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探索

大自然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Discovery of Nature

杂志简介:《大自然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41/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太空、地球、环境、动物、植物、健康、心智与大脑、古生物、考古、博览

主管单位: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4041
国内刊号:51-1141/N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1673
总被引量:1365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1
  • 冰芯解读历史灾难事件

    刊期:2019年第02期

    公元536年可能算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据《资治通鉴·梁纪》记载:“是岁,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与此同一时期,远在中东的拜占庭的历史也记载有太阳变暗的过程。据记载,直到100多年后,世界各地文明的经济才开始复苏。

  • 追踪雾霾中的“粪便”来源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比利时科学家在卫星数据的帮助下,建立了全球氨地图,揭示了全球各地氨排放的热点地区。据2018年最新研究,全球空气可吸入颗粒(霾)中绝大部分组成部分是硝酸铵,而其中的氨主要来自化肥和动物粪便,同时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也是部分来源。

  • 海藻喂牛减少甲烷排放

    刊期:2019年第02期

    养牛被认为对环境不友好,因为饲养动物需要大量的土地、饲料、能源和水,而且牛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捕获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3倍。牛依赖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来消化食物,这些微生物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甲烷,而牛会通过打嗝、放屁和排便的方式将甲烷排放到空气中。一头体重550千克的奶牛每天会排放800~1000升的...

  • 没有父亲的鲼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7月26日,在澳大利亚某水族馆,一只特殊的鲼出生了。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它可是没有父亲——生下它的雌性鲼已经9年没有接触过雄性同类了。科学家解释说,这只雌性鲼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孤雌生殖”的过程生下了幼鲼。孤雌生殖是一种特殊的生殖方式,即卵细胞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发育成一个个体。

  • 球藻沉浮的秘密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日本和冰岛等国家的一些湖泊中,可以见到一些被称为“球藻”的球体水生生物。球藻除了外观与众不同,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会规律性地在黎明时浮上湖面,又在黄昏时沉入湖底。

  • 无人驾驶触手可及

    刊期:2019年第02期

    无人驾驶席卷全球,我们是否有勇气把生命托付给机器呢?

  • 迈向深空的第一步——空间站

    作者:刘声远(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从第一座空间站(1971年的苏联“礼炮号”)到至今依然环绕地球的国际空间站,这些太空营地为人类(还有植物、昆虫和啮齿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冒险提供了安全港。

  • 干热岩发电:挖掘地球热能

    作者:段景颐(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位于冰岛西南角的雷克雅内斯半岛风景优美,地表岩石的年龄约为100万年。时至今日,此处地表形状仍被熔岩流不断重新塑造。初到这里的人多半会立刻察觉到周遭的空气里充斥着腐蛋臭味(硫化氢的气味),以及地热田不断朝上空喷发出的巨大蒸汽柱。

  • 生物荧光传奇

    作者:方陵生(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战争期间可为海上航行的士兵查看地图照明,仪器失灵时可为飞机安全飞行导航,在生物学研究中能让基因和蛋白质发光……它们就是发光生物发出的一种自然光一生物荧光。它们正在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帮助。

  • 体内微生物:“人类基因组”

    作者:石楠(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我们的身体内外“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它们个体微小、毫不起眼,却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巨大。

  • 肠道菌群与肥胖

    作者:陆茜西(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科学家早就知道人体是各种微生物的“家园”,但直到十多年前,他们才意识到人体微生物群有多么庞大和复杂。在人体微生物群的研究中,肠道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肠道菌群在人体营养代谢、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古鸟寻踪——白垩纪早期的古鸟类化石

    作者:刘迪 刊期:2019年第02期

    纵观世界各地,中生代的化石产地有很多,但重要且多产的化石产地却屈指可数。德国南部索伦霍芬地区晚侏罗世地层中因发现了著名的始祖鸟化石而闻名于世;巴西东北部的阿勒莱皮盆地保存了大量的白垩纪的鱼类、翼龙类,无脊椎动物等,尤其以鱼类化石最为著名。

  • 吉萨金字塔

    作者:刘安立(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埃及金字塔群被有些人认为是已经失落的超级文明的作品。真相到底如何?最近的考古发现揭示了有关金字塔群建造的更多谜底。

  • 走近诺贝尔奖(十七)给抗癌“尖兵”松绑

    作者:杨先碧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遭遇癌细胞侵袭时,我们身体内免疫系统会出现“束手束脚”的情况。科学家发现了阻挠免疫系统抗敌步伐的“坏家伙”。这一发现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人工智能会“读心”

    作者:陆茜西(编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还记得科幻电影里的“读心术”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已不再遥不可及。也许过不了太久,我们只需一个念头,就能控制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