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5-24 05:21:30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 环境 心理学
摘要:环境心理学自60年代起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一个研究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跨科学领域,本文关注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固有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场所对人的意义是什么,人们是如何认知环境的。阐述了营造场所可以从地域文化、人性关怀、氛围营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体现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价值

一、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实际功能的完美的雕塑,不仅外观动人美丽,最主要的是它在美丽的外表下同样有着迷人的内在———建筑空间。形式服从于功能的说法,将建筑设计限制于功能与形式两方面,却大大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一点———为人服务。功能其实是人对空间的要求的体现,而形式也更多的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当建筑师忽略了人与建筑的关系时,建筑便失去了灵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建筑就像是一个舞者在用美妙的身姿随意舞蹈,再美丽也是没有内涵的。其实空间并非完全由功能限定的,而是与人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的。人往往只有身处特定空间才能感受其存在,并且空间也是因人的存在和活动而变得生动,如一个空旷的广场会因为人群而活跃起来,发挥其广场的特性。而没有人活动的广场,就只是一片被修饰过的空地。因此对于建筑来讲,人的活动就是它的灵魂的一部分,失去了人的活动,建筑便没有了意义。

1.建筑自身的强迫性建筑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艺术,它存在于人生活可触及的任意范围内,从首府到中小城市,最后到村镇。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会在展览馆等地方出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建筑的存在,正是因为建筑的这一特性,才使得任意一个建筑都带有强迫性,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个建筑。

2.建筑对心理感知的影响建筑空间对人的刺激主要来自于视觉,人们对建筑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等方面的感受而产生的。感知恰恰是十分主观的,是将使用者自身的经验与欲望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譬如在一个只有2米的空间当中,即使并不会碰到头,人们也总会下意识地低头,这就是一种对空间认知经验导致的心理反应;恰如当一个酒店的大堂只有3米的层高,人们是不会感受到酒店的气息的,相反,会有一种进了居民楼的感觉,即使它装修得再豪华也是无用。正是因为使用者对建筑的感知过程是一个整体,才会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放在一个整体空间背景中来考虑问题,从而创造出一个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都乐于接受的建筑空间。同时,建筑空间与心理感知相关的不仅是尺度问题,作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其色彩、形态、光影等都是构成元素,它们同样会对使用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二、影响因素

想要明确建筑与人的心理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因素为:一是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性别;二是经验和文化因素;三是环境特征因素。譬如现代住宅小区环境虽有清静安全、私密性较强等优点,却恰恰忽视了住宅居住者与周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缺乏必需的人际交往空间。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牢笼里,是很难满足使用者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再比如如今的养老院,很多都是随便找来一个空闲的建筑使用的,而忽略了老人特殊的要求。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交流更为重要。北京四合院里面的住户死死坚守在老宅子里面,武汉汉阳内杨泗港的居民抗拒拆迁,其原因主要在此。

三、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层高与光线的掌握下面三幅图片(图1)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博物馆的图片(从左到右:首尔家具展览馆、宁波博物馆、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首尔家具展览馆主要展出的是古典家具,其展览品均是高档复古的传统家具,只面向贵宾开放,因此展馆建造成了传统的房屋,所有的建筑构件均为榫卯结构,精美细致,它的层高虽不高,却不失高贵大气,光线也相对柔和,暖色调为主的建筑内部让人感觉无比舒适,虽然是博物馆,却有一种置身于自己家中的感觉。而宁波博物馆无论从层高还是从材料、色彩来讲,都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深灰色的主色和夸张的层高,以及厚实的材料,都赋予了建筑厚重感,正符合它讲述历史的使用功能。最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则使用了浅灰色,内部大量利用了自然采光,明亮的室内和稳重却不失生气的浅灰色,让身处建筑中的人们不会感觉到压抑,反而是有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博物馆虽然不大,人们却愿意在馆内驻足、休憩。

2.形式、材料与环境的影响上方图片(图2)表现的是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方式。左侧的宁波博物馆很显然是想要做出一种粗犷的感觉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斑驳的墙面和看似肆意生长的芦苇,与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相比,显得野性十足。而这两处虽然同样是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人气却截然不同。人们在宁波博物馆观赏完后便会离开,但是在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外,有着很多老人和儿童来休息玩耍,缓缓坡起的建筑使人的心理得到大大的释放,景观中的古松、建筑旁的水池、映出蓝天白云景物的玻璃无形中也扩大了人的视线范围。当建筑给人的不是因高大厚重引起的压迫感的时候,人们便愿意驻足休憩,而当使用者选择在建筑当中逗留更长时间的时候,建筑也有了活力,被赋予了生命。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厚重的建筑形式。每个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不同的,当一个建筑希望被使用者体会的感觉是沉重而又庄严的时候,必然要利用材质、高度、颜色、灯光等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迫感,才能让人对建筑本身产生敬畏。而一个建筑定位于亲民、活力的时候,即使它所赋予的功能是博物馆,也要尽可能轻盈,尽可能地让使用者身心放松,放下所有的警惕与畏惧,与建筑融为一体。

3.色彩的影响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了色彩与性格的关系:红色代表人的征服欲与男性气质,蓝色代表沉稳与女性气质,黄色代表活泼与温暖,绿色代表自信心与优越感,黑色代表了拒绝、放弃。虽然吕舍尔的色彩分析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并且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与认识都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色彩一定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从而引起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对于我们每天使用的建筑而言,色彩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当人们看到色彩不同但是功能类似的建筑的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就如下方四幅图(图3和图4),分别是宏村的老宅、康百万庄园、平遥古城以及北京四合院。同样是民宅,同样是古建筑,但是在色彩上运用的不同,就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宏村的黑白对比强烈的墙面,安静祥和,就如水造就的江南一般,灰白色的墙面与黑色的瓦片让人心情舒畅又悠闲。康百万庄园有着强烈的黄土的感觉,在这片绵延的丘陵中,曾经显赫一时的康百万家族选择了浅灰色,也选择了沉稳,同时有无限的空间去做文章,在浅灰色的大色调下,任何颜色都不显得突兀,都可以与浅灰融合在一起。山西的平遥古城,有着鲜明的北方特色,建筑厚重沉稳,深色的基调也使人从心底感觉到北方人民的坚实。而北京四合院,深色与大红的结合,在国人心中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了红色的点缀,便有了庄严与肃穆,同时也不失活泼。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私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交流。在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文化的人群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是要考虑截然不同的心理因素的,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周全。可以说建筑使人的心理有改变、产生刺激,同时人的心理状态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

四、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可能建筑师随手的一笔,或是层高、色彩的少许变化,便会使使用者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人,尤其是设计师,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不断地利用和改造环境,从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对环境心理学的了解与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建筑环境的质量,从而使建筑满足的不再是设计师单方面想当然的需求,而是真正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作者:贺智娴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环境心理学论文:室内装修与环境心理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主要针对15~40岁之间的学生及生活压力较大人群。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期刊报道,以及心理学等专业著作等各类相关的文献资料。2、问卷调查法。在哈尔滨选取各类大学以及繁华广场以及网络上进行问卷发放,在填写问卷相隔20天后,再次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对两次测验结果作相关分析,两次填写问卷的相关系数R=0.82,说明两者高度相关,可靠性显著,说明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3、网络资料查阅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找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资料4、走访法。(1)根据调查的需要,走访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了解专家关于如何让休闲屋在装修上以自己的独到装扮充分缓解压力。(2)走访避风塘、星巴克、蒲公英、雪可工房等相关咖啡店,休闲屋、饮吧等学习相关装扮。5、数理统计法。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全部统计法、以及抽样法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成效分析,并将图标通过我Word、Eecel等办公软件进行了详实的图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者心理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人们去休闲屋的主演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您会因为什么来到休闲屋消费?(图1)既然大家主要是为了放松的,那如何让来这里的人充分的放松呢?大家最在意的又是什么呢?从下面一个问题的统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人们是喜欢阳光庄重的氛围。

(二)装修分析

1、装修色调:根据休闲屋的布局,色调将会根据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将会有三种大的趋向:(1)红、黄、棕、橙以及桃红色都是暖色,可产生温暖的感觉。使人们感到愉快。(2)兰、绿、淡紫色及灰色是属于冷色,冷色使人感到清新。冷色的墙纸用在书房及面朝南的房间,使面朝阳光的房间显得凉快些(3)白色,白色可以使得室内显得更大气,更有可塑感。

