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史料

出版史料杂志 部级期刊

Publication Archives

杂志简介:《出版史料》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80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往事寻踪、名家书信、百家书话、文化自述、走进序跋、随笔、青年文稿、人物写真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开明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2299
国内刊号:11-4805/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35
总被引量:618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1
  • 我的母亲

    作者:叶至善(遗稿) 刊期:2007年第01期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

  • 润物细无声——记与至善先生的几次谈话

    作者:吴道弘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叶至善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每当回想起与他如坐春风的晤谈时,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如梦似幻,总有一种欣喜而又苦涩的感情,不能自已。去年2月间,至善先生病中住院有一个多月了,我曾去北京医院探视。他还很高兴地亲手从病床边的小桌抽屉里拿出刚刚出版的新书——《父亲长长的一生》,有点吃力地对我说,现在只有这一本,还不能送...

  • 关于“华北联合大学”

    作者:楚庄 刊期:2007年第01期

    《出版史料》2006年第四期的《菜厂胡同2号的七百天》,以作者之亲历、亲见写建国前后三联书店史事,生动翔实,很有史料价值。但其中说1948年12月河北石家庄“新中国书局”成立时,“新中国书局”“招牌是请时任河北正定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吴玉章写的”。其中的“华北联合大学”应是“华北大学”。

  • 书店订货制度谈往

    作者:潘国彦 刊期:2007年第01期

    如何准确地确定图书印数,既无积压,又不脱销,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已破解这个难题。日本是出版业和资讯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但由于部分出版物不适销,每年约有30%的书刊被退货,日本出版业者痛苦地称之为“退品公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一部分图书实行“看样订货”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盲目订货问题。但由...

  • 一次历史的偶然——忆江西人民出版社恢复前的一件事

    作者:喻建章 刊期:2007年第01期

    1977年的秋天,当时的江西人民出版社还只能是以附属在江西省新华书店里的一个编辑组的名义做一些编辑出版工作。我当时任出版部门的负责人,与住在省干休所当年曾任警卫员的吴吉清同志谈好他写的回忆录《在身边日子里》。经过我们认真审读和编辑加工,这部书稿完稿准备出版了。当时出版主席传记和回忆录的书极少,中央又有红头文件规定,凡有关...

  • 虞姬是五言诗的最早作家

    刊期:2007年第01期

    京剧“霸王别姬”剧目广受人们欢迎。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就是一曲呜咽缠绵的悲歌。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在收入此诗时注释说:“虞姬和歌竞似唐绝句矣,故不录。”按虞姬的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楚汉春秋》)学者沈玉成著文...

  • 1946~1948年间朱经农致张元济信(一)

    作者:张人凤(辑注)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战胜利,商务印书馆受形势鼓舞,上下一心,徐图复兴。1945年9月15日,张元济主持的董事会第460次会议即议决“本馆复兴计划拟由本会授权王总经理全权办理”。此时王云五已决计摆脱商务印书馆馆事,一再向张元济表示辞意而未获同意。直到第二年5月20日,王以就任政府经济部长为由再次请辞,才获得董事会同意。总经理一职由年老多病的李宣龚(...

  • 《父亲长长的一生》的写作

    作者:缪咏禾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叶圣陶集》出版过两次,我都担任责任编辑。第二版共有26卷,前面25卷书稿,七百万字,在一年多一点时间里发齐,排版十分顺利。可是,第26卷的“传记”(即《父亲长长的一生》)的撰写发搞,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这要靠叶至善先生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

  • 胡适与《鲁迅全集》

    作者:李子展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从书摊上买到一本《文学自由谈》,去年第五期。一位王先生撰文《二十二张脸谱》对该刊二十二位封面人物逐一点评,评到一位文学评论家时,说这位姓李的评论家评过好几位有名的作家,时有尖锐的批评。对此,有的作家就大度谦虚,而另一位未点名的作家,则视批评者若寇仇。这件事我好像从报上看到过,也有过感慨,感慨严肃的学理批评对于一位理论...

  • 被遗忘的梁得所和他的《大众画报》

    作者:谢其章 刊期:2007年第01期

    现在说起“梁得所和他的《大众画报》”被遗忘,缺少一个前提——他们是被历史遗忘的,还是被某一人群遗忘的——这关系遗忘的重量。这个历史的具体是什么,是艺术史,是文化史,还是其它什么史?此处的某一群人应该是梁得所的同行们,往低了说,画报这个行当“在文化界是被当作不正经的。”(邵洵美《画报在文化界的地位》,1934年10月10日《时...

  • 谁持彩练当空舞(之四)

    作者:高信 刊期:2007年第01期

    莫志恒书装的“开明”风致 在二三十年代林林总总的出版社书店书局中,相对而言,设有比较专门人员的或约请艺术家进行装帧设计的并不多,对封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中间,开明书店是比较重视的一家:她自1926年创办到1953年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二十多年间,作为一种风格鲜明的书店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在中国现代书装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梁启超讲读书方法

    作者: 刊期:2007年第01期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人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记得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 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缘

    作者:胡德培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一晃已到古稀之年。 回首往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我喜欢上革命的新文学。1955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59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在中国作家协会所属《文艺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直到1978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迄今与文学结缘半个世纪,从事文学编辑出版工作约四十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常常有些想法,有些感悟,多与同仁们商...

  • 《范泉书信集》序

    作者:贾植芳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我国现当代编辑出版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编辑家、出版家,范泉是其中之一。 早在1933年,当范泉还在上海光华附中读书时,他就参与编辑校刊《光华附中》半月刊。

  • 门庭若市

    作者:陈四益; 黄永厚(画)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公务员考试,门庭若市。有人说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有人说是因为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人说是因为都想报效祖国。或许是吧,也或许未必。 找工作难,莫非考公务员就不难?据报道,许多地方报考公务员都是几百挑一,比企业招聘更要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