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时间:2022-07-19 02:55:32 关键词: 节能降耗 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降耗会越来越凸现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节能降耗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这不仅仅是社会和企业的事情,也是我们个人的事情。社会、企业、个人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社会形成风气,企业勇于技术革新,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把节能降耗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我们的环境也将会越来越好。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2007节能降耗减排政策重点

内容提要: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虽然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资源环境方面却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单位GDP能源消耗持续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年增长。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我国虽然在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前景不容乐观。2007年完成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年度目标,将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任务,宏观调控政策也将充分体现这一要求。

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规模进口国外资源和大气污染的加剧又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第一,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国内保证率低。(1)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过度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30%-40%的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黄河、淮河、海河流动的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50%。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同时,水污染日益严重。(2)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与耕地需求间只是维持着非常脆弱的平衡。近年来人为减少和水土流失使现有耕地面积对粮食供给的保障能力进一步下降。未来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将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进一步加大。(3)我国森林资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过度砍伐,正处在休养生息中。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4)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国内保证率低,开采成本高、品位差。近年来由于国内矿产资源消费大幅度上升,大宗矿产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40%以上的石油和60%以上的铜矿资源依赖进口。

第二,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一次能源自给率虽然占90%以上,但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近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左右。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是由燃煤造成的。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控制量(即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际二级标准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两倍还多,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约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污染。此外,近年来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大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

第三,我国生态环境正在逼近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已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程度。2005年监测的523个城市中,1/3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准。1/5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导致国土生态严重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国土荒漠化总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并且近期正以每年67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此外,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破坏,我国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多样性、近海海洋渔业资源、湿地资源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第四,国际上要求我国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压力明显增加。我国对国外资源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全球资源需求总量上升。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日均需求量约为665万桶,占全球日均需求量的近8%。从2005年上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我国石油需求增量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80%,这其中近一半依赖进口。另据统计,2002~2005年间,我国对镍和锡的需求增长占全球消费增量的大部分。对两种贸易量较大的有色金属铝和铜,我国需求增量对世界消费增量的贡献约为50%。我国需求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石油和初级金属产品市场供求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国际投机集团哄抬价格的幌子,受到一些初级产品进口国的指责和一些国家的担心。但我国对全球石油和初级产品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环节的结果,其中相当部分产品并不在我国消费,而是出口到全球市场。我国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虽然我国人均排放量远小于发达国家,但我国是全球二氧化硫第一大排放国和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占全球排放量的14%左右,对全球大气污染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以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未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压力将不断增加。

第五,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快速成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和国际化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曲线呈现“倒U型”。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明显增加的阶段,工业化完成后,能源消耗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才能逐渐减弱。2001年以来,我国基本完成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开始进入以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资本劳动比明显上升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城市化快速增长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增长;国际化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外制造业大规模向国内转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材料产量大幅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1991~2000年间,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硫酸等高能耗工业基础材料年均产量增长率分别为9.8%、11%、8.6%和7.3%。而在2001~2005年间,上述四种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23.5%、12.4%、17%和13.4%。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导致单位GDP能源消耗明显上升,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二、2006年我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初见成效,但前景不容乐观

整个“十五”(2001~2005年)期间,虽然我国GDP年均增长9.5%,比“九五”期间(1996~2000年)快0.9个百分点,但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代价。2005年万元GDP能源消耗是2000年的1.37倍,年均增长6.5%(见图1)。与此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虽然这期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我国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状况中,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不断扩大。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27%,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均未完成“十五”规划中削减10%的控制目标。

总理在2006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环境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出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末期(2006~2010年)使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把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到“十一五”末期能否完成这两大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否取得重要进展的集中体现,也是现阶段缓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切入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国家把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比上年减少2%确定为重要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为此,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万元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将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区市,与地方和部分中央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2)全面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工作;(3)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用电大户优化用电方案;(4)提出政府机构节能目标、重点和措施;(5)积极推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从钢铁行业向化工和煤炭行业推广;(6)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7)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治污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淮河、松花江工业废水治理;(8)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继续推进;(9)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推广以沼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使用;(10)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开征水资源费,15个城市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制度;(11)调整出口退税结构,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进口。