2、装修纹理图案。(1)花卉系列图纹。以来源于大自然的花饰图案为主,会让人有一种温馨亲昵的感觉,营造出一个舒适自在的居住空间,因此,这种图纹搭配在供人们释放内心压抑的区域。(2)文化砖石、竹木系列、浮雕发泡。该类深色调的墙纸最能营造出返朴归真的氛围,因此搭配在供人们释放生活压力的区域。

3、灯光搭配。(1)灯光与室内咖啡的颜色搭配。对于咖啡而言,相应的灯光会更加衬托出它的底蕴与内涵。这里将会选择牛奶白灯光,前面也说过白色可以显得大气,而牛奶白恰好可以很好的诠释浑厚的底蕴与内涵。(2)灯光与室内装修主色调的搭配。室内采取适合的色彩,无疑会让人产生各种感觉,然而灯光的搭配会使得这种感觉更加的亲昵。对于冷色调的色彩自然花卉系列装扮我们将给它搭配一种阳光的色彩,这样就更加会让你有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文化砖石,竹木系列、浮雕发泡系列的装扮我们将会给搭配一种古朴淡灰的灯光,这不仅会使得这些系列的线条更加突显而且拥有一种历史感,这无疑也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三)消费者心理分析来休闲屋释放压力的消费者很多,而他们的心理也变化万千,如何巧妙的利用室内物品的选择与摆放尽可能使得他们不后悔来了这里。

1、团聚心理:现代人对于酒类商品的消费态度转变,人们必须找出另一个场合来做社交活动,又由于人们较少喝酒了,他们多出了更多的钱和时间与家人、朋友团聚,由于人类生活步调越来越快,人们对于与其他人亲密些地交谈有更大的渴求。这时我们就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团圆犹如在家的氛围。与此同时由此我们推出了一个<亲情、爱情、友情存折>通过亲情、爱情、友情存折,让一起来特色主题休息屋的人一起来共同见证着这段关系的发展,也将成为青春最美好的记忆,留住青春的脚步。在心理压力沉重时,想想爱人、想想朋友、想想有那么多关心自己的人对于舒缓压力也是有很大的功效。

2、离别心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有的一种感觉,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有一别。离别多种多样,我们每个人在离别时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至少有一方最少心里会有些许留恋。离别的悲伤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改变;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他们了,可是某个时刻他们又会突然浮现。慢慢的,你会觉得,其实还好;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其实也还可以撑过去。在这里我们会为尽可能为这些即将离别的人们建立他们的“快乐档案”随时随地,你们都可以了解那个一直久久挂念着的人的动态告诉他/她曾经你想说又没有说出的话!

三、结论与建议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人们为各种事情奔波劳碌的时候他们总会在某一刻小小的让自己的心灵开溜一下,而在这一刻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他们想要的,给他们充分的释放,那无疑我们的选择将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这也将可能是使得我们成功的巨大商业机会。兵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个企业的经营又何尝不是,时刻揣摩消费者的心思,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巧妙的在我们的休闲屋里通过灯光、装饰等各类可变因素迎合消费者心理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作者:马建刚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环境心理学论文:区域占地在环境心理学中定义

摘要:当今城市规划理论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广泛综合性。除了传统的理论,例如城市设计、形态学等等,环境心理学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元素,以期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的功能与心理需求,完善设计成果。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指路地图

1、环境与环境心理学

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

2、地块介绍

本次选择地块西起旧校场路,东限安仁路,北至福佑路,南抵方浜中路,总面积约5.83公顷,地处整个老城厢地区的东北片。区内主要有保护建筑豫园及城隍庙。

豫园是明代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1559年时任四川布政史的潘允端,在上海老城厢一块蔬菜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开始营造自己的花园,但因公职在身,近二十年中屡作屡止。1577年他解职归田,才专注于造园,自称造园是为了能让父母在此安度晚年,故将此园命名为豫园。

建成后的豫园占地70亩,园内亭台、池塘、假山、树林、楼堂馆所皆为当时沪上一流。潘允端逝世后,潘氏家道式微,园林风光因此遭到很大破坏。到1760年,上海一些绅士集资重加修筑,使豫园又重显生机。由于原城隍庙之东有一个属庙产的内园,称为“东园”,豫园位于庙西,故叫“西园”。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攻进上海县城,西园遭到严重破坏。1853年小刀会起义,西园再次受损。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东进期间,西园损坏更为严重。至此地方绅士会议决定将西园出租给商家,并责成承租人负责修复和保护,西园又成了上海的商业和宗教活动中心。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很多难民进入豫园抢占空地,搭建棚户,西园再次遭到破坏。

上海解放后,1956年,上海市文管会与原南市区政府联合修复部分西园,并将东园划入,面积达到34亩;大假山是豫园的精华,是明代遗物,点春胜迹以小刀会起义遗址点春堂为主;玉玲珑是整块太湖石,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内园是豫园的园中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小巧玲珑。整座园林建筑作为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而闻名国内外。

城隍庙占地面积约37亩“,始建于宋代,原称淡井庙,因供奉华亭城隍,故又称华亭城隍行殿”。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当时的知县张守约移建于今址,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这期间虽屡建屡毁,但其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着明代格局,整个殿宇宏伟,飞檐耸脊,气势庄严。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上海知县李纹重修庙宇,殿前建亭、将诰文勒石。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建山门,并募集财帛建造牌坊一座。

清顺治四年(1647年),城隍庙铸铜鼎一座,置于头门天井之中,上书“松江府上海县城隍庙通天永宝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史彩捐俸倡修,由真君祠道士杨兆麟募化兴工,兴建鼓亭二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攻陷吴淞,五月十一日占领上海县城,侵略军在城隍庙盘踞期间,将内部设施抢劫破坏一空。咸丰二年(1860年),太平军包围上海,英、法军队利用居住城隍庙之机,擅自摧毁假山,填塞池塘,破坏庙观,后,城隍庙正名为豫园商场。1980年庙屋开始修复,1981年竣工后改辟为工艺品商店。

3、地块分析

3.1地块特点本文所分析的区域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豫园社区内,该社区占地仅0.76平方公里,有居民1.7万户,人口5.4万,人口密度为全市之最。社区内包括上海中心城区中唯一一个集商、旅、文为一体的豫园商业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繁华的商业网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每天平均接待近10万人次。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和客流量,必然对身处其中的人对周边环境的感觉和认知产生影响。其印象主要有二:拥挤,密度大。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2]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比如每年的旅游旺季期间,豫园商业区的游客几乎摩肩接踵,但人群整体的感觉是热闹、繁华,并未觉得难以忍受。

对于一块整体看来无大区别的地区,环境认知很重要。从环境心理学来讲,环境认知应该是“知道环境或具有环境方面的知识”。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主题在于环境知识如何获得并进行加工的过程。

3.2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其中,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亦为对此空间五要素宣传的最使著名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研究中运用的最广泛的手法。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对于本地块来说,既包括周边广为人知的方浜中路、安仁路、福佑路和旧校场路,也包括内部的相对知名度低的百翎路、豫园老路、凝晖路、九狮路、粮厅路和三林路。这些道路圈定了一个小组团的地理范围和界限。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界,海岸线等;本地块的边界既有主要道路组成,也由豫园、城隍庙的边界共同组成。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宿舍区”、很多国家中的“中国城”等;本地块中的主要区域为豫园和城隍庙。

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本地块中,方浜中路相对地对城市交通功能更为重要。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本地块中如上海老街的牌坊、豫园商业区大门等等。从对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来看,有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个体的社会阶层及一些个体差异特征都会影响认知地图的特点。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比上海其他地区居民认知程度高,上海其他地区居民又比外地来的旅游者认知程度更高。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也有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层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这不能不说与受教育程度有所关系。

另外,在个体差异的各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在总体上男性的视空技能优于女性。这一点从本次调查出行的男女同学身上便有所体现:男同学们总是能在曲曲折折的行进之后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女同学则稍逊一筹。

