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杂志 省级期刊

Oriental Collection

杂志简介:《东方收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301/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图解、东方焦点:兼师造化 博大精深、说陶论瓷、博物之窗、学术研究、工艺美术

主管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石狮日报社
国际刊号:1674-683X
国内刊号:35-1301/G0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5439
总被引量:708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23
期刊他引率:1
  • 大匠之门——潘天寿艺术探微——画坛巨擘潘天寿

    作者:朱浩云 刊期:2017年第03期

    提起潘天寿,笔者常常就会想到吴昌硕。吴昌硕生前曾说过:“似吾者俗,学吾者亡。”在上个世纪民国初期,吴昌硕已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当时跟其学画的人众多,王震、陈师曾、陈半丁、吴东迈、赵子云、沙孟海、王个簃、诸闻韵、诸乐三等都是他的弟子。潘天寿也不例外,但是,能跳出老师吴昌硕路子,另辟蹊径,自立门户的,恐怕也只有潘天寿。

  • 潘天寿的指下丹青

    作者:宋瑾妮 刊期:2017年第03期

    指画艺术,伴随着中国现代画坛巨匠潘天寿,走过了卓尔不凡的人生。作为画家极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之一,它那独特的古拙沉郁意韵,绝非一般毛笔所能替代,更是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潘天寿以粗放取胜的指画,相较技法始创者高其佩的作品更趋完美。其画技不仅和他深沉质朴、刚直倔强的性格相契合,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满胸的豪壮气概、蓬勃的创作...

  • 潘天寿佳构拍场显风流

    作者:盈彤 刊期:2017年第03期

    想必朋友们对于2015年的中国艺术市场,应该记忆犹新。只因当年的艺拍既有激情又有悲壮,市场两极分化的“火药味”十足。而在中国书画板块,尤以画坛巨匠潘天寿的作品拍卖最为耀眼:当年最高价2.79亿元拍出的《鹰石山花图》、1.15亿元拍出的《鹰石图》等,一扫了当时市场的“阴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书画大家作品的光辉“钱景”。究其原因,是由于潘...

  • 妙笔丹青 方寸流芳

    作者:邓海其 刊期:2017年第03期

    1997年3月14日,在中国现代著名绘画大师潘天寿的百年诞辰之际,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志号为1997-4的《潘天寿作品选》特种邮票,以此纪念这位画坛巨匠。此套编年邮票票幅为38×50毫米,全套6枚,由潘天寿之子潘公凯、儿媳励国仪两人共同设计,采用影写版印刷。邮票第一枚编号为(6-1)T,面值50分,发行量3080.1万枚。画面是潘天寿1960年所作之《黄山松...

  • 辟雍砚的演变

    作者:瑞霖 刊期:2017年第03期

    辟雍砚,也称璧雍砚、辟水砚,圆形,砚堂凸起,与砚缘之间形成一环形沟槽,成砚池。这是一种常见的砚式,从魏晋南北朝到今天都有琢制,生产时间长,存世量多,我就收藏有50来方。为何称辟雍砚呢?所谓“辟雍”,原指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办大学,因四面环水,形如玉璧而得名。汉代班固在《白虎通·辟雍》中说:“辟者像璧,圆法天;雍之以水,像教化流行。”

  • 汉代一缕生活场景——记一类珍稀汉镜

    作者:尹钊; 李根; 张继超 刊期:2017年第03期

    汉代铜镜装饰艺术是当时科技水平、社会风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汉代铜镜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铭文丰富,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纹饰同时也反映了汉代人对富贵、亲情、爱情、长寿及美好生活的期待。汉镜最具有代表性的纹饰有四种:1.四神纹饰汉代铜镜中的神兽镜、博古镜、画像镜都能看到以四神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和文...

  • 宋代淄博窑(磁村窑)贡瓷之初探

    作者:盛秉祥; 潘屴; 解永杰 刊期:2017年第03期

    淄博窑是指现今山东淄博市行政区域内诸多窑口的总称,包括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唐代的寨里窑和磁村窑。磁村窑位于现淄博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个窑址,分别是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华严寺区。经历唐初烧期、宋金鼎盛期至元末衰退期三个过程。在鼎盛期的宋金时期,磁村窑烧造规模日益扩大,品种迅速增加,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声誉日隆,并向磁村周边的...

