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

长江学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Yangtze River Academic

杂志简介:《长江学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54/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者与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外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汉语研究、文献·考据_《古音汇纂》研究专题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国际刊号:1673-9221
国内刊号:42-1754/H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925
总被引量:1552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9.125
期刊他引率:0.9756
平均引文率:8.8629
  • “看”的文学革命·“听”的文学革命——1920年代中国的听觉媒介与“国语”实验

    作者:平田昌司; 贺昌盛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现代中国文学的确立离不开“现代汉语”语言的确立,而语言的确立又不单涉及为“看”而生成的“书面语”形态的问题。学界对于晚清民初中国的“文学革新”的研究中,“听”的文学革命一直是一个几乎被完全忽略的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说在推进中国现代性的过程中,文学发挥了难以估量的核心功能的话,那么,以“听觉”作为媒介的文学传播就应当成为构...

  • 谈谈武汉文化的软实力

    作者:樊星 刊期:2017年第01期

    武汉再度崛起,因此有必要研究武汉,提升武汉的文化软实力。武汉素以“码头文化”为人所知,但码头文化与革命历史的关系却少有研究。武汉的水文化、商业文化、文学传统与教育优势虽然经常为武汉的学者所论及,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宣传。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文化综合实力的多角度回顾与研究,为武汉文化研讨拓展思路。同时,指出武汉文化的短板,思考...

  •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起源与建构

    作者:周仁政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新青年》创立了新文化,现代学术文化亦从此起步。启蒙主义政治性彰显了《新青年》学术文化的现代品质,政治文化批判代表着《新青年》学术文化的现代走向,国民性批判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写实主义的文学文化展现了《新青年》学术文化的现代建构。启蒙主义,科学至上;世界眼光,决疑精神;规范体系,逻辑理性;奠定了《新青年》在现代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

  • 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研究热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张梦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一场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研究热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这场研究热反映出中国鲁研界不从实际出发而从原则出发,以一些理论条文规范和印证鲁迅思想,值得认真反思。这种倾向实际上从1934年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之后就开始了,1948年对舒芜的《鲁迅的中国与鲁迅的道路》的批判更加强了此倾向,1956年10月...

  • 论鲁迅与列·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黄健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人道主义是鲁迅与列·托尔斯泰的思想特质。基于对本民族和人类的爱,两位大文豪都把思想意识聚焦在人的存在、发展和前途命运上,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大爱理念和精神。列·托尔斯泰将人道主义与他的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人道主义融入宗教信念之中,以彻底否定暴力的方式,建构起“托尔斯泰主义”,并展示出宗教与人道主义思想共同宣扬的“博爱”...

  • 《庄子》文献要论

    作者:王攸欣 刊期:2017年第01期

    《庄子》文献是一个现代以来异议纷呈的论题,迄无定论。作者纵览概述各种研究结论,自出裁断,并就内篇文献作出较新的辨析,认为《庄子》分篇编纂出自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确定内篇篇名非庄子本人所命,很可能系淮南王刘安所定,并不适当,因此为内篇全部重新标题,述其根据。

  •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对德国社会的“病理分析”

    作者:涂险峰; 黄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托马斯·曼被认为是最德国化的一个作家,他诸多作品都在思考一个核心话题:德国性。在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中,托马斯·曼结合西方浪漫主义中疾病隐喻化的传统,对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做出“病理学”意义分析,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不同人生际遇,梳理出疾病的隐喻,艺术与疾病的正向关系,以及与商业社会的反向关系。最后通过这个家族异化的...

  • 孔子没有平民文化教育思想

    作者:吴天明 刊期:2017年第01期

    孔子一生主要是教育上等人,其平民教育思想和实践比较复杂。孔子认为平民道德教育应主要通过教育上等人,提高上等人的道德水平,进而影响平民,提高平民的道德水平。这一思想至今仍有其合理处。而在文化知识教育上,他认为平民“下愚”,而且“困而不学”,根本不堪教育,因此完全无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孔子的教育实践也是如此,他的授业弟子中...

  • 传承与裂变——黄侃古音学之建构及其正反评价

    作者:王松木 刊期:2017年第01期

    黄侃(1886—1935)承继清代朴学的研究成果,为审音派古音学之集大成者。然而,当代音韵学者对于黄侃古音学说却有正反两极的评价,其中缘由颇值得玩味。本文采“学术思想史”路径,观察黄侃古音学之建构及其与当代学术思潮之间的互动,冀望藉此阐述黄侃的古音学思想,诠释不同接受者依据何种学术思想来评断黄侃古音学,并且重新估量黄侃古音学在当代...

  • 从黄侃《声韵略说》看当前复声母问题的论争

    作者:李建强 刊期:2017年第01期

    黄侃先生《声韵略说》主张研究古音要从文献中寻找各类线索,一字或有数音。这对当前的上古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汉字不是表音文字,上古音的信息只有依靠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辗转确定;但一定要坚守词的视角,在同一词的前提下,考察字与字的替代关系。文字有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发展和使用规律,在有些文献中,同一字形兼指读音相远的词,必然导致一字多音。...

  • 论坡义地名词“坂”

    作者:邵则遂; 唐磊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以地名“长坂坡”为出发点,利用历史文献对“当阳之长坂”中的地名“长坂”演变为“长坂坡”的过程和缘由进行了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首先对坡义地名词“坂”与“阪”进行考释,进而从不同语言角度对坡义地名词“坂”进行了逐一分析。坡义地名词“坂”在汉语方言、域外语言中均有分布,并与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相关词语互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