3.3指路地图当人们来到一个空间较为复杂,视线不甚明朗的地区的时候,环境心理学上所讲的寻路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需要。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可区分性,视觉接近的程度以及空间规划的复杂性。可区分性是指邻近位置、地点如果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视觉接近的程度是指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助于定位;空间规划的复杂性是指交叉路口结点越少越简单,就越不易迷失方向[3].因此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包括现在上海的很多居住社区,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你在这里”的指路地图。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和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新晨

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4、小结

本地块主要为商业旅游区,居住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亦多,人员构成较为混杂。空间分布特征均一,街道较窄,建筑高度不高,色彩较为一致。由于有豫园和城隍庙的存在,给人的方位感较好,但局部空间彼此过于相似不易分辨,易造成地点混淆判断混乱。从环境心理学来讲,空间整体比较喧闹,对人心理容易形成一定的刺激,既促进了来者购买欲,强化了一系列群体行为,但同时空间较为狭长、曲折,易形成焦躁感,对长时间逗留的人是一种心理负担。

环境心理学论文:对环境心理学简单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新晨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却刚刚引起重视。1979年罗顿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温度也与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易于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装修设计方案中运用

摘要: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要求。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关键词:室内装修;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

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1、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

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

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

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

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

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

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新晨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适当地动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意义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城市地块

1、环境与环境心理学

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

2、地块介绍

本次选择地块西起旧校场路,东限安仁路,北至福佑路,南抵方浜中路,总面积约5.83公顷,地处整个老城厢地区的东北片。区内主要有保护建筑豫园及城隍庙。

豫园是明代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1559年时任四川布政史的潘允端,在上海老城厢一块蔬菜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开始营造自己的花园,但因公职在身,近二十年中屡作屡止。1577年他解职归田,才专注于造园,自称造园是为了能让父母在此安度晚年,故将此园命名为豫园。

建成后的豫园占地70亩,园内亭台、池塘、假山、树林、楼堂馆所皆为当时沪上一流。潘允端逝世后,潘氏家道式微,园林风光因此遭到很大破坏。到1760年,上海一些绅士集资重加修筑,使豫园又重显生机。由于原城隍庙之东有一个属庙产的内园,称为“东园”,豫园位于庙西,故叫“西园”。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攻进上海县城,西园遭到严重破坏。1853年小刀会起义,西园再次受损。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东进期间,西园损坏更为严重。至此地方绅士会议决定将西园出租给商家,并责成承租人负责修复和保护,西园又成了上海的商业和宗教活动中心。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很多难民进入豫园抢占空地,搭建棚户,西园再次遭到破坏。

上海解放后,1956年,上海市文管会与原南市区政府联合修复部分西园,并将东园划入,面积达到34亩;大假山是豫园的精华,是明代遗物,点春胜迹以小刀会起义遗址点春堂为主;玉玲珑是整块太湖石,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内园是豫园的园中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小巧玲珑。整座园林建筑作为江南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而闻名国内外。

城隍庙占地面积约37亩“,始建于宋代,原称淡井庙,因供奉华亭城隍,故又称华亭城隍行殿”。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当时的知县张守约移建于今址,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这期间虽屡建屡毁,但其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着明代格局,整个殿宇宏伟,飞檐耸脊,气势庄严。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上海知县李纹重修庙宇,殿前建亭、将诰文勒石。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建山门,并募集财帛建造牌坊一座。

清顺治四年(1647年),城隍庙铸铜鼎一座,置于头门天井之中,上书“松江府上海县城隍庙通天永宝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史彩捐俸倡修,由真君祠道士杨兆麟募化兴工,兴建鼓亭二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攻陷吴淞,五月十一日占领上海县城,侵略军在城隍庙盘踞期间,将内部设施抢劫破坏一空。咸丰二年(1860年),太平军包围上海,英、法军队利用居住城隍庙之机,擅自摧毁假山,填塞池塘,破坏庙观,后,城隍庙正名为豫园商场。1980年庙屋开始修复,1981年竣工后改辟为工艺品商店。

3、地块分析

3.1地块特点本文所分析的区域位于上海老城厢的豫园社区内,该社区占地仅0.76平方公里,有居民1.7万户,人口5.4万,人口密度为全市之最。社区内包括上海中心城区中唯一一个集商、旅、文为一体的豫园商业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繁华的商业网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每天平均接待近10万人次。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和客流量,必然对身处其中的人对周边环境的感觉和认知产生影响。其印象主要有二:拥挤,密度大。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2]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比如每年的旅游旺季期间,豫园商业区的游客几乎摩肩接踵,但人群整体的感觉是热闹、繁华,并未觉得难以忍受。

对于一块整体看来无大区别的地区,环境认知很重要。从环境心理学来讲,环境认知应该是“知道环境或具有环境方面的知识”。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主题在于环境知识如何获得并进行加工的过程。

3.2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其中,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亦为对此空间五要素宣传的最使著名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研究中运用的最广泛的手法。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对于本地块来说,既包括周边广为人知的方浜中路、安仁路、福佑路和旧校场路,也包括内部的相对知名度低的百翎路、豫园老路、凝晖路、九狮路、粮厅路和三林路。这些道路圈定了一个小组团的地理范围和界限。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界,海岸线等;本地块的边界既有主要道路组成,也由豫园、城隍庙的边界共同组成。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宿舍区”、很多国家中的“中国城”等;本地块中的主要区域为豫园和城隍庙。

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本地块中,方浜中路相对地对城市交通功能更为重要。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本地块中如上海老街的牌坊、豫园商业区大门等等。从对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来看,有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个体的社会阶层及一些个体差异特征都会影响认知地图的特点。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比上海其他地区居民认知程度高,上海其他地区居民又比外地来的旅游者认知程度更高。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也有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层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这不能不说与受教育程度有所关系。

另外,在个体差异的各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在总体上男性的视空技能优于女性。这一点从本次调查出行的男女同学身上便有所体现:男同学们总是能在曲曲折折的行进之后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女同学则稍逊一筹。

3.3指路地图当人们来到一个空间较为复杂,视线不甚明朗的地区的时候,环境心理学上所讲的寻路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需要。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可区分性,视觉接近的程度以及空间规划的复杂性。可区分性是指邻近位置、地点如果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视觉接近的程度是指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助于定位;空间规划的复杂性是指交叉路口结点越少越简单,就越不易迷失方向[3].因此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包括现在上海的很多居住社区,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你在这里”的指路地图。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和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

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4、小结

本地块主要为商业旅游区,居住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亦多,人员构成较为混杂。空间分布特征均一,街道较窄,建筑高度不高,色彩较为一致。由于有豫园和城隍庙的存在,给人的方位感较好,但局部空间彼此过于相似不易分辨,易造成地点混淆判断混乱。从环境心理学来讲,空间整体比较喧闹,对人心理容易形成一定的刺激,既促进了来者购买欲,强化了一系列群体行为,但同时空间较为狭长、曲折,易形成焦躁感,对长时间逗留的人是一种心理负担。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却刚刚引起重视。1979年罗顿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点时再升高则不导致暴力行为而导致嗜睡。温度也与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易于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环境心理学论文:风水与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风水文化从古至今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古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它对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把握与现代环境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共通之处。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现代环境心理学视野下的室内设计,要认知“方位环境”“光照环境”“植物环境”等需求理论;同时合理地考虑现代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空间、光影与温度、通风与植物设计要素的诉求,进而对室内空间进行更为合理的设计,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风水文化;环境心理学;室内设计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载体,源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有形无形认知、对美好生活向往、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形成了中国古代天、地、人的社会意识,铸就了统一整体的东方儒释道的建筑生态文化系统。就整体而言,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环境观和许多环境心理学的要素。本文将视角投射到室内设计的场境,探讨传统风水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依据与哲学道理,并提取其合理的、科学的环境心理学理念,并参考西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的科学品位,顺应当代人的要求,营造出更有利于人健康,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感受的居室环境。

一、风水与环境心理学视野下室内环境中人的需求理论

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已形成一脉相传的环境营造理论体系,并在这种环境观的浸透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心理。进一步地说风水文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的选择规划做了深入研究,而且注重提升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舒适度,提高环境品质、生存品质和生命品质,这是传统风水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更是现代环境心理学所提倡的发展趋势。

