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学报

百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杂志简介:《百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355/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研究、边疆语言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百色学院
主办单位:百色学院
国际刊号:1673-8233
国内刊号:45-1355/Z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1868
总被引量:3008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57
期刊他引率:1
  • 金玉合璧三星堆——在广汉市“三星堆与文学”论坛的演讲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三星堆考古大发现表明古代文献丝毫没有记录的古蜀国文化。依据文学人类学倡导的四重证据法,可以给三星堆文化的解读带来重建"民族志"效果:从文化大传统的物质证明方面梳理玉文化与金属文化的前后渊源关系与组合流变关系,提示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在"金玉合璧"方面的特殊意义。

  • 浅论熊崇拜对中国医学文化的影响

    作者:章米力 刊期:2017年第06期

    学界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很多,但是从神话及大传统角度考察《内经》成篇背后的驱动力,以及神话思维在中国医学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的角度还较为少见。文章通过四重证据法,以黄帝作为有熊氏的神圣身份为主线,结合经典文献中对熊崇拜的描述,楚帛书中呈现的熊与帝王的联系,养生体操中"熊经鸟伸",人类学仪式中的"熊节",以及出土的展现了"圣熊"...

  •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会纪要

    作者:柴克东 刊期:2017年第06期

    2017年10月30日,"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会议指出,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前提下,"玉帛之路"更新了人们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认知。"玉帛之路"考察及其成果的出版帮助我们通过科学探索和采样,找回最遥远的"玄玉时代"的文化,这就是十三次玉帛之路田野考察最突出的学术贡献。

  • 启发本土文化自觉的“玉帛之路”考察丛书

    作者:孙梦迪 刊期:2017年第06期

    玉帛之路考察丛书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组织的长达五年的系列田野考察成果。这套丛书显示出本土人文研究者强烈建立本土话语的问题意识和文化自觉精神,既能将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可以初步说明问题的实证物证的考察方面,又能进行打通考古实物和上古精神文化领域研究的复杂工作,建构属于世界知识背景下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体系。这对年轻学者...

  • 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认同与母语保持

    作者:王丽梅; 周国炎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城市少数民族、城市少数民族新移民、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以及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地区的语言认同情况不尽相同,但都会对母语保持产生直接的影响。

  • 从民间英雄故事谈傣族与壮侗民族的同源文化

    作者:屈永仙 刊期:2017年第06期

    虽然傣族几百年来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宗教和民俗各领域都与侗族、壮族等侗台语族民族形成了较大的区别,但是他们都流传着许多相似的民间英雄人物传说或故事。文章基于云南省德宏傣族地区的田野资料,介绍了当地流传的英雄故事"布岗朗并",其故事情节几乎与侗族的"吴勉传说"如出一辙,与壮族的"莫一大王"也极为相似。民间故事的对比分析,反...

  • 神灵、祭祀仪式与民间叙事传统——兼评《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的多元价值

    作者:杨杰宏 刊期:2017年第06期

    布洛陀是壮族的"始祖神""创世神",对他的崇拜及其相关的祭祀仪式构成了布洛陀叙事的原动力。神话叙事、宗教叙事、民间叙事、仪式叙事是布洛陀叙事传统的主要特征。根据个强屯发现的布洛陀抄本整理出版的《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对于布洛陀的活形态传承、整体性研究均具有深远意义,从中也说明了民间经籍文本搜集、整理工作是一项可持...

  • 解放的世界主义——个体从文化、习俗与社群中解放出来之图景

    作者:奈杰尔·拉波特; 刘华 刊期:2017年第06期

    在康德及其"绝对律令"的概念之后,"世界主义"或许可被定义为一种科学与政治规划,致力于提升与个体解放相关的本体论和道德。在世界主义观念看来,一个公正社会的政制包含全球性步骤,通过它们,"常人"(即全球化个体)能据其自身判断与解释的标准而充分地成为其自身。文章提出一个世界主义之图景,该图景葆有一种人类学责任去区分最好的知识与...

  • 释常人——非索引性、后文化、世界主义的人类行动者

    作者:奈杰尔·拉波特; 高岚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文章认为,个人是一种行动者,有着超越社会团体和文化传统的成员身份之外的认同,个人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真实,广泛地存在着。用人类学对这一角色进行认识,无论是在实证意义上还是伦理道义上都是有必要的。本文将这一超然的个体角色命名为"常人"。在对"常人"做出介绍之后,文章将呈现对该角色已有的社会评论以及来自于文化、制度、现实政治...

  • 什么是人类学的世界主义——奈杰尔·拉波特教授的访谈

    作者:刘华; 奈杰尔·拉波特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文章为作者与拉波特教授的访谈记录,简要阐明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世界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史、他对这一理论的学术兴趣的由来以及这一理论的具体可行性等。

  • 拥有一切权利之公民——对世界主义观念的辨析

    作者:罗纳德·施塔德; 高岚; 刘华; 蓝芳梅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文章认为当前人类学使用"世界主义者"这一概念时深受民族国家现代概念的影响,存在社会学偏见。文章将通过五个方面(即追溯该术语的古希腊犬儒源头,回顾其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对比作为外来者的"世界主义者"与"本土者",剖析"新左派"的世界主义实践,以及透视现代犬儒主义)来梳理"世界主义者"的内涵流变,最终建议重返这一概念的本义,重...

  • 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领导党员发展工作的特点及启示

    作者:史亚博; 陈永祥; 崔丹 刊期:2017年第06期

    百色起义前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广西党组织立足于右江地区的艰苦环境,卓有成效地开展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党员发展工作中呈现出的实事求是将贫雇农、少数民族列为重点发展对象;紧密联系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和组织动员;程序规范性与策略多样性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政治培训相衔接等四个主要特点,为加快右江地区党员队伍建设、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和开展...

  • 新媒体环境下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路径研究

    作者:周献策 刊期:2017年第06期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出来的积淀着厚重的优秀革命文化,具有广西特色、广西风格、广西气派特征。新媒体环境下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被边缘化,传播注重商业化、消费化,传播路径过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深入探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探索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有效传播、推进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战略的建构,创新传播载体、手段是突...

  • 壮族师公面具的演变与传承——以广西平果县凤梧镇韦锦利师公班为例

    作者:李尚励; 罗词杰 刊期:2017年第06期

    文章就广西平果县凤梧镇壮族韦锦利师公班面具的人物形象、面具的制作、面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深入探讨师公面具艺术的变化现象,揭示它的民俗环境及壮族傩文化的历史变迁。

  • 壮族麽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作者:周小琴 刊期:2017年第06期

    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麽乜是壮族民众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时代与社会的见证。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麽乜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临传承人逐渐减少,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麽乜传统工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为理论依据,分析麽乜工艺在传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