然而,从节能降耗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看,进展并不顺利。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这两项指标都仍在增长。这其中,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见图1),以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增长3.7%和4.2%(见图2)。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前三季度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但要完成全年目标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承认,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目标需要有一个过程。年度之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幅度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的幅度并不总是线性下降,而是有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需要掌握新的技术,有新的替代产品出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其次,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节能环保措施的见效也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目前我国节能降耗减排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企业实行节能降耗减排的成本较高,动力不足。一些地方对关闭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放任自流。第四,各种政策支撑条件还不到位,政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事实上,尽管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非常艰巨,但无论是单位GDP能耗还是主要污染物排放,2006年上半年这两个指标的增长幅度都比前几年有明显的回落。2006年上半年工业化学需氧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别为0.0066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和0.0273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和10.8%。2006年上半年,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和13.2%,分别高出上年全年0.7和1.6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增长率由2003年的12.8%、2004年的8.5%和2005年的6.1%回落到2006年上半年的0.8%,COD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分别比2005年全年下降1.9和8.8个百分点。由于突出抓了钢铁行业这一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措施,2006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明显低于全行业的水平。2006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长主要受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火电厂脱硫率较低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中COD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60%以上,而2005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52%,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有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没有运行。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超过全国排放总量的60%以上,而2004年底全国火电厂脱硫率仅为15%,火电厂脱硫设施进展低于预期。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火电厂脱硫率将是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途径。(见图1、2)

三、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是2007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2006年这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将成为2007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目标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后几年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压力也将更大。在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如果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增加,将难以遏制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增长势头,煤电油和其他资源供给可能会再度趋紧,资源性产品价格可能会再度走高,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突出。这反过来对经济增长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2006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会议提出,2007年将以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和效益提高(即做好“一抓三促”工作)。这次会议把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力度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反过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又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根据新的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和新的政府工作思路,我们认为,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将成为政府政策的一个重点和中心环节,旨在促进宏观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将体现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要求。预计2007年政府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力求完成全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2007年将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投入力度。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工作为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大国债资金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从2001年的1%和2005年的1.3%增长到2007年的近1.5%,其中国家财政将重点投向环保重点工程和生态保护项目。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参加环保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

在产业政策方面。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继续推进产业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依法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做好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的关停并转工作,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推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序发展替代能源。

在投资政策上。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把好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信贷政策上。建立健全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严把资金关。对有偿还能力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银行将给予贷款扶持。

在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上。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提高资源税税率和资源补偿标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制定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支持重大节能工程建设、重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通过实行优惠的脱硫上网电价补偿脱硫成本,全面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制度,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促进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

在行政手段方面。实行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继续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中,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地方政府要对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负总责。各地要按照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控制计划,并将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要加大节能降耗宣传力度。

在法律手段和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把环境保护真正纳入法治化轨道,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控,禁止无证或违章排污。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能效标准,制定并实施产品能耗限额,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机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控制与节能降耗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工程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专业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包含了基础施工、预埋管线、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阶段。机电工程的环保性能与节能降耗指标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环保化和机电工程产品的绿色目标,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应当把环境污染控制与节能降耗的应用放在首要位置,从引入先进理念、合理选材、改进工艺、规范管理等方面实现机电工程的技术性环保需求。

关键词:机电工程 污染控制节能降耗

一、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用环境污染控制与节能降耗的意义

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工程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工业、民用、公用三部分工程中的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自动化仪表、通风空调、建筑智能化、消防等系统的安装和施工,所以机电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包含了基础施工、预埋管线、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阶段。另外,由于机电工程所用的材料很大一部分具有不可降解性,所以在机电工程施工中运用绿色的施工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利用环保技术降低机电工程产品的使用能耗,对建筑工程实现绿色环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对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机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因素

机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期间的能源消耗以及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源消耗主要是指水、电、燃料、建筑原材料的消耗;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等。

1、大气污染

机电工程施工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基础施工产生的建筑粉尘。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

(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

(3)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另外,施工过程中其他废气来源于施工机械驱动设备燃料(如柴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运输及施工车辆在施工场地工作所排放的废气。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产生的少量大气污染物。

2、水污染

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设备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

3、噪音污染

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主要包括柴油发电机房、空压机等产生的中低频噪音以及冷却系统产生的高频噪音。

4、固体废弃物污染

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可能涉及到土地开挖、管道铺设、材料运输等内容,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建筑废弃物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电缆、管材等。另外,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产生固体垃圾的数量也不少。

5、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

机电工程施工中一些化学产品的使用如汽油、电气器材废料、防水涂料、油漆涂料等,增加了施工中的化学伤害和对现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另外,机电工程施工中特有的电缆架设由于跨度大、线路长,对所经路段的植被也有不小的破坏。

三、机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控制

对机电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控制首要措施就是增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规范环保管理,切实做到组织机构高度负责,落实到人。