(一)人对居室“方位环境”认知的经验与理论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地质构造也有差别,故用风水文化设计居室的形式,各不相同,但追求是一致的——阴阳平衡。常年阳光充足之地,自然阳气旺盛,常年浸水之地,必然阴气浓郁,古人云:“阳气过盛,易于燥,阴气过郁,易于冷”。还有居室避北风的要求,现在已知的甲骨卜辞就有了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1这些经验用科学来解释,就是由于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易受西北寒风影响,故北有屏障可抵御寒流,夏季南多湿气,随冬南风吹来,可解决居住地干燥问题。所以风水师就会选择北方有高山屏障,南有平原河流之处所为居住之地,这不仅是采光、避风,也是祛湿、保暖。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体能适应的温度范围较为狭小,温度大幅度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不适,直接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经过科学试验,夏季室内最适温度范围为24~26℃;冬季室内最舒适的度温为19~24℃。温度过高,人们就会胸闷,反应迟钝,脾气变得暴躁。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们身体各个器官冻伤受损,性格变得阴冷,难以接近。2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是50%—70%左右,虽然我给大部分地区冬夏气温并不过高或过低,但却因为相对湿度较大而使人倍感湿冷与闷热。

(二)人对室内“光照环境”追求的的经验与理论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非常讲究住宅的日照,推崇“向阳府第”,告诫人们莫住“背阴之宅”。据风水文化记载:“何知人家有福分,三阳开泰直射中”“何知人家得长寿,迎天沐日无忧愁”。3同时,还指出山墙应如何处理,院墙应如何建造等,争取好的住宅日照。在室内设计中采光与照明非常重要,科学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使人们的身体在室内生活得更为舒适,视觉与神经系统也处于良好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和休息效率。假设采光与照明不合理,则对人们生理与各项机能产生较差的体验,也更容易获得疲劳感。经常处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中工作,极易出现眼疾或近视的情况。因而,室内的灯光构成的采光、色彩、灯光环境构成的空间形态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会起到对人的行为潜在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三)人对室内“植物环境”需要的经验与理论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一直对室内植物环境的营造情有独钟,一是因其有“活”具象的生命力的特征;二是因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阳光,代表着成熟与旺盛的阳气,所以它也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重要构成部分。风水文化有在室内摆放植物,从而带来旺盛阳气的传统。特别是风水五行学说中明确地提到,植物也有阴阳五行之分,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的色彩,就是分辨其五行的重要方法,如白色属金,绿色属木,蓝色属水,红色属火,黄色属土;同时也可依据植物自身特性来判断,如热的属火,温的属土,凉的属水,燥的属金等。同时将绿色植物放置在不同的方位、环境下,还可以起到调节室内环境的功效。随着自然与生态的概念逐渐被引用,植物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减少辐射、调节气场等功能被人们认知;同时能使室内环境的安静、舒适等也被人们向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工作压力的增大,室内环境绿化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回归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由绿色植物所带来的色彩、气味和湿度等的变化,既有利于室内空气的调节,同时又能让人感受到安静与祥和,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加以利用。风水文化所倡导的人要顺应环境,要选择环境,要优化环境,要改善环境,与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个性与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相互关系,都具有从细微之处着手的特点,都是为满足人的多种生理、心理需求,而创造良好心理环境和舒适性的物理环境。

二、以现代人对室内需求为中心的设计

现代中国人一方面接受到传统风水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也接受了当代科学知识的精心培育,他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是前面所述教育的综合体,他们既追求室内设计的世界潮流,又在追求潜意识中的中国传统风水居室规划规矩的满足。

(一)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

风水文化合理性元素合理地运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是为了达到空间构成上整体环境的和谐和宜人。《黄帝宅经》里说:“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可见住宅的形制、室内的构造、布局与天地自然、人伦风俗的关系都十分紧密;而“室大多阴,室小多阳,阴盛者则阳病生,阳盛者则阴病生。”4是风水文化对整体布局和设计不恰当的基本归纳。与之相符合的环境心理学要求室内设计,应根据人们认知环境的要求和心理行为模式的特点而实施规划。因此设计者应当先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深入分析,确定其尺度、范畴和形状,选择光照和色调,将室内空间和平面布局进行该善、调整或重新创造。一般情况下,对套型面积功能空间的细化和设备的配置,要符合人的生活习惯和家居的行动轨迹,确定规划的空间、尺度、范畴和形状,选择光照和色调,将室内空间和平面布局进行该善、调整或重新创造。对小型室内设计用视觉和心理的感觉来扩大空间的感知,即充分利用阳台和自然光的条件。比如阳台与房间合理的去除隔墙,就不失整体空间的完整、开敞、流通,并且其空间实用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对较大型室内设计时,尽可能释放家具灵活性大、功能转换简便、一物多用的特点,精巧调式空间的格局,构造不同的活动空间,感受到不同家具组合带来的新奇刺激,适时符合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二)室内环境光影与温度的设计

风水文化认为居住内环境要具备较佳的光影与温度,首先就是采光的阴阳调和,明暗适宜。像风水文化中的“压阴忌”指的便是居住环境的采光不够会影响居住者的健康。现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但应当具有照明的功能,还更应该具备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善室内空间氛围的方法,而且光还能体现一定的装饰作用、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重要因素。光与影的烘托不但给人们提供了视觉刺激,同时也为室内氛围与意境创造的“特殊原料”。安藤忠雄认为:光与影可以为静止的空间增添动感,为无机的墙面给予色彩,为材料的质感赋予更丰富的表情。把风水文化的择向和朝阳原则与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居住环境设计,就可以使居住内环境获得良好的采光,以此形成拥有良好日照、适应的室温的居住环境,并且能使居住内环境在获得适宜温度和湿度。良好的自然光是获得适宜温度和湿度的最环保和便捷的途径之一,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开设大小适应的窗户等不同设计方法创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创作出预设的情调、实现设置的构想。

(三)室内环境通风与植物的设计

对于室内环境自然通风的设计,在风水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藏风”原理,这里所说的“藏风”原则在居住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达到两项标准:一是要避让有害的寒风;二是要具有”聚气纳财”的换气的作用。同样传统风水也很重视将绿色植物引入到室内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带来的温度、湿度、气味、色彩等的变化在既有利于调整室内空气,又能让人感到安静与祥和。7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实现“藏风”原则。例如设置照壁、屏风,使整个居住内环境能够拥有良好的通风,这样有利于室内外空气不断地进行交换,使大量的、健康的”阳气”引进室内,达到改变室内微气候环境,降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室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的数量,同时避免寒湿气流影响的作用。而绿色植物是装饰室内环境、调节室内空气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室内客厅利用植物来点缀,如利用大叶植物增添客厅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利用观赏叶植物复杂的形态,多变的色彩,来使客厅的色彩变的丰富多样,同时也使得室内空气也得到一定的调节。而在住宅的阳台上,用大型植物来点缀,把自然环境与居室环境融为一体。

三、结论

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方案要求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能够有效地结合和协调起来,获得良好的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中国传统风水和设计心理学的结合应用,为有效地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由此获得一些要遵循的原则,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手段和原则,将给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和总体繁荣。

作者:蔡子龙 武传超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的运用

摘要:以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文章从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室内空间造型的图形、颜色、材质、比例尺度四个要素,以及四个要素所产生的相对心理效应,运用这些心理效应和环境心理学的视错觉原理,对室内空间优化设计进行分析,以实现室内空间更加人性化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室内空间;优化设计

一、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与建筑室内、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极强的交叉性。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首先,室内空间设计要满足人对环境的各种诉求。不同类型的空间设计要根据不同使用对象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人而异”。其次,人的心理因素也影响着设计构思。人的思维随着主观心理的变化,其敏捷程度、积极性强弱、综合分析概括能力等也会有所变化,当人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不断积累经验,就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这些思路也最能影响设计表达。再次,室内空间与心理学相互影响。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有时很难平衡设计原则和心理学的相互关系,室内空间会改变使用者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也会影响室内设计。只有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中和心理学和设计之间的相关内容,遵循适度原则,才能设计出符合大多数人的室内空间设计。

