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学报

百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杂志简介:《百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355/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研究、边疆语言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教育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百色学院
主办单位:百色学院
国际刊号:1673-8233
国内刊号:45-1355/Z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1868
总被引量:3008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57
期刊他引率:1
  • 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11年第01期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的第一代表,被各大学专业在课堂上讲他的结构主义理论和神话研究,但中国学人中能够掌握结构主义的精髓并且有效运用到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文章小议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期给文学研究带来一些借鉴。

  • 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

    作者:张玉 刊期:2011年第01期

    四重证据法是叶舒宪先生提出的主要针对古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自提出以来,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文章认为四重证据法是在伴随古史研究从"信古"到"立体释古"之发展趋势上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厘清四重证据法之材料性质: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人类学民族志材料或跨文化比较材料、实物及图像;并探究其方法论基础,即证据所构建出的事件与事实...

  • 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

    作者:张丽红 刊期:2011年第01期

    《文学人类学教程》的意义大大地超出了教材的范畴,是一部奠定文学人类学学科基础的著作;《文学人类学教程》最突出的创新和主要建树,就是文学人类学新研究范式的建构。百年来,虽然有不少近现代学者探索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文学研究,但是明确作为一种整体新研究范式的提出,确实是由叶舒宪完成并由《文学人类学教程》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什么是"文学...

  • 侗歌艺术历史分期“背离”模式说

    作者:张泽忠; 韦芳 刊期:2011年第01期

    侗族歌谣艺术源远流长。在分期断代问题上,《侗族文学史》的划分方法顾及了文明进程的时间性则疏离或简略了空间性,即仅倚重历时性(时间性)意义上的"蒙昧→文明"认识套路与思维定势,在编写体例、书写模式、价值理性的把握上,强调民族艺术与主流艺术的对接与保持一致,留下了民族性诉求及"原生性"地缘体认特征得不到凸显甚或缺失的遗憾。这...

  • 想像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

    作者:任旭彬 刊期:2011年第01期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 富川梧州瑶刘仙娘传说的文化解读

    作者:杨宗红 刊期:2011年第01期

    刘仙娘信仰是广西富川梧州瑶地区流行的一种信仰。透过刘仙娘的传说可以窥探梧州瑶民众的鬼魂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与法术崇拜及道家的女性崇拜。文章运用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刘仙娘传说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内涵。

  • 论广西富川“刘三妹传说”的集合性文化内涵

    作者:麦益姣 刊期:2011年第01期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有许多关于刘三妹的传说,优美动人而又独具地方特色。将这些刘三妹的传说进行"集合性"的阐释,可反映出富川"梧州人"自觉的族群认同意识、隐性的龙母崇拜、"刘三姐式"歌仙情结等文化内涵。

  • 红色资源:高校思政课独具魅力的课程资源——以百色起义红色资源为例

    作者:徐魁峰 刊期:2011年第01期

    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对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红色资源转变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一要做好红色资源"进教材"工作,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二要做好红色资源"进课堂"工作,转变思政课教学方式;三要推进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思政课实践环节。

  • 论韦拔群革命斗争群众性理论的实践

    作者:梁倩 刊期:2011年第01期

    韦拔群以少年时代亲民、怜悯穷人、救难济贫的正直"拔哥"形象深得民众的喜爱;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植根于民,胸怀革命理想,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生为民众谋福祉,积极探索革命真理,实践了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者,再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转变;他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右江农民运动,艰苦卓绝,以民为本,在中国共...

  • 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

    作者:陈炜; 陈能幸 刊期:2011年第01期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

  • 何谓传统?——读《传统的发明》

    作者:罗树杰 刊期:2011年第01期

    对于传统,目前学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那么《传统的发明》却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内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桂西南粤语和壮语的接触关系略论

    作者:卞成林; 黄美新; 陆淼焱 刊期:2011年第01期

    桂西南粤语和壮语长期接触,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产生了互相影响。

  • 加尤高山汉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作者:吕嵩崧 刊期:2011年第01期

    文章对加尤高山汉话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了比较。

  • 田林平塘、凌云加尤“高山汉”方言词汇的差异

    作者:黄革; 林荣生 刊期:2011年第01期

    "高山汉族"是广西西部山区讲西南官话的汉族,文章分门别类比较了田林平塘、凌云加尤高山汉话中有差异的词汇。

  • 百色田阳壮话形容词后附成分研究

    作者:黄彩庆 刊期:2011年第01期

    以田阳壮话词汇中的313个常用形容词为研究对象,找出带有后附成分的形容词,分析其后附加成分的表现形式、语音特点、作用、位置、性质等,同时比较形容词及其后附成分在各地壮语及同语族诸语言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