其次,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工程环保化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这些材料包括:环保水泥、管材、粘贴剂、合成材料等。

另外,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以保证将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设立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2)、基础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3)、混凝土搅拌时采取喷雾降尘措施;

(4)、施工现场设置围栏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2、水污染控制措施

(1)建立沉淀池,施工废水沉淀后再排放;

(2)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管理,尤其是厕所污水必须排入化粪池;

3、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和低噪音的施工工艺;

(2)作业时在高噪音设备周围设置屏蔽;

(3)建立定期的噪音监测制度,发现噪音,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

(1)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2)定期收集生活垃圾,并将之送往附近的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5、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专用的危险化学品库,仓库地面和墙面做防渗漏处理,派专人负责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和保管,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

(2)有毒有害废弃物交给具备资质能力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不私自填埋;重点管理不可降解的电气用材,保证其能够被合理的回收或者再利用;

(3)涂装施工中对现场进行封闭,而且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对设备进行涂装保护;

(4)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润滑油加强管理,所有废弃脂类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四、机电工程施工中的节能降耗

机电工程施工中,除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与控制外,还需要注重施工方法的节能降耗。施工中可以从材料的使用、设备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改进、废物利用等几个方面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施工中选用节水阀、节能灯,在混凝土施工中掺入大量的粉煤灰以更多地节约水泥,同时能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选择高效低耗的施工设备;做好垃圾分类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选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或者器材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等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五、机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实现机电工程的环保与节能降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施工过程的环保节能化,可以实现施工期间的能源节约,降低环境污染;其二,是工程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节能化,可以大大提高机电工程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能力,这就是机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量选用环保节能材料是提高机电工程产品环保节能化的首要因素。例如:在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源,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作用;室内外照明采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景观照明采用LED冷光源取代传统热光源以节约电能等。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是提高机电工程产品环保节能化的另一重要因素。例如:利用感应式水龙头代替传统水龙头以控制水的浪费;合理设计通风和控温方式来降低空调和通风系统噪音和能耗;室内照明控制采用声光控节电开关,室外照明控制采用光电控制器;大型景观或场馆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一点多控,多点控一,场景控制,各照明回路的软断开功能,利用自动探测设备感测诸如人体运动和周围环境照度等自动控制灯的开关及调光以节约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六、结语

环保工程是未来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环保型机电工程产品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自己的赖以生存环境的明智选择。环保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材料选用、工艺改进、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的,只有在施工中综合各方面因素才能达到最终的环保目标,并最终满足建设更加绿色环保工程的需求。

浅议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

摘要:说明了我国能源消耗现状,阐述了节能降耗是缓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及节能降耗带来的经济、环境效益,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是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节能环保资源效益循环经济高新技术

.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现状

能源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的石油资源量占世界的3.5%,人口却占世界的22%;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工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达9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平均取水量的2.5倍,为发达国家的3~7倍;土地资源占世界的6.8%,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能源短缺不言而喻。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重要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又是能源资源强消耗阶段。

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由此可见,在我国企业的产品成本中能源消耗及其他资源的消耗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就使得一些企业以劳动生产者的低工资来弥补能源和其他资源高消耗的产品成本,以取得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也可以说,企业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产品中资源消耗成本的空间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靠节能降耗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而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环境治理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投入很少,或者根本不进行投入。资源和能源被大量消耗的同时,也带来污染物大量的排放。肆意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植被、水资源、河流、土地的污染日益严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严峻的威胁。

.节能降耗是缓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

节能是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资源。节能已被称为世界第五大能源,它不仅可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的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行业,集产能大户、耗能大户于一身。据统计,石油石化行业年能耗量达到2.7亿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能耗高达3.5吨标准煤,是其他行业的两三倍。2006年,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的总目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纷纷推出能源节约方案,通过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等方式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经估算,三大石油公司在2006年节约能源折合350万吨标准煤,节水1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SO23.5万吨,减排COD9600吨。