二、室内空间造型元素的心理效应

1)图形,空间界面造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图形,由点、线、面、体四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图形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点在室内环境中能形成集中的视觉效果,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运动感,面有平面、曲面之分,平面给人单纯,安定感,具有直接了当的性格;曲面给人温和轻柔,具有动感和亲切感。体是通过面的围合而形成,给人一定的私密性和围合感。形成图形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小面积比大面积容易形成图案;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容易形成图案;对称形态容易形成图案;运动的比静止的容易形成图案;整体性强的容易形成图案;奇异的另类形态容易形成图案。氛围不同的空间设计所选择的装饰图形也是不一样,办公室倾向于选择方形,圆形等规则式几何图形以突出办公室严谨认真的空间氛围,而娱乐空间则适合选择自由曲面、异形等具有动感的图形以显示娱乐空间的欢快激情的空间特点。2)色彩,室内造型手段中最活跃,最生动的要素是色彩,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健康都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色彩的感性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色彩的距离感、体量感等物理感觉和色彩的联想上。暖色与前进色、冷色与后退色是一致的,都受色相所支配。在红色系的色相中会产生一些压迫人的力量,而在蓝色系的色相中却没有,这是物理感觉中派生的一种色彩心理压力感。而在色彩的联想中,白色使人联想到洁白、神圣;红色使人联想到热情、活力;绿色使人联想到健康、自然;紫色使人联想到优雅和高贵等。这些色彩的表情能使空间的造型更加丰富。3)材质,室内空间设计的材质有天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种,天然材质以木材、石材、砖材为主,天然材质具有自然质朴的性格,符合现代人希望返璞归真的要求,天然材质与人具有内在的感情联系,具有近人的心理倾向。因此,室内空间中的界面材料均可采取天然材质,但要避免天然花岗岩对人体带来的放射性危害。另一种为人工合成材料,以塑料、玻璃、各种合金等材料为主,人工材料给人一种时代气息感,科技感以及便于清洁安装。不同材质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光滑材料质感坚硬,给人感觉干净,有光泽度,但不易近人。粗糙的材料质感柔软,给人感觉亲切,肌理丰富,但不易于清洁。由此可见,天然材质与人工材质各有优劣。4)比例和尺度,比例和尺度是用于协调室内空间尺寸的基本手法,能起到调节视觉效果,改善空间形态的作用。比如住宅空间需要一种温馨的空间氛围,尺度可用亲切的尺度,这是一种使空间看上去比实际尺寸要小一些的尺度形式,层高在三米以内的住宅往往比层高大于三米要显得更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室内空间中要体现这种合适的比例关系,不能通过缩小室内家具等其他构建的手法来获得,可以通过十分简洁的装饰造型或者通过大型构建细分成更小的部分来获得预期的空间效果。

三、视错觉与空间优化设计

视错觉指人眼睛所见而构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是一种有矛盾的错觉经验,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利用视错觉原理优化空间形态是最常见的设计手法。首先,利用形态错觉调节空间感,形态错觉主要指物体几何形象错觉,包括高低错觉、长短错觉、远近错觉、对比错觉、变形错觉、图底错觉等多种错觉,这些错觉可以调节空间氛围,改善空间感。通常在进行空间高度调节时,可以用高低错觉来改变室内的层高。其次,利用虚幻错觉丰富空间内容,虚幻错觉是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来改变空间的视觉形态,空间设计中常用镜子或用镜面不锈钢作为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反射原理扩大空间感,丰富空间内容,产生虚幻的效果。一些狭长的过道或房间可以运用镜子来反射景象,使过道或房子变得宽敞,反之,通过镜子可以加深短进深的房间。最后,利用色彩错觉调整空间距离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色彩是最具情感的设计元素。色彩轻重感、冷暖感、距离感,纯色,高明度色,大面积色以及暖色系等具有前进感,反之具有后退感。利用色彩错觉可以调整空间尺度和距离,也可以调整空间的缺憾。室内空间比较狭窄可以使用后退色来扩宽空间感,室内空间比较宽敞可以使用前进色来缩短空间距离。

四、总结

从室内设计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室内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里程碑,将空间中的图形心理效应结合视错觉来考虑空间的形式美,更能优化空间布置和形式设计。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同时,要兼顾科学的发展观,按照舒适、生态、可持续的原则,借助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相关经验来丰富室内空间设计,优化室内空间设计。

作者:许媛媛 陈祖展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环境心理学论文: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内外环境的体验,来分析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以使用者的角度来推敲其合理性;探讨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功能的完善和深化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环境心理学;空间布局;环境设计

1绪论

1.1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不在是单纯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成为了在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建筑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建筑与环境如何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好的服务于。现代高校建设往往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致力于创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这便决定了不仅要完善校园的基础设施,提升各类教学设施等。校园的文化内涵,以及校园的环境对师生心理的影响等,同样也是建设的重点。而校园的环境是由其中一个又一个建筑组群和各种及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境空间所组成的,那么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在起着它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在每一幢建筑时都要去全面的去考虑如何满足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从而升华建筑的功能。是每个个建筑组群在具有其自己独立个性的同时,又被统一在校园的整体环境之中。例如:通过建筑的色彩,形态来加深建筑组群给人的影响,从而增强人们的场地归属感。利用不同的植物,来丰富校园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与建筑的外部色彩形成互补,有效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在嗅觉上进一步限定空间。从而更利于使用者更好的投身于工作和学习当中[1]。

1.2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决定其根本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有利于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环境,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内外空间的复杂性。图书馆既要为师生们日常的学术交流提供场所;也要兼顾个人独自研读空间的私密性;当然图书馆不仅仅只有这两个问题;办公、会议、藏书等等。通过对河南大学金明学区图书馆的调研,分析其空间组织,环境设计中如何利用建筑环境心理学来深化图书馆的功能。

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及分析

2.1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概述和分析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整体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布局形式。对称的馆前广场,对称的景观绿化,对称的道路交通系统,对称的建筑外立面…当然不仅仅只有对称,其中还包涵着空间和空间之间,建筑与建筑之中的主从关系。馆前广场为主,两侧的绿化景观为从,建筑也是由当中的主楼和两翼的辅楼所组成。对称以及主从带来的稳定感,给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平静,在外部准备进入图书馆的人们营造了情绪上的氛围。

2.2图书馆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包括建筑造型、馆前广场、庭园、绿化布置、馆区道路及图书馆周围环境等,这些都会对使用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图书馆的整体环境,拉近了与使用者的心理距离,达到了建筑与人的对话。首先图书馆的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使大家感到去图书馆很容易,从而给人以接近感。图书馆是校园中公众利用最频繁的公共建筑,它是师生们获取知识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外部形象严肃庄重,但入口处的内凹却好似张开的怀抱,彰显了平易近人的姿态;虽使人产生了对知识的敬畏之心,但在主楼正立面的玻璃幕墙采用了镀膜玻璃,又引起了师生门对馆内空间布局的无限好奇,进而从心理上产生了想要进入馆内的愿望。馆前广场则是作为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过度空间。马路上是喧嚣的,图书馆要给人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从离开马路到进入图书馆,经过馆前广场这段距离,给读者以心理过渡,使其形态由纷繁转向平和。馆前广场为公众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和人际交流空间,与此同时,使读者感觉到宽敞舒展,不至于感到狭窄拥挤而局促不安。中国传统图书馆类建筑讲究“园中有馆,馆中有园”[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准寻了这一点。坐落在花园里的图书馆使读者更觉得幽雅安宁,适合于静下心来读书求知,于幽雅处获得创造的灵感,由恬静中产生思维的激荡,从而向往此处的幽静。馆与园结合为一体,在馆区精心布置绿地。在图书馆两翼的辅楼中间,布置了一个庭院,既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又使读者能在亲近自然,赏心悦目的环境中产生优美感,在读书间歇得以精神调剂。

2.3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调研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的图书馆内部共分八层。馆内有中庭,高为四层。办公空间主要集中在一层,二至三层则主要是一些时事类读物库,并穿插了会议室,报告厅,贵宾接待室,电子阅览室等辅助用房。四至七层是图书馆各类藏书书库。八层集中了图书馆内的研究室。交通流线方面,平面采用回廊及两条纵向走道联系各个空间;垂直则主要依靠南北两个交通核,另设置一些辅助楼梯来组织人流,整体交通流线清晰。图书馆的通风是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设备通风相结合。主要功能空间自然采光良好,部分辅助空间没自然采光,但均设有人工照明。书案和座椅主要以木质为主,并在个别地方布置皮质沙发。

