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Di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诗词、文艺思想·绘画艺术、人才培养、教学法、初等教育、语言、法律·历史、社会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358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6.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6.1604
  • 云南德宏州景颇族双重宗教认同的关系特征——以德宏州盈江县崩董村基督教信仰为个案

    作者:杨林; 排启生 刊期:2015年第02期

    作为外来宗教文化,基督教以其前沿、包容的文化范式渐渐融入景颇族人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当地宗教信仰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否认景颇族人改教的抉择是基于他们认同基督教更为符合当下族情需要的信仰体系,但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的原始宗教承载着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进而成为民族识别的有效标签。当二者面对面要景颇族人做...

  • 藏传佛教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影响

    作者:陈琳瑛 刊期:2015年第02期

    民居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宗教则被认为是基本质量,所以民居也被视为是宗教的物质载体。宗教影响着民居的文化表现形式,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居的特殊性。香格里拉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这种信仰又被当作一种内化行为体现在藏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民居建筑当中。文章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考察对象,通过对香格里拉藏族...

  • 从德宏地区佛塔文化看傣族图腾

    作者:龚艺雯 刊期:2015年第02期

    德宏地区的傣族笃信小乘佛教,在此地区建造的佛塔称之为“小乘佛塔”。傣族的佛塔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在结合本土传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外来宗教文化和中原汉地建筑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德宏地区的佛塔文化内涵丰富,不仅是傣族的族群标志、宗教信仰,而且还有深厚的图腾崇拜印记,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傩堂大本戏《庞氏女》研究

    作者:何飞; 梁宏信 刊期:2015年第02期

    借鉴中国民族戏剧的形态分类法可将傩堂戏分为傩堂正戏、傩堂小戏和傩堂大本戏等三个基本类型,其中以大本戏的戏剧化及艺术化程度最高,逐步从傩堂中脱离出来走向生活舞台。文章从广泛流传于湘黔两省的傩堂大本戏《庞氏女》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该傩堂戏形成大本戏的过程及其原因,可见大本戏的戏剧艺术和剧目内容之成熟性及必然性。

  • 试论王阳明与赣南畲族文化教育的变迁

    作者:蓝乙方 刊期:2015年第02期

    明中叶以前,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落后,赣南畲族文化教育水平低,社会教育是其主要的形式。明中叶王阳明巡抚南赣,颁行《十家牌法》和《南赣乡约》,设立社学,用儒家思想道德教化民众,从而加速了赣南畲族的汉化。积极参加科举是畲民从被动到主动融入汉族主流社会的重要体现;畲民讲客家话,编族谱,重塑祖先源流以及风水文化的引入,表明赣南...

  • “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综述

    作者:杨德春 刊期:2015年第02期

    2014年10月19至21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参与主办的“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在河北省邯郸市隆重举行。来自于中、日、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从赵国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汉代赵国政治经济、汉代赵国思想文化、邯郸历史文化等五个方面交流讨论了“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 试析李占贤在组织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中的作用

    作者:李永 刊期:2015年第02期

    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是1934年班洪抗英斗争中由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英队伍,但是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及其组织者李占贤受到当局的怀疑、施压,最后被迫解散。由于李占贤在解放战争中武装暴乱,其在组织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中发挥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试图对该问题做一定的分析探讨。

  • 抗战时期云南地面防空系统建设

    作者:孙佳荀; 杜洪银 刊期:2015年第02期

    抗战时期云南的地面防空系统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包含预警、指挥、作战三大子系统,并且综合运用积极与消极防空手段,该系统的建成与使用,为云南的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云南地面防空系统抗战前的建设方向是建立高射炮部队;抗战中期开始转向系统建设,建立了预警、指挥、作战三大子系统,并且开始将积极与消极防空手段融合并用,地面防空系统基...

  • 论辛词经常化用杜诗的原因

    作者:胡健 刊期:2015年第02期

    辛弃疾的词作,多有化用杜诗之处,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的人,而且其化用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无人能及。辛弃疾是杜诗接受史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通过具体的对比分析辛弃疾在词中化用杜诗的地方,可以知道杜辛二人在出世与人世、感叹人生、对待家国天下和日常生活态度上高度的相似性。揭示出这种相似性,对于杜甫和辛弃疾语言艺术...

  • 论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叙事特征——以董秀英、黄雁、景宜为例

    作者:罗芳 刊期:2015年第02期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其中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所进行的文学创怍格外亮眼,引人注目。云南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独特女性视角下的民族叙事、原始的母性意识的呈现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叙事话语等一些鲜明的特征。它将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融合在一起,将女性意识融入民族叙事中,其文本特色鲜明,于云南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 论《北迁季节》的空间叙事策略

    作者:陈洋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文章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第三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北迁季节》的空间叙事策略,结合小说两位主人公的物理位移、社会空间建构以及边缘、文化身份和精神世界状态的描述,帮助读者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现状进行反思。

  • 《一粒麦种》的存在主义解读

    作者:徐岚 刊期:2015年第02期

    文章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一粒麦种》中主人公莫果的形象,分别从其存在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及自由选择时的焦虑方面分析莫果的背叛原因,进而对个体存在的意义及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等问题提出反思。

  • 忧虑中的寻觅——对巴莫曲布嫫组诗《图案的原始》的文本分析

    作者:丁靓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危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代著名彝族诗人巴莫曲布嫫所创作的组诗《虱案的原始》就流露出她对本民族文化危机深切的忧虑之情。面对危机,探索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品中所运用的互文性写作手法不仅有助于体现作品鲜明的民族色彩,更有益于民族文化的弘扬。

  • 《国殇》三英译本比较研究

    作者:马苏妮; 刘晓娟 刊期:2015年第02期

    《国殇》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雄壮惨烈的战争,充满强烈的爱国激情,可谓是中国文学的经典。文章从《国殇》的标题、人称、虚词“兮”和韵律四个方面对比分析韦利、孙大雨和许渊冲三个英译本的翻译,探讨三位译者的翻译策略及优劣得失。

  • 夏天敏小说中乡村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作者:晏芳 刊期:2015年第02期

    知识分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价值观、精神气质备受关注,夏天敏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乡村知识分子形象。从乡村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入手,结合其笔下不同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探究夏天敏笔下乡村知识分子形象的特性,挖掘其隐含的深刻意义。通过全面分析乡村知识分子面临的身份缺失、价值失衡的尴尬境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