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Discovery of Nature

杂志简介:《大自然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41/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太空、地球、环境、动物、植物、健康、心智与大脑、古生物、考古、博览

主管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4041
国内刊号:51-1141/N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1673
总被引量:1365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1
  • 桦树夜间要睡觉

    刊期:2019年第11期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树木通过地下真菌网络互相联络和分享养分。现在,他们又发现树木还会在夜间“睡觉”。科学家在接近昼夜平分点的无风夜晚,运用位于芬兰和奥地利的各一部地面激光扫描仪,每小时扫描一次芬兰的一棵桦树,每10分钟扫描一次奥地利的一棵桦树。研究发现,桦树在夜间低垂近10厘米,在日出前两小时桦树高度最低,早晨又恢复高度。

  • “妖蛾子”考察记

    作者:赵力(文/图)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9年7月25日晚,我带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考察队与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摄制组一起,来到青城山金鞭岩公路附近一座悬崖边,考察川西山区的蛾类.在许多人心目中,蛾子是一类模样丑陋、令人讨厌、在暗夜里诡异地来去的小虫.人们常常将蛾子与愚蠢、贪婪、肮脏和渺小等联系起来.西方传说中,蛾子是夜晚出现的巫婆的化身.这种对蛾子的厌恶被好莱坞大...

  • 内行星之谜

    作者:向晓晖(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在靠近年轻太阳很近的地方,四个世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诞生了,其中每一个都具备承载生命的条件.虽然太阳系中有大量地方存在可居住条件,但这四个故事却具有惊人的开端.46亿年前,太阳诞生仅几百万年后,太阳周围并没有可见的世界崛起,而只有太阳形成后留下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云团.在接下来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年中,引力将这些残骸吸引...

  • 珊瑚礁白化危机

    作者:段景颐(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7年,新喀里多尼亚发生怪事:某些岛屿附近海水中,成片的珊瑚突然闪耀紫色荧光,格外显眼.当地年纪最大的老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珊瑚死前的独特现象.荧光来自珊瑚体内的荧光蛋白.水温过高导致珊瑚虫排出体内寄生的虫黄藻.没有了虫黄藻的阻挡,珊瑚荧光蛋白发出的荧光会更加显眼,这才有了珊瑚发出荧光的现象.这种景象对...

  • 会“爆炸”的植物

    作者:段景顾(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植物需要让自己的种子传播得尽可能地远,这样后代才会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对资源的竞争也不会太激烈.一些植物通过猛烈运动将种子传播到远处,就像爆炸一般.这种利用动能传播种子的机制被称为“弹射传播”.包括豆科、大戟科、爵床科和葫芦科等在内的一些植物采用了这种播种机制.要将种子弹射出去,植物必须具有某些储能结构.以凤仙花为例,它...

  • 森林中的天使:丝绒冕狐猴

    作者:黄岚(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黎明时分,当晨雾再次从马洛杰基国家公园圣洁的山坡上升起时,一群快如闪电般的白色身影从茂密丛林的树冠层上掠过.这些身影仿佛幽灵般游移,如果你想要看清它们,那只有当它们停在枝丫处时,才可能举起手中的双筒望远镜观察到它们.看看那修长苗条的四肢,看看它们那通身雪白的“外衣”……没错,这就是科学家们口中珍贵的马达加斯加丝绒冕狐猴.当太阳...

  • 嗅出疾病

    作者:石楠(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人体会不断释放多种多样的挥发性化合物,散发各种复杂气味.人体不同区域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与遗传特征有关,并随年龄、饮食结构和生理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体味可以被视为个体的“气味指纹”.科学家认为,当身体不适时“气味指纹”会发生变化,甚至每一种疾病都有独特的气味特征.英国妇女米尔恩能闻出帕金森病的气味.该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

  • 肌肉“魔法”

    作者:王安逸(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相比我们强壮的祖先,现代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弱.1964年,苏联人类学家德贝茨比较了2855具人类标本的胫骨、肱骨和股骨的尺寸数据.这些骨骼标本来自中亚、中欧、北欧和非洲,样本年代从中石器时代一直到中世纪.德贝茨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肌肉力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例如,3500年前生活在阿尔泰山脉(俄罗斯)的古人肌肉力量可以媲美现代男...

  • 照亮健康

    作者:丁佑(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在丹麦一座小岛上,一座座玻璃屋迎来住客.12名志愿者要在这些名为“光子空间”的全透明房屋中住3天,体验自然光照下的24小时昼夜循环.这次玻璃小屋之旅是一个实验项目的一部分,科学家希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光照和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适应了每天光暗交替的昼夜循环.然而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人工照明彻底改变了...

  • 巴比伦传奇

    作者:刘安立(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巴比伦是一座有超过4000年历史、辉煌壮丽的古代城市,由著名历史人物汉穆拉比和尼布甲尼撤等统治过,城中居民最多时达20万人(这在古代城市中是很了不起的).2019年7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巴比伦和其他28个遗址添加到世界遗产名录.自1978年起设立的这个名录,如今已列入超过1100个被认为对人类有杰出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那么,巴比伦究竟是怎样...

  • 过山车趣闻

    作者:吴青(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1898年8月16日,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过山车设计者普雷斯哥特因为一项对过山车的改进而获得一项专利.过山车爱好者想当然地以为普雷斯哥特过山车是第一辆在垂直圆圈轨道上运行的过山车,这是因为在这项专利的介绍插图中刻画的过山车的确是在垂直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实际上,这样的垂直过山车此前就位于美国纽约科尼岛上的游乐场里.不过,普雷斯哥特过...

  • 比泰坦尼克号还惨

    作者:刘声远(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1915年7月24日早晨7点18分,美国旅游船伊斯特兰号上的船员加紧准备当天早晨的旅行,并且收回踏板步桥.这迫使一名迟到的游客从芝加哥河上的码头跳到伊斯特兰号的甲板上.虽然当时天气湿冷,拥挤在伊斯特兰号上的2573名游客和船员却兴高采烈.那个迟到的游客——斯兰德基走过船上的散步道,去加入他所供职的美国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位于芝加哥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