短一些,裸露出的部分极容易受到天气变化产生的影响,例如长时间连续大雨,可能会引发籽粒霉变,从而影响玉米整体的质量。如将采收的时间向后推延,还会对后期作物的播种产生影响。为此,在玉米成熟后需要立即采收,最适宜采收的状态是植株上的叶片变得干枯泛黄、籽粒坚硬饱满时。如果是覆膜种植的作物,需要在采收完成后清理地上的覆膜,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采收完成后,不能立即存储、运送。要将其充分晾晒,在水分仅有14%时再运输,保证玉米的质量。

6结语

想要提升玉米的总产出数量,需要打好相应的基础。优秀的玉米是保障产量、质量的关键技术,其中涉及玉米种植土地、品种挑选、播撒种子等。通过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玉米总体的产出数量、质量,达到玉米高产的目标,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树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5(7):46.

[2]黄芳.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0-91.

[3]吴锐.玉米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0(14):66.

作者:赵春辉 杜勇芝 单位: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