2.4图书馆内部环境的分析

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是多方面的,诸如阅览、借书、研究、上网、自习、培训、听讲座、参观展览,或休闲小憩等,图书馆内部环境应尽量满足读者在不同场合的心理需求。使用者进人河南大学图书馆内,首先看见的是门厅,其环境布置敞亮、雅致。入口的陈设、影壁墙、大型电子屏、咨询台,都安排有序而方便,再配以导览触摸屏、图书宣传、文字标牌,形成一种亲切气氛。馆内总体布局和各层面安排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到达各处的流线简捷顺畅,无绕行阻碍或在阅览室中穿插。书架与阅览座位在同一室内布置便于就近取阅,其间距适宜人体活动。让读者觉得一切都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心情舒缓轻松。图书馆内各部分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该馆中大部分阅览室都采用的是自然采光,室内光照基本均匀柔和;既满足了使用者亲近阳光的心理需求,又让使用者感到心境平和。空气的新鲜度和无污染是阅览室内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也是影响读者健康和情绪的要素之一。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摒弃了密封式窗和全空调,主要功能用房均采用开启式窗户的自然通风,并辅以经消毒处理的机械送风换气,减少异味,使室内呼吸带没有混浊,这有利于读者长时间在阅览室内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人对色彩很敏感,图书馆在配色方面既考虑功能的要求,又满足读者心理的需要,并结合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冷暖色调使用配合得当,内外色彩协调统一,符合对阅读研究空间独特的视觉要求:恬静、温馨、愉快,为读者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图书馆往往是知识和文化的代表,所以其陈设也常常是图书馆知识和文化韵味的体现。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象征到暗喻、抽象到具象,大到。图书馆室内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当地优秀文化、艺术和历史因素,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让读者感受到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人性化的环境可以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和兴趣,甚至可以超脱物质层面,成为精神的、审美的文化环境。

3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思考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这次对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的调研与分析,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从使用者的心理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的内,外环境,已形成更加合理,美观,方便的使用空间。

作者:袁耀华 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院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的办公建筑空间设计与研究

摘 要:空间是办公建筑的真正的主角。环境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城市、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对办公建筑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和优化。

关键词:建筑空间; 环境心理学; 空间优化设计

一、办公建筑空间概述

国外学者早在《雅典宪章》中就已经指出,工作时人类的四大基本活动之一,工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公建筑空间环境无论对人类的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学家布鲁诺•塞维曾指出,“空间是建筑的真正主角,是评价建筑的基础,空间决定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对办公建筑空间的研究是了解办公建筑的基础。办公建筑又称办公楼,一般指专门用来处理办公业务或提供办公、会议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办公建筑的类型可以从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两方面来分类。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行政办公建筑;通讯科技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商务贸易建筑等。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专用办公建筑和出租办公建筑。建筑空间主要包含建筑形体要素、空间关系要素和空间视觉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建筑形体要素主要指建筑空间所呈现的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形态,抽象概括为点、线、面、体四种要素。建筑空间的关系要素主要包括方位、重力等。视觉要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色彩等视觉特性。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概述

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其重点研究对象在于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和建筑、环境、城市等宏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目前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对环境认知的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于人们感知所处的物理环境过程,以Lynch的“认知地图”和Osgood的“环境的意义”研究方法为代表。其理论基础在于使用者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完整地与对应的知觉相联系的。2.建筑评价。主要针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和环境政策制定者的实用要求而形成,为建筑专业人士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3.对个人空间的研究。这种方法主要研究个体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理论基础是环境心理学,本文也以此为基础。而迄今为止,它们并未涉及环境认知的研究,在环境评价中所涉也不深。1999年,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的《环境行为学概论》中阐释,行为与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书中对于“观察”这一环境心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方法作出了技术上的探讨。2000年国内学者林玉莲、胡正凡的《环境心理学》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实例,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归纳了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特点——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是交互作用关系等。国外学者也基本认为,人类行为和办公环境的关系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办公空间优化设计

良好的办公空间环境是人们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础。办公建筑空间环境在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并尊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办公室员工在忙碌的业务工作中体会到休闲舒适,并提高工作效率。物理环境总体满意度受空气质量、声环境、温度、视野环境、归属感、私密性、办公室布局等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通过对办公室物理环境的人性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环境心理品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够从整体上改善员工空间满意度。1.环境质量。1.1人工照明。现代办公空间在光环境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低照度的统一照明和高照度的局部照明相配合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工照明环境。办公空间良好的采光条件,不能能够刺激大脑皮层起到兴奋作用,并且能够改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理和心理机能。理想的光环境除了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外,还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到冷光源与暖光源结合,并且能够自如进行调整,提供令人舒适的视觉环境。1.2声环境。办公空间环境中的声源主要包括人员活动与对话、办公设备和外界声音。具体的物理环境噪声源包括电脑、复印机、电话机、空调等。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在有中度噪声办公室中工作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水平非常高,长期则会导致患心脏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设计良好的办公空间声环境不仅利于员工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利于防止“办公空间综合症”的出现。有效提高声环境质量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归属感。1.3空气流通性。办公室空气流通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开关窗等方式的自然通风和通过空调等设施的人工通风。此外还有通过花草、盆栽等植物调节空气质量。国外学者的实证调查显示,现实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总体上高于室外,有时污染程度甚至高出允许的上限值的2-5倍。在办公建筑硬件管理方面,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修、办公室清洁、空调系统清洗等方面。亚健康状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结果,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办公空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服务性能。建筑空间的服务性能包括除室内环境之外的建筑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国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使用中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性能使用后评价,并总结了相关评价的规则和指标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美国CBE建筑性能使用评价、美国ASTM标准评价尺度和德国Koblenz建筑性能评价等。本文针对办公建筑中的不同区域,将建筑服务性能按照功能、审美、空间布局和维护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办公向网络化迈进,员工的行为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研究办公建筑空间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建立与设计,首先要考虑进行办公活动时的交流、团队合作和空间的适应性。使用者的在内部空间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结构和设计,人类的复杂行为也要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对使用者的行为作出详尽的观察和总结。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从使用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他如成本、技术等方面尚未涉及,分析角度有限,分析层次有待深入。

作者:曹曼 单位:同济大学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下的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市民最普遍利用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质量和数量问题逐渐被引起重视.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各大城市已在不遗余力的新建或者改造城市公园.此时城市公园的建设和设计业相继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目前对城市公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总体的规划设计和重点区域的设计,而对其入口空间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景观规划设计者在对城市公园入口设计时对公园入口的设计缺乏应有重视,缺少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分析.为了解决城市公园入口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城市公园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行为及心理为立足点,力求为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设计寻求一条系统的方法及设计思想,使城市公园入口空间设计工作更完善、系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入口

1引言

随着社会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目前正面临着各种压力,在各种压力之下,人们渴望放松,试图寻找各种方式去排解生活当中带来的烦恼.随之促使城市公园的大力建设,而城市公园的入口设计为关键所在.城市公园入口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园是否吸引市民的关键所在,是决定城市公园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联系公园与城市的纽带,同时又和城市道路、城市街区等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是城市靓丽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园建设及其入口不断发展的同时,矛盾也在不断的激化.环境心理学是以人为主体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在各种环境下的行为规律.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刘滨谊说过: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所以在环境心理学下对城市空间入口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相关理论阐述

2.1城市公园、入口概念及现状

我国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J2172002)把公园定义为: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游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19世纪工业革命,人们对其有着很高的评价,它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但从生态视角来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规模最大的环境污染.这也为城市公园的出现奠定基础.城市公园的出现,试图缓解城市恶化的环境,通过将生态自然引入人口集中的城市空间.最初,城市公园用地与城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相互独立.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发展,城市美化逐渐得到人们重视,城市公园逐渐与城市建筑、居民生活等相融合存在于城市当中.目前其可分为五小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公园.城市公园在其功能上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贡献,同时还是居民提供娱乐交流放松的场所.本文中“城市公园”是指位于城市范围内的综合性公园,是经过规划后建成的供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休闲的场所.在建筑的角度,入口即存在于建筑当中供人进出的一个空间,相当于“门”的概念.入口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纽带作用和具有独立空间的性质.其联系的是建筑内部与外部,但作为过渡的且有其独立的空间存在与建筑之中.城市公园的入口则是联系城市空间与公园内部空间的场所,它既属于公园内部空间,也属于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公园的作用,同时它具备引导人流、作为城市公园的标志、隔离城市公园内部与外部、供人交流的场所等功能.我国城市公园入口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感、尺度感、人性化设计都较为缺乏.城市公园入口分区不明确导致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混乱.尺度感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入口空间过小或入口空间不完整.主要因为城市用地紧张和规划者忽视了对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设计.城市公园的设计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应考虑人的因素.但在商业人士的眼中,他们无法完全的接收这一理念,仍本着只顾及经济效益去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试图探讨出一套系统的方法去解决相关问题.

