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翻译

东方翻译杂志 省级期刊

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杂志简介:《东方翻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25/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业研究、应用研发、译事漫谈、书讯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艺期刊中心
国际刊号:1674-6686
国内刊号:31-2025/H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193
总被引量:1264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98
期刊他引率:1
  • 吉迪恩·图里:一个来自小民族的翻译理论大家

    作者:王宁 刊期:2016年第06期

    吉迪恩·图里是一位横跨两个学科领域的比较文学学者和翻译理论家。最近听到他去世的不幸消息,我倍感哀伤,因为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界和翻译理论界失去了一位大师级的理论家,我个人也失去了一位虽然交往不多但彷佛却神交已久的老朋友。

  • 翻译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变

    作者:熊辉 刊期:2016年第06期

    翻译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最直接地表现为翻译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而其引发的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变化同样值得关注。翻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范式,而且对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如下新变化:一是拓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内容;二是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视角;三是确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的重心,由...

  • 《生之呼喊》中日译本比较研究

    作者:徐晓红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五四新文学的建构中,北欧作家哈姆生的作品在中国作家中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其短篇小说《生之呼喊》在短短不到20年间,竞出现了多达十余个中译本。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哈姆生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接受情况的研究还远未深入。本文将围绕哈姆生文学的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是哈姆生文学在中国和日本的译介情况,二是哈姆生名篇《生之呼喊》中...

  • 结构与能动性关系审视下的生态翻译学的悖论

    作者:杨超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以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为独特视角,探讨生态翻译学产生悖论的本质原因。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内含结构功能主义与理性选择主义两种相互矛盾的观念,对结构与能动性各自作用的认识较为极端,无法反映翻译实践社会空间的真实状况,在道义上也容易衍生偏颇的观念。

  • 《聊斋志异》在《中国丛报》的译介

    作者:张建英 刊期:2016年第06期

    《聊斋志异》是目前翻译语种最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早期泽介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外译肇始阶段的典型特征,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关注郭实腊和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中对《聊斋志异》的译介,并尝试将二者的译介作为整体进行考察。两位新教传教士处于相同的历史文化语境,其译介代表了西方世界对《聊斋志异》的早期传播和接受。虽然二者的...

  • 萨义德主译单德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者:桂清扬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针对单德兴在多年翻译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双重脉络化”翻译理念做了较为详实的分析,指出单德兴翻译的《知识分子论》和《格理弗游记》两本经典著作之所以倍受国际瞩目,在于其对“双重脉络化”翻译理念的成功实践。翻译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转译或传统的“信、达、雅”而已,作者及译者所处的文化、时空背景均应考虑在内。唯其如此,“脉络...

  • 翻译之道与诗哲之路——“九叶”诗人、翻译家郑敏访谈录

    作者:叶颖 刊期:2016年第06期

    郑敏先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九叶”诗人,也是将美国后现代诗歌译介到中国的重要翻译家。目前国内学界对郑敏诗歌艺术的研究颇为兴盛,但针对她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的探讨则付之立阙如。此次以翻译为主题的访谈从他人的翻译对郑敏先生的影响生发开去,多个角度展示翻译活动与她的诗歌创作和哲学思索之间...

  •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为什么要重译莎士比亚?

    作者:宫宝荣 刊期:2016年第06期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除了前来中国献演原汁原味的莎剧之外,还将派导演前来上海话剧中心执导中文版《亨利五世》,由此开启了其庞大的莎剧重译计划。在中文版已经有了4套全集之后,他们为何还要不惜巨资重译莎剧?本文从三个方面讨沦重译的必要性: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的表达方式与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变;二...

  • 音译译名再探——从余光中、杨绛到当代汉学家

    作者:金其斌 刊期:2016年第06期

    音译译名的用字,不管是文学名家灵光一现后的妙手偶得,还是汉学家皓首穷经,在经史典籍中的爬梳剔抉,都散发着文字的光芒,激荡着历史的回响。有些汉学家的中文名由中国学者所赐,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和美谈。对音译词及汉学家中文名的剖析,让我们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洞悉了当代汉学家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熟稔与敬意。

  • 总有一本书让人泪流满面——《译路同行——上海翻译家协会成立30周年文集》读后感

    作者:郝俊杰 刊期:2016年第06期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本书,倘不能让人落泪,便不算好书。邂逅《译路同行——上海翻译家协会成立30周年文集》(以下简称“《译路同行》”),其实是很偶然的机遇。或许是它的红色封面和烫金字体吸引了我,或许是翻开书页惊鸿一瞥读到的某个句子打动了我。总之,我把它从书城带回了家。人与书的相遇,书与人的相逢,更像是一种天作之合,一种冥...

  • 法律援助中的几个概念及其翻译

    作者:李长栓 刊期:2016年第06期

    法律援助Legal Aid 法律援助是对无钱聘请律师的人的法律帮助,不收费或少收费,包括他们到法庭诉讼。有的国家也叫legal assistance。

  • 新、热词英译漫谈(23):吃大锅饭

    作者:张健; 冷冰冰 刊期:2016年第06期

    “吃大锅饭”一词作为文化负载词已经在汉语家族牢牢生根,并频繁使用在大众传媒中。遗憾的是,“吃大锅饭”一词的英译至今仍有语境不察、译文中式的问题。如何将“吃大锅饭”一词译得精准到位,关键在于译者应区分其所处的不同语境:当表示其本义时,可译为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或mess together等;当表示“搞绝对平均主义”之义时,可译...

  • 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与反思——《翻译研究中的惯习重绘》评介

    作者:张汨 刊期:2016年第06期

    20世纪初翻译研究中的“社会学转向”通过引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卢曼(Nicklas Luhmann)以及拉图尔(Bruno Latour)等的社会学思想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和视野,其中尤以布迪厄的惯习(habitus)概念的应用最为广泛(参见Simeoni,1998;Sela—Sheffy,2005;Meylaerts,2010等)。

  • 口译研究路线图的重构——2016版《口译研究概论》评介

    作者:刘建珠; 穆雷 刊期:2016年第06期

    2016版《口译研究概论》是弗朗兹·波赫哈克(Franz Pochhacker)对2004版的修订、重构和更新。该书保留了2004版的特色,同时弥补了其中的不足。该书在2004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口译研究的基础、选题和趋向,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更新、更权威的资料来源,是对口译研究路线图的重新建构。

  • 嬗变、扩充与进展中的最新译学图景——《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第四版评介

    作者:杨镇源 刊期:2016年第06期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以下简称“《导论》”)是英国利兹大学教授芒迪(Jeremy Munday)的代表作。自2001年推出后,该书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