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749/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俗文学研究·民歌、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文献学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国际刊号:1008-2794
国内刊号:32-1749/Z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21
总发文量:2280
总被引量:4306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6364
立即指数:0.0147
期刊他引率:0.9726
平均引文率:7.8739
  • Co2TiO4中磁场可调交换偏置场的双极性开关效应

    作者:王理想; 吴子鸣; 吴曌彬; 林如龙; 房勇; 韩志达; 钱斌; 江学范 刊期:2019年第02期

    通过制备Co2TiO4多晶材料并研究其温度及磁场相关的磁学行为,发现伴随磁翻转时的交换偏置现象.随着冷却磁场的逐渐增强,低温交换偏置场从负值连续向正值转变,展现出磁场可调的效应.这种材料中交换偏置场的双极性开关效应取决于Co2+和Co3+Ti3+磁矩的相对取向.

  • 机械球磨法制备Sn4P3/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作者:杨皖皖; 孙硕; 王健; 张敬远; 钱斌; 陶石; 韩志达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以红磷、锡粉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主要反应物,利用机械球磨法成功合成磷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n4P3/RGO)复合材料,并用作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蓝电测试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获得的样品粉末进行物相、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与纯相Sn4P3相比, Sn4P3/RGO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Sb2(SSe)3薄膜的两步法制备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作者:刘志远; 薛仕虎; 袁敏; 王瑞; 张磊; 吴大军; 高小蕊; 陶石; 房勇; 韩志达; 钱斌; 江学范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首先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FTO衬底上沉积Sb2S3薄膜,然后通过Se化处理工艺制备Sb2(SSe)3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备了上衬底结构的太阳电池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e化温度的提高,所制备的Sb2(SSe)3薄膜晶粒逐渐变大,同时光学带隙逐渐降低...

  • 纳米镍球覆盖碳毡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盛鹏; 张静汝; 肖泽茂; 谭永健; 韩昊池; 何伟; 吴大军; 钱斌 刊期:2019年第02期

    碳毡因其成本低、来源广而作为电化学能源的电极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碳毡电极的孔隙率较大,可逆性较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电极进行表面处理,从而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化学镀镍和电镀镍的方法在清洗后的碳毡表面覆盖了一层纳米镍,纳米镍层由直径100 nm的镍颗粒构成.电化学测试表明,化学镀镍后碳毡的电化学性质优于电镀镍碳毡.

  • Co掺杂对Mn50Ni40Sn10合金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的影响

    作者:汪浩波; 李尧; 陈晓晴; 陈琴皓云; 韩志达; 房勇; 钱斌; 江学范 刊期:2019年第02期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Mn50-xCoxNi40Sn10(x=0,2,4,6)材料的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MPMS-3磁性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Co替代Mn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这是由于Co原子的价电子数多于Mn原子导致的.所有样品在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Mn50-xCoxNi40Sn10(x=0...

  • 石墨碳黑负载Pt-PbO_x的制备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作者:张小雷; 袁坤华; 林光明; 李永坤; 李荣文; 余培锴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氧气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是绝大部分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往往比阳极氧化反应需要更多的催化剂来推动.本文利用一锅水热法制备石墨碳黑负载铂(Pt/GCB)催化剂,采用旋转搅拌合成Pt-PbO_x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所制备的Pt-PbO_x/GCB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羽毛球拍

    作者:李峦; 杨世伟; 王小英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为了使羽毛球爱好者能快速了解自身身体素质与击球特点,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设计了一款可以识别挥拍动作并分析行为模式的智能羽毛球拍,给出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整体框架.通过对智能羽毛球拍的动作识别准确度进行多方位测试与分析,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易用性.

  • 基于几何和颜色综合特征的车牌自动定位及识别

    作者:刘永俊; 秦立浩; 徐亮 刊期:2019年第02期

    研究设计了在普通的监控条件下,基于几何和颜色综合特征的车牌自动定位及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车牌的垂直边缘和车牌照颜色定位出若干候选车牌区域,根据车牌纵横比等条件去掉不符车牌几何特征的选区,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候选区做进一步的分类筛选.将车牌选区内的字符自动分割出来后,调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单个字符进行识别,最...

  • 基于Kinect医疗服务机器人的LabVIEW实现

    作者:曹琪; 毛丽民; 王亮宇; 胡昌盛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以Kinect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实现的医疗服务机器人设计.利用Kinect对人体的运动参数进行采集,通过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对人体骨架3D模型的还原重建,并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操纵指令.机器人按照接收的指令进行运动,完成对人体的运动跟踪.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徐伟; 张程; 艾伟清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运用LabVIEW人脸图像检测与识别技术结合51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了一套实验室门禁智能管理系统.人脸图像识别通过Matlabscript节点借用MATLAB强大的数学处理能力完成色彩空间转换、均衡光照、皮肤区域计算和人脸特征值数据提取等一系列的图像处理过程实现,通过与数据库中人脸数据比较得出正确的识别结果.单片机部分实现有无人员进入实验室的监测...

  • 基于VSG的HVDC逆变侧MMC的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王海茗 刊期:2019年第02期

    采用基于高压直流输电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al Multilevel Conveter,MM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使得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变换器能够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为交流电网提供惯性和阻尼.建立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电气及机械模型,仿真实现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在MMC上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MMC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

  • FSC赛车差速器支架拓扑优化设计

    作者:李任任; 许凯; 胡顺安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 FSC)赛车中,差速器支架作为驱动桥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其结构强度和重量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差速器支架越轻越好.本文通过对差速器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合理选材;通过拓扑分析优化差速器支架的重量,重量减轻约1 kg;通过ANSYS Workbench的静力学模块对其进行有限元...

  • 废旧汽车挡风玻璃缺陷视觉检测系统研究

    作者:高飞; 管建峰; 张敬妹 刊期:2019年第02期

    汽车挡风玻璃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本文通过对汽车挡风玻璃质量检测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废旧汽车挡风玻璃的视觉特征特点.针对其曲面特征,设计了能够根据曲面变化的废旧汽车挡风玻璃视觉检测系统.获得了玻璃爆边图像的主要视觉特征贝壳纹路,制定了贝壳纹路特征提取算法.编写了软件对玻璃爆边图像进行处理,并获得了玻璃爆边的贝壳纹路.

  • 汽车车身气动造型数值仿真与优化设计

    作者:唐文渊; 朱泓澄; 单鸿煊; 林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为了研究车身造型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运用SolidWorks建立了汽车模型,并对汽车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基于ANSYS软件中的mesh模块对建立好的汽车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运用Fluent对汽车车身气动造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车身外流场.通过参数化建模对车身造型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汽车底盘高度为75 mm,车头圆角在95°时,车身受到的阻力和升力均为最小...

  • 直线共轭齿廓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的测量方法

    作者:徐学忠; 张斌; 宇晓明 刊期:2019年第02期

    讨论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的测量方法,推导了圆棒测量跨距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和作图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应用量棒跨距值可以对转子的齿厚误差进行控制,为提高直线共轭齿廓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的制造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