2.2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去分析人的行为活动.而景观设计师的任务是通过对景观空间的设计满足人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马克思任务心理需求是人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的发展的不倦的要求.当休憩游览者处在公园入口处之时,公园入口的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会在短时间内通过人的各种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传达到使用者.而当入园游览者在享受这一系列感受的同时,他们将会潜移默化的对此公园进行思考、评价分析,由此产生了人的心理活动.游览者在公园入口的一系列行为也就是这种心理活动的外部显现.一个好的公园入口设计应该不仅仅是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而是满足人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吸引游览者进入园内.如此可以通过研究游览者在入口空间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来研究公园入口人性化设计.

3心理行为与城市公园入口的空间构成形式

3.1公园入口平面布局与心理行为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轴线型、递进型、并列型和自由型四种.轴线型布置是景观设计中一种常见的设计手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视线和强调主题.主要表现在能给人带来整体的序列感,使人感受到严肃端庄,能很好的增强空间氛围.其次,当公园处于整体自由的环境中,轴线式入口景观能使其中一部分要素组织成一个有序列感的整体,使大空间形成有松有紧的节奏感.一般情况下,公园入口的轴线型布置可延伸至整个公园的布局,如此整个公园将能给人带来宏伟壮观的感受.如上海世纪公园入口空间就运用了轴线式布局,轴线连接广场两侧小品与中心花坛,形成宏伟壮丽的景象.递进型公园入口的设计通常用于主题公园之中,以层层递进的空间关系和环境关系、采用紧密结合的手法,分别表现不同功能空间.此种表现手法能使空间环境产生对比、层层推进走向空间环境的高潮以引入主题公园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其也与轴线式布局相结合.并列型公园入口即将除主体空间元素外的其他元素按照某种序列并列布局,而主体空间元素隐藏于别处自成一体的设计方法.此种设计方式会给人一番别有洞天之感.自由型公园入口常见于依山傍水的公园景观之中,因地形复杂增加施工难度,设计者通常采用自由型布局的手法,巧妙的与现状结合打造出不失特色的环境景观.

3.2公园入口竖向形式与心理行为

公园入口空间竖向形式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水平式公园入口,上升式公园入口和下沉式公园入口.水平式公园入口即公园入口处标高与公园内部与外部基本一致,此种形式最为常见.人流基本以水平的方式进入到院内,流线一目了解.这种方式简洁自然,给人亲切自然的感受,适合于人流量大、人流较为集中的公园.虽然在竖向高差上变化较少,但可以丰富入口空间环境如景观小品的设计、平面布局形状的变化等.上升式公园入口设计即公园内部标高高于园外,是通过提升园内标高以区分园内与园外空间的一种设计方法.因其标高不同自然将园外空间与园内空间隔离开来,人可以在被抬高的入口处自由活动而不被园外车辆人群等干扰.这种手法易表现园内建筑高大宏伟的气势,但其标高相差太大时,过长的台阶会给老人与小孩的入园造成困扰.下沉式公园入口指公园内部标高低于园外标高.这种入口空间能给人带来较强的私密感,即使公园处于闹市之中,亦能给公园内部人群创造安静的休憩空间.标高高差越大,私密感越强.但高差过大反而会给人带来阴郁感,故设计者采用此种设计手法时需注意高差的适度性.

3.3公园不同形式入口与其给人的心理感觉

公园入口空间平面布局或竖向形式的不同给人群的感受亦不同.因此我们在公园入口设计之时,需充分考虑公园周边环境,分析公园的使用人群类别及公园所需的空间环境.如表3.3.

4心理行为与实体要素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由多个实体要素组成,大致分为两大类:硬质元素与软质元素.其中硬质元素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广场铺地、墙与屏障.软质元素可分为地形、水体、绿化等.各要素均与人的心理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4.1心理行为与硬质元素(小品、雕塑、铺地)

随着专业的发展,公园入口设计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建筑与绿化的搭配,而是充分运用了景观小品、雕塑、景观墙等.尤其是在较为大型的公园设计之中,入口的设计要求亦更为严格.若无景观小品如花坛、坐凳、花架等等一系列硬质元素的设计,则无法使人在入口停留.人与环境成为相互独立的个体,如此失去了景观设计的意义.景观小品不仅仅体现其装饰性或者功能性,而是二者兼具.景观小品除满足其功能外,设计者可以根据人的心理与行为习惯来考虑景观小品的色彩、质感、肌理、造型、尺度等.创意抽象小品能带给人新鲜刺激的感受,具象一般的小品能增添空间氛围,丰富空间环境.人的心理即是通过外在感官反馈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因此景观小品的色彩肌理等这些元素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公园入口处带给人的心理效应.雕塑按功能分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类.雕塑常常以其独特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富有活力,是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雕塑的不同材质、造型等结合与其相适应的环境,给人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如南京抗日战争系列雕塑在环境中给人沉重哀思之感.而某小区公园内的蚂蚁搬家雕塑则给人轻松愉悦之感.铺地最普遍且必不可少,其不仅具有防滑、防尘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装饰作用.即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能通过色彩、肌理、质感的对比从横向上划分空间,给人方向感,指引人进入不同性质的空间.

4.2心理行为与软质元素(地形、水体、绿化)

城市公园入口地形主要分为平地与坡地两大类.其中平地在地形中略显简洁、平缓,形成的景观较开阔,私密空间较少.人在这样的空间之中,视线不受阻,有安全舒适之感.但由于其在竖向上缺乏变化,易使人感觉视觉疲乏.所以在平地空间中,设计者应当充分运用景观小品雕塑等,加强空间变化.坡地相对于平地而言,竖向上具有丰富变化,更能凸显其个性.不同的坡地带给人的空间感受不同,坡地的起伏和流动性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凸起空间具有开放感,而凹地形具有隐蔽神秘之感.所以在地形运用上,我们应结合周围建筑及空间功能去定位所需的地形.水作为生命的源泉,一直都是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任何景观环境中因为水的存在而具有勃勃生机.水体在环境中存在的形式分为动水与静水.动水中水体通常与音乐、灯光、雕塑、绿化等结合.尤其在夜间,色彩斑斓璀璨的灯光与水的波纹或水柱结合,给人带来奇妙神秘的感受.动态的水体使空间更富趣味性,易吸引人聚集.相对于动水景观,静态水景观与周围环境结合,带给人的是安详朴实、老练沉重.故设计者应根据公园性质等来决定用动态水或是静态水.人生来就有亲近自然的本性,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人都愿意接近自然,因此绿化设计在公园入口处亦很重要.绿化除了物理生态的功效之外,还能满足人视觉和心理需求.植物的质感、色彩、形态如阔叶乔木和细叶乔木,四季常绿树种与赏花树,乔木与花卉等的区别,都能引起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绿化除此功能外还具有分割空间、限定空间的功能.植物围台的高低给人的私密感也不同,如绿篱限定的空间相对开放,花灌木限定的空间私密性较强.因此设计师应根据空间环境特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绿化效果,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4.3各实体要素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实体要素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直接作用于公园入口处的环境氛围.因此整个公园入口处各实体要素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4.3实体要素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5结论及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城市公园的规划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从目前国内的形式来看,我们公园的规划设计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已建成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在公园的宏观规划设计中,许多设计师仍然忽视了公园入口的设计,尤其是与人紧密联系的心理行为的分析.城市公园入口是体现整个公园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整体设计的开始.城市公园入口的设计决定公园主题特色的体现.城市公园入口的人性化设计是整体设计的关键.人的心理行为是城市公园入口设计的根本依据,本文根据人心理行为相关理论,分别从城市公园入口各组成要素研究,探讨出了公园入口各要素在几种情况下人的心理行为表现.通过这种方式的探究,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理感受为主的设计宗旨.针对心理学与公园入口的关系,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只做了初步研究.笔者算是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该课题,为景观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汪赛群 王利利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环境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下的避难应急标识规划设计

