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通报

地质通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杂志简介:《地质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4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专栏、非主题来稿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际刊号:1671-2552
国内刊号:11-4648/P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8
复合影响因子:1.05
总发文量:2657
总被引量:49982
H指数:81
引用半衰期:7.4106
立即指数:0.2294
期刊他引率:0.8367
平均引文率:24.7446
  • 四川西昌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群的新发现

    作者:童馗; 邢立达; 姜巽; 彭光照; 叶勇; 江山; 丑春永; 李轲; 李智武 刊期:2018年第10期

    四川西昌盆地白垩系小坝组尚未发现骨骼化石记录,其白垩系恐龙动物群的信息全赖于足迹化石。2017年,在喜德县洛甘发现小坝组迄今最大型的恐龙足迹群。该足迹点保存了大量的兽脚类足迹。足迹保存条件较差,但具备了基本的形态学特征。总体来看,兽脚类足迹具有尺寸较小(8~13cm),中等中趾前凹(0.5~0.6)和第Ⅱ趾和第Ⅳ趾间较宽趾间角(70°~100°)的特征...

  • 中国剑龙类的发展史和演化

    作者:郝宝鞘; 彭光照; 秦钢; 叶勇; 江山 刊期:2018年第10期

    剑龙类恐龙是一类长有骨板的中-大型有甲类恐龙。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从颈部到尾部沿背脊有两列直立的骨板,呈对称或交错排列。已知最早的剑龙类恐龙发现于中侏罗世的欧洲和中国,在侏罗纪末期剑龙类迅速繁衍,在全球都有分布,但随后在白垩纪早期开始消亡。中国至今所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化石有几十个个体材料,发表的属种共计9属10种,分别为嘉陵龙、乌尔...

  • 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无尾两栖类化石一新属

    作者:谭锴; 卢立伍; 陈晓云; 靳悦高 刊期:2018年第10期

    描述了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地层中的蛙类化石一新属、新种,即莫旗蒙蟾(新属、新种)Mengbatrachusmoqigen.etsp.nov.。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最东部与黑龙江省相邻的莫旗。该类化石的的主要特征如下:头宽大于头长,上颌骨和前颌骨具有密集排列的牙齿;两鼻骨在中线相接;副蝶骨长条状;翼骨较大,鳞骨、上肩胛骨发育,乌喙骨近端膨大显著;荐前椎8个...

  • 新疆哈密地区早泥盆世珊瑚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张孟; 郑飞; 南玲玲; 张雄华; 黄兴; 靳锁锁 刊期:2018年第10期

    新疆哈密地区下泥盆统发育,南部图拉尔根地区下泥盆统为大南湖组,北部三道白杨沟地区为卓木巴斯套组。在大南湖组中共发现四射珊瑚2属5种,床板珊瑚7属12种,并建立四射珊瑚组合Syringaxon moriense和床板珊瑚组合Pseudofavosites gi-ganteus;在卓木巴斯套组共发现四射珊瑚5属7种,床板珊瑚2属2种,并建立四射珊瑚组合Orthopaterophyllum junggarens...

  • 滇东北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发现爬行类足迹化石

    作者:张杰; 陈琳; 史俊波; 金灿海; 任光明 刊期:2018年第10期

    滇东北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现的四足五趾爬行类动物足迹以大小足迹形式呈一条直线前后相伴出现,足迹形状与人手印非常相似,总体表现为第三趾最长,大拇指具有外翻弯曲特征,初步判断为“手兽”足迹,该发现对研究中生代爬行类生物种属、迁移、运动模式及古地理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冀北滦平盆地九佛堂组—沙海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与陆相建阶问题的讨论

    作者:牛绍武; 辛后田 刊期:2018年第10期

    2007—2008年,在滦平县西瓜园东滦河南岸发现九佛堂组底部砾岩与西瓜园组连续的直接接触关系,其后,又在滦平以西巴克什营至滦平公路鹞子梁发现九佛堂组底部砾岩鹞子梁砾岩,并向西追索到拉海沟北的得胜岭北山,九佛堂组剖面就是从得胜岭北山鹞子梁砾岩底部开始向北测制。在滦平县以西的山湾、杨树沟、小乔木沟、德胜岭等地都采到了叶肢介化石,特别...

