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杂志 省级期刊

Oriental Collection

杂志简介:《东方收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301/G0,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图解、东方焦点:兼师造化 博大精深、说陶论瓷、博物之窗、学术研究、工艺美术

主管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石狮日报社
国际刊号:1674-683X
国内刊号:35-1301/G0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5439
总被引量:708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23
期刊他引率:1
  • 做好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研究工作

    作者:王小荣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上世纪30年代初,曾先后8次到龙泉大窑等地考察古窑址的“中国陶瓷之父”陈万里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 古陶瓷研究领域一大突破

    作者:李绍斌 刊期:2016年第07期

    乙未年末,浙江知名古陶瓷研究学者雷国强先生来电告知,其与龙泉青瓷工艺大师李震先生合作的新书《琢瓷作鼎——古代龙泉青瓷香炉制作工艺研究与鉴赏》即将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并嘱余为之作序。

  • 解读与讨论古代龙泉青瓷香具制作工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文化轨迹

    作者:雷国强 刊期:2016年第07期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其创烧的时间最迟可追溯到晚唐五代,北宋中晚期崭露头角,南宋步入鼎盛时期,其哥窑、粉青、梅子青产品取得与官窑比肩的地位,元代成为海上丝路重要贸易产品青瓷生产重镇,明初与景德镇共同承担官窑生产任务,明中晚期至清回归地方民窑序列主要生产日常民用产品以供本地百姓生活之需。

  • 蓬皮杜馆藏大师真迹10月现身上海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本刊讯 近日,"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在上海举办首次新闻会,宣布此次展览将于今年10月7日至2017年1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展出,呈现71件来自布朗库西、杜尚、夏加尔、柯布西耶、康定斯基、布列松、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赵无极以及伦佐·皮亚诺等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馆藏大师真迹。

  • 中国富二代把买衣服的钱投向艺术品

    作者:艾辛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本刊讯 二十几岁的中国年轻富豪群体并没有将巨额财富用于购买大牌服装,而是把资金投入雕塑、绘画和装置艺术中。一些“富二代”正在试图改变这些财富给他们“塑造”的个人形象,期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中国社会里的较高地位。

  • 国博文创中心落户上海自贸区

    作者:谢颖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本刊讯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在国博签约战略合作,共同启动“文创中国”中国大区运营等项目,这标志着“文创中心”线下运营中心将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

  • 三件国宝级雕版印刷品亮相国图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本刊讯 6月21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民族记忆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

  • “娱乐教父”王中军投身艺术品拍卖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本刊讯 保利国际拍卖和华请兄弟创投及天辰时代近日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于年内在上海成立拍卖公司,共同打造国际化拍卖平台。

  • 紫檀家具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

    作者:卢伯雄 刊期:2016年第07期

    紫檀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的木种,数百年来紫檀一直名居珍贵木材之首。紫檀树生长于南洋群岛的热带雨林中,非千年不能成材。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并发展成一种高尚的家具文化,始自明朝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采回了大量的紫檀原木。

  • 皇权象征 王者风范——紫禁城里的紫檀宝座

    作者:文亮 刊期:2016年第07期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如果参观过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就会发现在紫禁城里皇帝生活和居住的正殿间,都会有一组庄严肃穆的独特陈设。它叫"宝座间",是以皇帝的"御座"——宝座为中心,左右和两侧陈设着太平有象、宫扇、甪端和香筒等,后面有屏风围护的一组"君临天下"的陈设方式。当然除此之外,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中也有类似陈设,例如北京的颐和...

  • 故宫里的紫檀屏风

    作者:惜墨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中国古代的屏风之制,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十分普遍。它工艺精湛,风格各异,多用来做挡风和临时隔断,大都比较实用。这些采用浮雕、透雕、彩绘、镶嵌等工艺的屏风,能以鬼斧神工般的手法,把山水花鸟、人物传说、民俗风情、金石墨宝等图案,移植在各种形式的屏风之上,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 国博藏清代紫檀家具珍赏

    作者:沙水 刊期:2016年第07期

    位于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的国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简称。它集历史与艺术并重,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该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其中北9展厅的"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就遴选了华夏明清时期的近百件家具珍品展...

  • 清式家具的审美取向

    作者:陈志坚 刊期:2016年第07期

    紫檀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木料品种之一(指优质紫檀)。中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到了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明代采伐过量,到清时来源枯竭,这也是导致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紫檀木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东南亚地区。中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主要靠进口。

  • 说说紫檀的种类特征与鉴别

    作者:易雄风 刊期:2016年第07期

    笔者在省级社会组织中的文物司法鉴定中心从事对外执业服务,近10年来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热的升温和用紫檀木料制作的各种仿古家具、佛珠、把玩件等杂项类,在市场畅销带动行情飞涨。

  • 清代紫檀家具 艺术市场“香馍”

    作者:林文清 刊期:2016年第07期

    素有"木中王者"和"寸檀寸金"美誉的紫檀,因其宝贵、数量稀少,历来被人们所珍视。而由其制成的紫檀家具因稀缺性和工艺美,使得它成为了艺术市场的翘楚,其市场价格一直领衔古典家具市场。同时由于紫檀较黄花梨比重更大、更坚硬,能更多地表现出威严、华丽的特点,故紫檀家具代表着清代、尤其是"清三代"家具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