摘要:根据灾难前后人们的环境心理特点,分析了避难应急标识规划体系的现状,从应急标识的识别性、指向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避难应急标识规划设计的原则,以使避难应急标识的设计更加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应急标识,环境心理学,避难场所,规划设计

0引言

作为灾害发生前后人类自我保护的一席安全之地,避灾绿地成为了现如今不可缺少的城市结构之一。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自然格局不断的被改变,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这也代表着避灾绿地应不断的随着世界的进步而进化。现如今的城市避灾绿地当中,避难应急标识起着在灾难发生前后为人们提供避难导向的重要作用,是避难场所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避难的重要基础,所以更应当融合人们在灾难时期的行为与环境心理特点。本文根据灾难前后人们的环境心理特点,结合当前避灾绿地的应急避难标识规划体系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1避难应急标识作用阶段

灾难是一种突发或换发的或逐渐积累的自然或人为事件。但是无论灾难的发生模式如何,都代表的是避难应急标识在灾难前后作用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

1.1第一阶段

日常生活阶段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状态,此时人们呈现出最为放松和自然的状态,心理上处于“不作为”的状态。人们按照内心的意愿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对公园、广场这些避难场所还处在一个“欣赏”的状态,并没有对内部指示牌多加留意并记录。此时的应急标志系统还处在一个“未开启”、不受人们重视的阶段。

1.2第二阶段

灾难前夕阶段是人们心理状态开始出现波动的阶段。此时,人们往往已经注意到灾难即将来临,或多或少已经接收到灾难来临的讯号,整个心理是处于高度紧张及高度恐慌状态,过于夸大的消息传递都让人们感受到过大的压力,从而出现惊慌失措,使得人们开始出现判断的失误。此时,避难场所的避难应急标识的作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开始发挥其引导指向作用,并且此刻的人们开始注意并找寻整个引导系统。

1.3第三阶段

灾难发生阶段是人们的心理出现恐惧状态的最高峰,此时急剧恐惧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是大部分人失去往常的冷静,幸存者出现极度的悲伤,甚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时的人们会有部分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意识不清、定向出现问题、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等特点。愤怒、盲目、悲伤、恐惧、激动、绝望等都是这时大部分人出现的亢奋状态。这个时候的人们处于迷失混乱的状态,避难应急标志系统的作用在此时的作用将发挥到最大值,有序的引导人们的避难行径是此时最为重要的作用。

1.4第四阶段

灾难后是人们心理波动直线飙升之后的第一次回温,此时避难者的心理出现前所未有的脆弱,这时出现的痛苦、茫失、无助与灾难发生时出现的状态不相同,这一刻的人们在平复了之前的亢奋心理出现的低迷的平静,面对失去的亲人、财产、朋友等情况,人们会出现认知的模糊;面对灾后的谣言基本丧失正确辨别的能力;面对未来的无助感也会让大部分人们产生恐惧心理。而这一阶段的避难应急标识对灾民的灾后转移、生活及有序的灾后管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等起着重要作用。

2避难应急标识规划体系

2.1避难应急标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避灾绿地应急标志并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体系,大部分城市是运用或改自于DB11/224—2004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这一标准体系,绿色背景下的奔跑状的小白人也成为了这些城市的应急避难指示牌的基准。人们在灾难发生时内心呈现的是极度紧张与恐惧的状态,所以城市在规划避灾绿地标识时要注意这些在灾难前后的巨大变化,以人们心理变化为基础规划设计避灾绿地的应急标识,才能够真的做到在灾难发生阶段成功指引人们避难,减少损失。

2.2避难应急标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现阶段避灾绿地应急标志系统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各类避灾绿地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问题,以下将一一列举:1)标准不统一,地方性标准存在弊处。正如上文所说,国家并没有为避难应急标识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各个城市都是根据现在已有或者根据自身城市建设拟定的地方性标准,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无论是颜色上、大小上、规模上均出现不同,这种地方性标准只能够对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指向性,而对于那些外来者会出现无法找寻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将平日接触的刺激记录为“认知图册”,从而进行比较或是识别,城市之间出现的不同,就表示城市的外来者需要重新增加“图册”认知,并且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减少损失,所以总的来看,标准的不统一是避灾绿地现阶段的一大弊处。2)破坏严重,维护不及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应急标识牌出现破损、涂鸦等现象,有些指示牌已经完全看不出标志原样,有的已经倒塌被植被掩盖,这说明相关机构对标识维护不及时,同时给人们一个“不重要”的暗示,从而人们对避灾绿地的认知会相应的减少,如果灾难突然发生会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损失。3)设置位置不得当,不能够引起重视。现阶段应急标识牌设立位置不合理也影响人们对其该有的认识,有些指示牌设立在林荫大树下,被树干、树荫遮挡;有的设立在旮旯拐角处,基本无人经过;有的被下方长势良好灌木遮挡等等,这些现象造成标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人的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但无论哪一种注意,都需要将避难应急标志设置在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这样使人出现无意注意的状态,也就是人们下意识记录下来的东西,才能起到其该有的作用。4)标识系统不全面。部分避难绿地标识系统不全面,有的只是单单将一个避难场所应急指示牌放置于入口处,而内部并没有其他应急标识或者避难场所拥有多个出入口,就只将避难场所标志设立在主入口处;在灾难突发时,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避难时的混乱场景,使得避难场所失去其本来的功能,所以各个避灾绿地应该健全内部的应急标识,让每一个功能分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5)公众认知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什么是避难场所”“什么是应急标志”并不清楚;灾难发生的时候要往哪里躲避、如何躲避,只是知道表面;身边公园的应急标志在哪儿、是何意义也不是十分确定。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虽然社区和学校单位总是针对灾难进行各种宣讲和演练,但是人们真的学习到的知识却少的可怜。避难场所的作用与功能不仅需要被社会中每一个人认识,也需要人们对其共同保护。

2.3规划设计原则

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识别性、指向性和安全性。这三种功能特性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人们的心理要求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

2.3.1识别性

在灾难发生的时段,人们心理处于恐慌的状态,所以应急标识的识别性就尤为重要。应急标识的识别性根据颜色、大小和图案的不同,其达到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1)颜色。人们对于接收环境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弱刺激能增强其他刺激的感受性,相反,强烈的刺激感可以降低其他刺激。色彩会让人感受到不同感觉,应急标识应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从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灾难时期都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运用颜色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灰暗浓重的色彩,此类颜色易造成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产生抑郁的心理,尤其在灾后避难阶段,会产生心理上的阻碍。2)大小。现阶段避难场所标识牌的大小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定的,人们对于具有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有一定的记录能力,所以避难标志系统在设计时要注意其可视性,大环境下的标志最为重要,应根据人们的习惯进行设计。3)图案。避难场所标志系统一定要运用引人注意、简单易懂的图形作为提示,人们对于醒目图形有着强烈的记忆能力,简单易懂的图案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避灾绿地面对的是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其中包括那些单单靠图案进行认知的人们,所以避灾绿地应急标识应尽量的避免大量文字说明,从而可以加强避灾绿地在面临灾难时段的作用。

2.3.2指向性

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的指向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灾难时期,它的指向性代表着避难的有序进行。人们在平常生活中会根据看到的标志系统进行头脑中的构建,从而形成心理学中的“心理地图”,其实是记忆的复制品,所以避难应急标识应指向明确的方向,应安置在相应避难分区的位置;在避难场所的分叉路口、道路的起点与终点都应安置避难引导牌,这些都能够让人们将避灾绿地的环境指向贮存在头脑里,从而引导人们以最安全、最快捷的路径到达避难区域。

2.3.3安全性

避灾绿地应急标识应注意其安置位置的安全性,应安置在最为醒目的地方,灾难时不易受到波及,不易倒伏、掩盖等,保证其标识的安全性也保证避难的有序进行。

3结语

人们的心理状态是时刻万变的,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些反应都指导人们自己的行为特点。避难应急标识是保证人们在灾难时期有序避难的前提条件,也是核心条件,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其设计规划的重点。本文仅仅是浅谈了一些最为基本的条件,还需要更加深刻的研究,从而可以完善避难应急标识的规划设计体系。

作者:赵天娇 段晓梅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