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杂志简介:《地球物理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74/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001-5733
国内刊号:11-2074/P
全年订价:¥ 1600.00
创刊时间:1948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2
复合影响因子:1.73
总发文量:4633
总被引量:92998
H指数:97
引用半衰期:6.2434
立即指数:0.0071
期刊他引率:0.7509
平均引文率:29.6118
  • 基于多视角观测的SEP事件与twin-CME关系研究

    作者:王智伟; 丁留贯; 周坤论; 乐贵明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本文联合SOHO和STEREO-A/B(三视角)日冕观测和太阳高能粒子(SEP)观测,分析了2007—2014年间169个快速(速度>900 km·s-1)、宽角度(>60°)日冕物质抛射(CME)及其先行CME和关联SEP事件.通过相关分析,给出了SOHO/EPHIN 25~53MeV及STEREO/HET 23.8~60 MeV能量范围的大SEP事件通量判断阈值,分别为0.01和0.014(cm 2·s·sr·MeV)-1.三视角CME观测能有效地避...

  • 行星际磁场对极尖区位形变化的统计研究

    作者:徐佳莹; 吕建永; 王明; 郭建广 刊期:2018年第09期

    利用Cluster卫星数据,选取2001—2010年期间的616个极尖区穿越事件,研究了行星际磁场(IMF)的大小和方向对极尖区位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 z为北向时,随着B x负向的增大,极尖区的磁不变纬度向高纬方向(极区)移动;当B z为南向时,随着B x负向增大,极尖区的磁不变纬度略微向低纬度方向(赤道)移动.B x正向增大时,极尖区并没有明显移动.B x对极尖区影...

  • 电子束流激发的电子声波数值模拟

    作者:于彬; 高新亮; 樊凯; 杜爱民 刊期:2018年第09期

    通过一维静电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电子束流不稳定性,其中束流电子的温度远大于背景电子的温度.结果发现,所激发的波动主要是电子声波,波动的演化经历了线性增长和非线性饱和两个阶段.在非线性饱和阶段,由于电子声波相速度随频率是变化的,它可以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将背景比较冷的电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此外,还研究了束流电子的温度、束流电子和背...

  • 基于Davis-Smith方法计算卫星磁强计零位补偿的误差特征研究

    作者:孟立飞; 潘宗浩; 易忠; 王国强; 张铁龙 刊期:2018年第09期

    卫星所携带的磁通门磁强计会随时间发生零位漂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偿.基于行星际磁场的剪切阿尔芬波动特性,利用Davis-Smith方法可计算磁强计的零位磁场.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总磁场幅度B T及压缩波动对Davis-Smith方法所产生零位补偿的误差特征.我们发现,B T越大,零位补偿误差越大;且当压缩波动频率和剪切波动频率不同时,磁场各分量的零位...

  • 北京地区地磁场Sq强度的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

    作者:吴迎燕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的北京台(BJI)和北京十三陵台(BMT)的地磁场X、Y和Z分量时均值数据,研究了1960年至2013年期间该地区地磁场Sq强度的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结果表明:(1)BJI台和BMT台的地磁场Sq不仅变幅相近,而且具有一致的地方时变化、季节变化、太阳活动周变化和长期变化.(2)BJI台和BMT台Sq强度的逐月变化,其中A Sq(X)主要表现为春秋增强而冬夏减...

  • 新疆库尔勒地区秋季下平流层重力波特性

    作者:王博; 胡雄; 肖存英; 徐轻尘; 郭商勇 刊期:2018年第09期

    利用2011年秋季无线电探空数据,采用矢端曲线法首次分析了新疆库尔勒地区下平流层重力波特征参量,得到36组准单色重力波的结果.结果统计显示:库尔勒秋季下平流层重力波垂直波长、水平波长平均值分别为2.8 km和580 km,固有频率平均值为1.74 f.垂直传播方向以上传为主,约占78%,其中下传重力波水平波长较短,固有频率较高.水平传播方向以西北和东南...

