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杂志简介:《第四纪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70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1-7410
国内刊号:11-2708/P
全年订价:¥ 624.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99
复合影响因子:2.29
总发文量:1643
总被引量:37997
H指数:82
引用半衰期:5.6264
立即指数:0.6643
期刊他引率:0.6159
平均引文率:37.7429
  • 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

    作者:刘东生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详细介绍了最近INUQA组织和INQUA地层与年代学委员会在“Episodes”杂志2004年第27卷第2期公布的新的地质时代标尺,并就关于“第四系”这个地层单位的重新定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于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发表了意见以及不认同的观点,同时文章还呼吁,希望更多的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工作者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呼吁,使“第四...

  • 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

    作者:朱大奎; 王颖; 王栋; 王腊春 刊期:2004年第05期

    长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边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环境良好,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537.79×10^8m^3.长江干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730×10^8m^3,水资源丰富。目前,长江总体水质尚好,主泓水质多为Ⅱ类,沿岸部分具有Ⅲ类水。太湖是上海、苏州、无锡的主要饮用水源,但水质一直在下降,总体为Ⅲ类水(占70%),Ⅱ类水仅占15%,其他河道、小湖...

  • 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输沙量的减少及其对长江三角洲的影响

    作者:李从先; 杨守业; 范代读; 赵娟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大量泥沙滞留于库区,出库泥沙量减少,坝下河床冲刷而提供相当数量的泥沙,支流湖泊供沙也发生变化,这将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有所减少。三峡大坝以上长江干流和支流建设新的大坝,南水北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及减少水土流失都将进一步减少长江进人河口地区的泥沙。由此估计,三峡大坝建成后的百年内长江输入河口地区的...

  • 长江三峡深槽沉积的研究

    作者:杨达源; 李徐生; 任黎秀; 张建新; 葛兆帅; 王爱军; 陈可锋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研究长江三峡两个基岩深槽沉积岩砾的岩性组成与粒度特征,深槽底部的砾石成分以深槽基岩崩落蚀余物质为主,深槽的中上部则以长江底流搬运沉积物为主。^14C测年数据显示,深槽的发育在3.5万年以前,以侵蚀深切为主,没有留下蚀余堆积;3.5万年以后,仍以侵蚀为主,但已有蚀余为主的岩块堆积;大约2.4万年以来,逐渐有缓慢的冲积砾石堆积...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策研究

    作者:彭补拙; 高中贵 刊期:2004年第05期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早在7~6kaB.P.就产生了马家浜文化,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类型越来越复杂。然而,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由200年前的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减至2000年仅为0.048hm^2,...

  • 长江流域水资源、灾害及水环境状况初步分析

    作者:姜加虎; 王苏民 刊期:2004年第05期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0×10^4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5。长江及其流域不仅以其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其他江河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约占全国的36%、拥有9616×10^8m^3的年径流量(为黄河的20倍),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地。这不...

  • 近1000年长江中下游旱涝与气候变化关系

    作者:姜彤; 张强; 王苏民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利用旱涝灾害历史记载与现代器测降水资料重建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并通过相关分析与波谱分析、交叉谱分析等分别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发生与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SST)以及太阳活动(太阳黑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涝灾多发生于气候过渡期,即涝灾在气候由一种气候状态向另一种气候状态转变时期多发。谱分析与交叉谱...

  •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长江三角洲古环境初步研究

    作者:杨达源; 陈可锋; 舒肖明 刊期:2004年第05期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MIS3)晚期,世界气候比较温湿,世界海平面比现代海平面低约20-40m。但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更新世以来的最大海侵。海侵沉积层在太湖渡村分布在海拔-2.5~-12.25m之间,属河口海湾沉积;在上海分布在海拔-32.3~-72.76m之间,属浅海沉积。对长江三角洲MIS3海侵沉积层进行构造运动校正之后,长江三角洲MIS3古海平...

  •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地层中Rb和Sr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气候演变

    作者:黄润; 朱诚; 郑朝贵; 马春梅 刊期:2004年第05期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世界上也罕见的“通史式”遗址。它不仅蕴藏大量的文化内涵,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自然环境演变信息,是研究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理想剖面。文章对遗址地层中的铷(Rb)、锶(Sr)值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剖面地层中的Rb含量偏低,而Sr含量偏高,Rb/Sr比值变化较大。Rb/Sr比值已成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

  • 全新世海侵对长江口沿海平原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作者:王张华; 陈杰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北两岸太湖和里下河两大平原新石器遗址分布和迁移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地新石器文化均起源于7000aB.P.前。可以认为全新世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两地新石器文化兴起的原因。之后里下河平原经历了由全新世海侵引起的盐沼化过程,古文化发展受到明显的抑制;相比之下,太湖古平原为一丘状台地,地势高爽,加上贝壳砂...

  • 从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看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粘土层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

    作者:覃军干; 吴国瑄; 郑洪波; 李从先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翼7个钻孔样品的孢粉、藻类分析,从晚第四纪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提取出了种类和数量均较可观的孢粉、藻类化石,从而可以判别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硬质粘土层中有多种孢粉、藻类化石组合。高含量淡水藻类的存在说明硬质...

  •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作者:葛兆帅; 杨达源; 李徐生; 任朝霞 刊期:2004年第05期

    长江上游三峡河段主要的古洪水记录有:1)三峡深槽的蚀积变化;2)长江阶地粗粒沉积;3)长江的泛滥沉积;4)长江的古洪水平流沉积。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类型古洪水记录的精度有较大的差别。古洪水记录显示,晚更新世晚期的40~30kaB.P.,长江上游大洪水比30kaB.P.以来的长江上游大洪水大得多;全新世以来.以3983aB.P.前后的大洪水为相对最大...

  •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秦伯强; 罗潋葱 刊期:2004年第05期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水域面积为2338km^2,平均水深1.9m,最大水深不足2.6m,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大部分人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人黄浦江与长江,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使得太...

  • 贵州百花湖分层晚期有机质降解过程与溶解N2O循环

    作者:王仕禄; 刘丛强; 万国江; 陶发祥; 李军; 朱兆洲; 吕迎春 刊期:2004年第05期

    百花湖是一个具有季节性分层的富营养小型湖泊,在秋季湖水倒转期经常发生水质恶化事件,碳氮循环出现异常。文章研究特选择在秋初,湖泊分层开始消失时,测定了湖水中不同深度的N2O,CH4,CO2,有机和无机碳同位素以及其他化学参数变化。结果发现:采样时百花湖在约6m和16m深度附近出现了两个温度不连续层(SDL和PDL),并影响到有机颗粒的沉降和...

  •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作者:李世杰; 王小天; 夏威岚; 李万春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文章对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的苟鲁错封闭湖盆中心部位获取深lnl的湖底沉积岩芯进行^137Cs,^210Pb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酸盐含量、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湖泊沉积记录揭示出青藏高原腹地在近1000年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模式呈冷湿和温(暖)干组合为主。该岩芯覆盖了过去近1000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其碳酸盐含量、元素地球化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