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翻译

东方翻译杂志 省级期刊

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杂志简介:《东方翻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25/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业研究、应用研发、译事漫谈、书讯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文艺期刊中心
国际刊号:1674-6686
国内刊号:31-2025/H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193
总被引量:1264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98
期刊他引率:1
  • 魂兮归来——纪念著名翻译家傅雷弃世50周年

    作者:谢天振 刊期:2016年第05期

    我们追思、纪念傅雷之死,与其说是对当年那些像傅雷一样坚守住独立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的颂扬,不如说是对那些背叛了知识分子使命之人的谴责与鞭挞。同时,这也是对当下知识分子的一种警示。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民族、国家的良知.

  • 以穆·拉·安纳德为例看双语作家英文作品的翻译

    作者:颜治强 刊期:2016年第05期

    双语作家有两种:一种分别用两种语言创作,另一种只用一种语言创作。然而后者不管用哪种语言,文本都会携带其他语言的因素,从而增加翻译的难度。这种现象经由某些学者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尤其是“杂合”的名义下介绍到国内,但是缺乏中国翻译的例证。本文认为,印度英语是接触语言,印度英语文学是接触文学,并以印度英语小说奠基人穆·拉·安纳...

  • 葛浩文对“陌生化”的捕捉与再现:以《生死疲劳》译本为例

    作者:崔玮崧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以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一条翻译准则为出发点,以莫言作品《生死疲劳》译本中的章回体翻译和人名翻译为例,探究了葛浩文进行文学翻译工作的初衷,以及他为实现这一初衷而进行的努力,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葛式翻译在遵循其翻译准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再现了莫言的“陌生化”手法。这种翻译方式不但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也再现了原文...

  •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成就、不足和启示

    作者:谭思蓉; 付莉萍 刊期:2016年第05期

    实证翻译研究可以分为以译作为导向的实证翻译研究、以功能为导向的实证翻译研究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实证翻译研究。以过程为导向的实证翻译研究关注的是翻译过程即翻译行为和表现,主要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各种数据,来探索和分析译者大脑的工作过程。西方翻译过程研究从诞生起就具有实证研究的性质,它主要经历了反思法和观察法两大发展阶段,取得...

  • 新世纪国内机构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任东升; 陈梦瑶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机构”概念的社会语言学核心属性使得“机构翻译”研究天然地成为社会翻译学的组成部分。相较于我国机构翻译的悠久历史,国内学界对机构翻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梳理“机构翻译”概念的由来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其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对2001--2015年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的国内机构翻译研究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主要研究...

  • 巴赫金思想与翻译研究关系初探

    作者:李波 刊期:2016年第05期

    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涉及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人类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同时,巴赫金理论也在跨学科的挪用过程中,表现出其理论本身的精髓。文献回顾表明,巴赫金思想因其体系的庞杂和写作及出版过程的复杂经历,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其译介过程所生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巴赫金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

  • 从《要求》到《国标》:被忽视的BTI翻译史课程

    作者:蓝岚 刊期:2016年第05期

    “翻译史”是翻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从翻译本科专业推出的“教学要求”到“国家标准”,“翻译史”课程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该课程被忽视的四个主要原因,即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影响、人才培养“实用化”倾向、课程师资缺乏和对“需求分析”过度重视,进而对“翻译史”课程的归属模块、与关联课程关系以及教材编写理念这三个...

  • 徐穆实的中国文学英译

    作者:黄天白 刊期:2016年第05期

    美国汉学家徐穆实(BruceHumes)从事中国文学英译工作十余年,译著包括《额尔古纳河右岸》(Last QuarteroftheMoon)等。徐穆实的汉语基础扎实,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透彻,对原作、读者和文学翻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文化担当;他为中国文学,尤其是民族文学走出去做了不少有效工作,电为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提供了助力.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解的阴阳之道观

    作者:蔡新乐 刊期:2016年第05期

    《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中的“行”和“文”具有特定的因果关系:“文”为因,“行”是果;前者主内,后者显于外。只有以阴阳之道作为解经大法,才可使其精义呈现出来,不论是在汉语,还是英文译解之中。而此前的解释都因为将作“充裕”之解的“余”误读为“剩余”,而将二者分隔开来,德教功能不得彰显,因而无法形成正解。

  • 试论《坛经》最早英译本的赞助人——狄平子

    作者:马纳克 刊期:2016年第05期

    狄平子是中国近代蔷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赞助黄茂林最早英泽《六祖法宝坛经》,促进了中国禅宗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他积极参与各种佛教文化活动,创办佛学刊物,影印佛典,注重培养佛教外语人才,倡导中国佛教的国际交流,弘扬了中国佛教文化,是一位具有中国文化走出去意识的翻译赞助人。

  • 刑法学中的几个概念及其翻译

    作者:李长栓 刊期:2016年第05期

    刑法学教科书将刑法学内容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则。总论部分探讨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

  • 新、热词英译漫谈(22):裸婚、裸宫

    作者:张健; 肖成龙; 袁健兰 刊期:2016年第05期

    “裸婚”是年轻人在结婚成本高昂的背景下无奈的选择,一味地直译或逐字硬译令读者误以为是裸体婚礼,离我们所惯常理解的语义相距甚远。翻译“裸婚”一词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裸”字,并在目的语中找到具有对等效果的转化。

  • 翻译研究者戒——评《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

    作者:金静 刊期:2016年第05期

    引言《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于2015年3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将莎剧置于中国百年译介研究的宏观背景下,以误译学说的发展和诗性忠实观为线索,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群体性误译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探讨;梳理莎剧翻译和重译过程中群体性误译的成因和变化,探索重译中的潜在规则与历史需要,并通过朱生豪、梁实秋...

  • 非文学翻译新论——评玛格雷特·罗杰斯《专门用途翻译》

    作者:王宏; 梅阳春 刊期:2016年第05期

    引言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将“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知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的翻译统称为文学翻译,将文学文本(主要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类文本)之外的文本的翻译统称为非文学翻译(李长栓,2008:23)。其实在中国,非文学翻译无论是发展历史,还是在日常翻译...

  • 《翻译学研究方法论》述评

    作者:张成智; 王华树 刊期:2016年第05期

    引言学术研究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引,翻译研究也不例外。可惜的是,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大多偏重文献总结,而忽视研究方法的应用,常常流于重思辨、轻实证的积弊。汪丁丁(2008:13)曾指出,中国学者的文章,虽然能表达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感受,但最常见的问题在于缺乏学术规范。而研究方法正是学术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