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

东方艺术杂志 省级期刊

Oriental Art

杂志简介:《东方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0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关注、东方鉴评、随笔、红楼梦研究、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征集论文选登、思考与研究、书评、剧本园地

主管单位: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5-9733
国内刊号:41-1206/J
全年订价:¥ 1502.4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7951
总被引量:1237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作者:佚名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夏日的午后安静而炎热,但在槐荫之下,应该凉快得多。一个文人袒胸露腹地仰卧在床榻之上,不知是已经入眠,还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床上的小木架垫起两只光脚,鞋却被随意地扔在了榻下。头顶床前挡着一座落地式的大屏风,屏风上绘着寒江山

  • 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开幕仪式

    作者:李燕 刊期:2014年第S1期

  • 种钥匙的乡土

    作者:黄宗江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我的同行王云同志,河南省许昌县人,是个"老八路",走南闯北几十载,但乡音未改,一口的"中中中"。虽然如今人已化灰,但这乡音犹在我耳畔作响。为什么这样令人难忘?我想是这乡音寄托着一个人对自己的乡土和人民深如泥土的眷恋。我俩相识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那种一见相投、一谈交心的缘分。58年"",我们这些人都有为来年"十年大庆"写作献...

  • 记忆中的高干编剧

    作者:王少华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1969年秋天,俺全家和王云叔叔是坐同一辆绿色交通车去往南京军区"五七"干校的。"五七"干校是美其名曰,说白了,就是一群穿着军装的人去安徽劳动改造。后来许多年里,有件事俺一直没想通,俺爹去"五七"干校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在共军部队演戏之前曾在国军部队过演戏,是一只身上有"污点"的死老虎,历次政治运动都有武松用棍子夯他。可王云叔...

  • 迟到的告慰

    作者:王晓思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又是清明,没有纷纷的细雨,却有绵绵的思念。年年清明都要去给父亲扫墓,祭奠他老人家在天之灵。摆好供品,供香,点炯,祭酒,焚纸——接下来是默哀,然后再和父亲絮叨些什么……不知不觉中,父亲已经离开我们33年了,可每当我一想到"话剧"这两个字,一接触和话剧有关的人和事,乃至自己如今在电脑键盘上敲字"写"剧本时,不知不觉中,一身军装,伏...

  • 简谈戏剧舞台艺术之元素

    作者:罗云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舞台,是戏剧演出场所。在西方最早的舞台是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雅典的半圆形剧场,可容纳一万七千名观众。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时期的圆形露天剧场,可四面围观。公元十一世纪后半叶中国北宋已有了"瓦舍勾栏",从张择端的画卷《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它的踪迹,在《东京梦华录》书中也有记载,是早期的演戏地方。尤其山西临汾元代戏曲舞台壁...

  • 说说《朝阳沟》那些幸事

    作者:杨华瑞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编者:6月2日,是杨兰春老师离世五周年纪念日,谨以杨华瑞老师的这篇文章,作为对杨老的纪念。由杨兰春编剧、导演,河南豫剧院三团创作演出的豫剧《朝阳沟》,1958年搬上舞台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1963年8月,应长春电影制片厂邀请,《朝阳沟》剧组赴长春拍电影。那个年代能拍电影简直是一种奢望。此时的三团演职员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年...

  • 第三届中国豫剧节演出剧目

    作者:李燕; 孙海涛; 李焕霞; 董伟杰; 孟飞舟 刊期:2014年第S1期

  • 重温露天影院的叙事曲

    作者:黄海碧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三十五年前,""的狂飙运动行将结束,政治天空尚未变幻的那个夏天,在铁路俱乐部的露天影院,第一次看到了一部充满艺术气息和青春激荡的罗马尼亚宽银幕音乐传记电影《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上下集)。颇有种纪念我刚刚结束的没有什么可值得怀念的高中时代的仪式感。那时候,一看到周末铁路分局俱乐部广场上架起四周镶着黑边的白色幕布,就...

  • 马丕瑶出京

    作者:陈俊丽; 董伟杰 刊期:2014年第S1期

  • 剧评的担当

    作者:王洪应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现在很少看到剧评了,好剧评更是凤毛麟角。在纸质传媒不再一统天下的今天,戏剧观众很少有人专门去浏览报纸和杂志,了解对某个剧目的评论。即便在日见趋热的电脑网络中,或在人们生活离不开的电视广播里,刻意注意剧评的人也日益减少。各类媒体上,本来这块阵地已经被挤得越来越小,但其间仍然存在良莠杂陈的乱象。发行有限的报纸杂志,"著...

  • 白蛇传

    作者:田汉; 赵钢 刊期:2014年第S1期

  • “贫困”的舞台实现了富足的戏曲美

    作者:刘景亮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日前,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出演的《白蛇传》受到观众的极度欢迎,其戏剧效果在豫剧演出中极为少见。令人瞩目的是,这场演出的舞台设置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让人炫目的灯光变换,没有转台、平台之类的舞台装置,没有舞队、歌队的助阵,就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创作团体的功夫都放在了"演员演唱"这一戏曲艺术的核心任务上,让演员用唱做念打充分...

  • 《谷秀荣画传》读者见面会在郑举行

    作者:东艺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6月24日下午,《秀出空谷一枝荣·谷秀荣画传》、《踏歌而来·谷秀荣戏曲演唱荟萃》读者见面会在省文联举行,省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知名专家艺术家到会致贺。《谷秀荣画传》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传奇色彩,出身贫苦农家,从小放牛割草,当过生产队妇女队长,没读几天书,没进过戏校,坚韧不拔,勤奋攀登,把自己的代表作《五世请缨》两次唱进中南...

  • 谷秀荣再收新徒

    作者:东艺 刊期:2014年第S1期

    <正>2014年6月30日下午,河南饭店人声鼎沸,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谷秀荣再次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收徒仪式,6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豫剧演员以及爱好者拜在谷秀荣门下。6位徒弟中,来自新疆的耿海棠格外令人关注,她是新疆石河子市豫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第八届河南戏剧"香玉杯"获得者。曾师从豫剧大师马金凤,代表剧目有《穆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