  • APOD卫星大气密度数据处理与标校

    作者:李勰; 徐寄遥; 唐歌实; 陈光明; 满海钧; 刘舒莳; 李永平 刊期:2018年第09期

    APOD卫星是我国首颗以热层大气密度探测与精密定轨为科学目标的微纳卫星,搭载大气密度探测器、双频GNSS接收机等载荷,于2015年9月20日发射入轨,2015年10月27日进入轨道高度460 km、轨道倾角97.4°、降交点地方时6∶20的工作轨道,各项载荷随即展开例行观测.本文给出了APOD卫星大气密度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采用基于双行根数(TLE)反演获...

  • 单层模型对GNSS海啸电离层扰动探测的影响分析

    作者:唐龙; 李富万; 黄子毓; 李刚坚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本文全面分析了电离层单层模型高度以及投影函数对GNSS海啸电离层扰动探测的影响.利用GNSS计算的电离层扰动绝对空间分布位置随单层高度变化而变化,但对同颗卫星而言,其相对空间分布位置随单层高度变化较小.采用投影函数将倾斜方向的电离层扰动转化到垂直方向上,可以消除海啸传播方向垂直平面外的不一致性;由于电离层扰动存在水平梯度,不能消除...

  • 核幔耦合对地球自由核章动的激发影响

    作者:崔小明; 孙和平; 徐建桥; 周江存; 陈晓东 刊期:2018年第09期

    地球自由核章动(FCN)是地幔与液核相互作用的重要动力学现象,其激发机制涉及地表流体层、地幔和地核等圈层之间的耦合,此前研究多利用地表流体层角动量数据单独研究其对FCN的激发,对核幔耦合的影响考虑不足.本文基于角动量守恒理论分析了核幔耦合对FCN周期及振幅的影响,并结合多个大气及海洋角动量函数时间序列首次估算了核幔耦合在FCN激发过程...

  • 基态位涡径向分布对浅水涡旋系统演变的影响分析PartⅡ:扰动发展和结构变化

    作者:刘爽; 钟玮; 刘宇迪 刊期:2018年第09期

    本文在基态位涡(Potential Vorticity,PV)径向分布和基态涡旋强度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类涡旋系统稳定性特征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理想试验和数值模拟诊断分析基态PV径向分布对扰动增长和系统结构变化的影响.基于线性正压浅水模型,设计三种典型基态PV中空结构下基态涡旋强度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基态涡旋的强度主...

  • 东北冷涡引起的对流输送过程个例分析和数值模拟

    作者:李丹; 卞建春 刊期:2018年第09期

    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是影响全球大气成分收支的重要过程.过去的研究认为大尺度的交换过程在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中最为重要,但是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中小尺度过程对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也有重要贡献.本文利用OMI和MLS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综合分析了东北地区发生在冷涡前部和冷涡后部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

  • “6·23”江苏阜宁EF4级龙卷超级单体风暴中尺度结构研究

    作者:周海光 刊期:2018年第09期

    2016年6月23日14—15时,江苏省阜宁县突遭“增强藤田”4级龙卷、强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致使99人罹难,800多人受伤,属极其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本文利用加密自动站数据、探空数据、单部雷达观测数据以及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数据,研究了此次龙卷发生的天气背景、龙卷超级单体的三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龙卷发生期间,...

  •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黄兴富; 高锐; 郭晓玉; 李文辉; 熊小松 刊期:2018年第09期

    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目前仍然处在持续向外扩张之中,因此青藏高原的边界地带作为高原向外扩张的最前缘地区代表了高原最新的变形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的关键地区.本文以一条穿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为基础,结合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细致的地质...

  •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剪切模量及应力状态数值模拟

    作者:石富强; 邵志刚; 占伟; 丁晓光; 朱琳; 李玉江 刊期:2018年第09期

    作为控制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断裂带介质力学性能与断层面上的滑动速率及应力状态、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等密切相关.受印度板块北东向推挤以及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作用,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复杂.本文在综合区域动力学环境、活动断裂空间展布以及下地壳黏滞性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三维有限元动力学模型;以GPS速...

  • 沉积盆地地区地壳结构估计——预测反褶积方法消除接收函数多次波混响

    作者:朱洪翔; 田有; 刘财; 冯晅 刊期:2018年第09期

    接收函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壳上地幔结构的研究中,H-κ叠加方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布设在基岩区台站计算的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但是对于沉积盆地地区计算的接收函数,由于低速沉积层内会产生多次波混响,干扰甚至覆盖接收函数中莫霍面的转换波和多次波震相,从而影响H-κ叠加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