  • 晋北中新世汉诺坝玄武岩中木化石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作者:董黎阳; 王瑾; 郝思宇; 吕波 刊期:2018年第10期

    首次在晋北中新统汉诺坝玄武岩沉积夹层中发现了木化石。通过木化石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其为洪积扇上发育的辫状河道环境。对树木高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为中等高大的乔木。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中国北方孢粉、古植物、哺乳动物化石等的分析认为,中中新世晋北左云一带处于湿润的森林,且已向较干旱的疏林草原环境过渡,季节性降水导致的洪水携带大...

  • 郯庐断裂两盘走滑错移构造复位的地层新依据

    作者:段吉业; 赵明胜; 陆露 刊期:2018年第10期

    郯庐断裂被认为是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以来,经多年研究已成为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构造带。因其两盘构造复位依据粗略,长期存在争议。对断裂两盘构造复位所提出的地层新依据,来自怀远运动推进方向的独特性,现已查明,它是一次由南向北逐次推进的翘板式差异性抬升,三山子组南北向巨型白云质地层穿时体,实为该运动推进全程的完整沉积记录。三山子组底界...

  • 西秦岭北缘一个新生代伸展型角度不整合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郭进京; 张琛; 吉夏; 赵海涛; 刘重庆; 陆宏宇; 王凯旋 刊期: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渐新统—中新统含盐红层地层与下伏造山带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及其之上的砾岩、地层序列、沉积旋回等特征研究,提出了该角度不整合为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认识。该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指示了西秦岭北缘漳县渐新统—中新统含盐红层盆地具有伸展断陷盆地的属性,意味着在渐新世—中新世漳县含盐盆地形成和沉积充填时期,...

  • 东昆仑阿克楚克塞地区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杨锡铭; 孙丰月; 赵拓飞; 刘金龙; 彭勃 刊期:2018年第10期

    东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研究较薄弱,缺乏对东昆仑幔源岩浆活动及岩浆演化的整体认识。对阿克楚克塞辉长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岩石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219.3±1.1Ma,MSWD=0.80);岩石SiO2含量为49.03%~57.26%,Mg#值为49~57,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

  • 东昆仑西段卧龙岗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对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地块构造环境及区域锑成矿时代的限定

    作者:周玉; 龚大兴; 周雄; 周家云; 岳相元 刊期:2018年第10期

    为了解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地块西北缘的构造演化及侵入岩与区域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的关系,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了东昆仑西段的卧龙岗岩体花岗斑岩样品,对其中的12件和2件样品分别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4.96%~71.24%,高钾、富钠、贫钙。AR值为1.97~2.95,A/CNK值为0.98~1.16,为...

  • 大兴安岭十八站—韩家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柴明春; 王泉; 赵国英; 高溯; 曹昆 刊期:2018年第10期

    大兴安岭十八站—韩家园地区发育晚中生代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选取粗面安山岩、粗面岩、流纹岩进行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粗面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5.2±0.9Ma,为早白垩世火山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酸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ΣREE=121.42×10-6~154.4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

  • 内蒙古贺根山地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王成; 任利民; 张晓军; 余国飞 刊期:2018年第10期

    贺根山花岗斑岩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结合部位,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6±1.6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主量元素总体富硅,且有较高的分异指数(DI)及碱/铝(NK/A)、Fe2O/FeO值,较低的TFe、Ti、Mg、Ca和P含量;微量元素蛛网图则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弱富集轻稀土元素La,C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

  • 内蒙古北山地区黑红山一带斑状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程海峰; 辛后田; 梁国庆; 张正平; 张永; 冯翼鹏; 朱炜; 提振海; 苏朋涛 刊期:2018年第10期

    北山地区黑红山一带出露的晚石炭世斑状花岗闪长岩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山-天山造山系、额济纳-北山弧盆系,至今未见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报道。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石中的锆石进行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原位定年方法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12.1±3.2Ma。岩石化学研究显示,斑状花岗闪长岩属中钾钙碱性、准铝质-...

  • 赣南南迳盆地加里东期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刘帅; 巫建华; 丁辉; 黄美化 刊期:2018年第10期

    赣南南迳盆地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中西部,盆地内火山岩组合常因风化强烈,出露不好,长期被认为属于中生代火山岩系的一部分。该火山岩组合与下伏晚奥陶世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中泥盆世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应为早古生代火山岩组合,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对南迳盆地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Sr-Nd-O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