  • 定州花瓷天下白

    作者:吴宁 刊期:2017年第03期

    定窑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烧造白瓷的窑口,窑址在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一带,因曲阳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宋邵伯温《闻见录》等文献,均对定窑有所记载。定窑原为民窑,宋代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与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从定窑窑址遗物看,定窑烧造瓷器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工艺技法上受邢窑影响,...

  • 万历民窑龙纹非龙考

    作者:李熊熊 刊期:2017年第03期

    明代对某些纹饰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比如龙纹,只能由皇帝使用,别人使用就是僭越,是要严惩的。所以,明代官窑瓷器上有各种各样的龙纹,民窑瓷器上一般是见不到龙纹的。然而在万历年间,有一些民窑瓷器上却堂而皇之地画着龙纹,如图2-图5,这难道没有违规吗?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经查考史料,上述万历民窑瓷器上画的龙纹其实不是龙,而是蟒。

  • “一台禽兽” 笑骂官场

    作者:李熊熊 刊期:2017年第03期

    明代天启年间,瓷器上出现过这样一种新奇的图案:一只鹰、一头狮,或者一只虎,盘踞在一个台子上。这个台子本身小小的,狮、虎之类的大型动物停在上面,看上去很别扭。这是在表演马戏吗,还是制作的动物标本?马戏、标本都是近现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事物,明代时并没有。那么这种瓷画在表达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这个品种的瓷画其实是一种比拟性的画面,...

  • 《天赐麒麟图》:颂圣的杰作

    作者:李熊熊 刊期:2017年第03期

    明清青花瓷画的每个品种,在最初创作的时候,必有特定的画意。这种画意与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在当时人们眼里一看就懂,所以很少需要题写画名来作提示。然而几百年后,时过境迁,当初明白易懂的瓷画变得不太好懂了。因此,现代人要欣赏明清瓷画,对它们进行研究、交流,就有必要重新认定它们的画意,给它们确定一个符合画意的题名。然而现实是,许多爱好...

  • 一只甲虫引发的猜想

    作者:李熊熊 刊期:2017年第03期

    明清瓷画中,有许多品种的画法很特别,甚至有些怪异。当你有心要去解读它们的画意时,一定要注意:画中的特别和怪异之处,正是画师们在强调的地方,往往能发现真正的画意所在!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本文选择的这组瓷画,是明代产量很大的一个品种。它的画面很简单:一只甲虫,似乎倒立在地面上,或树桩上;甲虫的旁边有一些植物的叶子;天空中有一...

  • 翁同龢书信中的“伪札”问题

    作者:马忠文 刊期:2017年第03期

    翁同龢既是影响晚清政局的重臣,也是一代书家,其书札墨迹固然是可贵的原始史料,同时是难得的书法珍品。因此,近代以来翁氏书信的影印、刊行、整理一直备受关注。一些学者以《翁同龢日记》为线索,考订翁氏书信的时间,研究其史料价值,也有成果问世。本文拟就上世纪初以来翁氏书信的刊行、研究状况稍作回顾,并就已知的翁氏“伪札”问题略做探讨,以...

  • 清王备《指墨松鹤图轴》的赏析及修复

    作者:冯维 刊期:2017年第03期

    《指墨松鹤图轴》为清代画家王备画于乾隆壬寅(1782),大幅大堂画。王备,字竹溪,号仲周,浙江金华人,清代南方指画的代表人物。父廷敬,王备幼承家学,喜丹青,与姜岱及兄弟王惠等同为杜鳌弟子。该画以挺劲苍郁之松衬托出白鹤灵巧的身姿,别具天趣。“松鹤延年”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有富贵长寿之美意,带有祥瑞喜庆色彩。画家在处理画面时大都运用写...

  • 白石老人的山水丹青

    作者:孙俊杰 刊期:2017年第03期

    一代画坛巨匠齐白石是个全能画家。按照他的绘画题材种类排序,最多的是花鸟草虫和虾蟹,其次是人物画,最少是不及作品数量之十分之一的山水画。究其原因,虽然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他就已初步形成了其山水画的个人风格,但由于其笔墨超级写意,图式又过于新奇,且和当时流行的“复古”山水格格不入,故可接受、欣赏他山水画的人寥寥无几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