不难看出,通过节能降耗,既能实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能源资源不足带来的危机。

.节能降耗创效益

节能降耗不仅仅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意味着创造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防止地球温室效应,爱普生公司采取多种节能措施,致力于减少因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占公司能源消耗总量70%的电子设备生产工序进行改进,使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4.9%。2005年,爱普生公司“液体成膜技术”在“高温多晶硅TFT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光刻法”制造电子元器件严重浪费材料和能源、并产生大量废弃物的问题。而且爱普生移动液晶投影仪EMP-740在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卓越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较之以前的产品,EMP-740的亮度提高了4倍,而消耗电量却只有从前的1/4。这些节能环保产品既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社会美誉度,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节能环保已成为戴尔公司重要的经营理念而被贯彻于产品设计、生产和应用的各个过程之中,戴尔推出的OptiPlex商用台式机在电源、主板和机箱等方面均采用了无铅设计,并配备了全新、高效的DellEnergySmart系列设置和戴尔平板液晶显示器,从而使全球客户每年可节约将近1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数据显示,如果将OptiPlex745中采用的节能设置应用于所有戴尔台式机,其节省的电能将减少125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相当于大约250万辆汽车在路上排出的废气。同时,节省的能源可为客户节约16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节能降耗在节约能源和创造效益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是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来实现。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目标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全面促进节能生产,从源头上降低能源消耗。

为实现节能降耗和环保,杜邦公司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制造法”,从而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从大量废弃塑料中回收化学物质,开发出用途广泛的乙烯产品,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原料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通过放弃使用一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和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使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0%。公司设立了2015年循环经济战略目标,通过为客户提供能效高、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年收益将至少增加20亿美元。

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夫·伊梅尔特言简意赅地说:“绿色就是金钱。坚持苛刻的环保标准不仅有利于加强我们的企业地位,还将转化成一项充满商机的业务。”作为一家老牌制造公司,通用电气过去和我国现的在某些企业一样,常把环保法规视作一种成本或负担,但今天,通用电气寻找到了两全其美的结合点,在进行环保投入的同时也获得“绿色产业”的利润。

“绿色创想”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项全球战略举措。通用电气公司将大幅度增加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资,帮助全球客户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同时减少自身在全球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以环保产品和服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通用电气公司的“绿色创想”是基于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的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而提出的循环经济理念。2006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通用电气签署了关于环保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加强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通用电气将提供包括煤、风能、生物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方案,为中国的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提供帮助。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投入使用的“绿色创想”产品包括:为中国干线铁路提供Evolution机车,提高燃油效率,污染排放量减少40%;为4家航空公司的42架飞机提供84台通用电气nx发动机,这些发动机较之普通的发动机能够节约燃料的消耗,订单额逾10亿美元;7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订单,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领跑者;为东海大桥项目提供电力、照明以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为非交通繁忙时段节省了20%以上的能源,等等。据悉,2005年,通用电气公司“绿色创想”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2010年将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翻番,销售目标为200亿美元。

.发展高新技术是节能降耗的必由之路

能耗问题不只限于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更是个技术问题。节能降耗要靠技术手段和设备改进来实现,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量降低原材料、能源和水的消耗,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物的产生。

早在2002年,通用电气就已经启动了很多针对增加资源效率,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水资源供应以及水处理能力的研发。伊梅尔特认为,这些挑战是现代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只有通过技术革新才能应对。通用电气的计划是,到2010年对清洁技术研究的投入将由2004年的7亿美元逐渐增加到15亿美元。同时,通用电气将向客户提供更多的绿色环保产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保持公共信息透明度。通用电气自身在全球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也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以环保产品和服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在中国,通用电气将投入5000万美元用于“绿色创想”产品的研发。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的经济增长中技术的贡献率已达70%~80%,这为企业节能降耗环保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信息化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手段,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力技术支持。因特网的使用可减少企业对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沃尔玛拥有美国第二大的车队,年行程达150亿公里。沃尔玛承诺,要在可持续性项目中投资5亿美元,在十年内把公司的能源消耗量减少30%,将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减少四分之一,将公司车队的燃料效率提高一倍。沃尔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量,提高产品的适销率;运用电脑支持系统随时跟踪、报告每一个品牌、款式、规格的商品的销售情况;采购环节则根据电脑提供的数据进行科学采购。通过卫星和电脑互联,公司总部可随时清点任何一家连锁店内库存、销售和上架的情况,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这样,沃尔玛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优化了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节能降耗任重而道远

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的最佳手段。但是,必须要认识到,节能环保是一项长期的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短期内,在全民重视和积极参与下容易取得一些显见的成效;但从长远看,却不是开几次会、搞几次活动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特别是与资源环境直接相关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的解决,更是需要时日和艰苦的努力。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只有有了长效机制,节能环保才能取得长期巩固的效果。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降耗会越来越凸现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节能降耗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这不仅仅是社会和企业的事情,也是我们个人的事情。社会、企业、个人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社会形成风气,企业勇于技术革新,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把节能降耗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我们的环境也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