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杂志简介:《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136/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出版传播、经济管理、艺术设计、文史哲思、高教研究电气信息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国际刊号:1004-8626
国内刊号:11-3136/TS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9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3159
总被引量:3941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8088
立即指数:0.0465
期刊他引率:0.9406
平均引文率:7.7597
  • 关子钞版与千斯仓版、行在会子库版的比较研究

    作者:施继龙; 李修松 刊期:2007年第05期

    迄今我国发现的宋代印钞版只有三种,即千斯仓版、行在会子库版和关子钞版。它们的形制、图文内容、制版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既有较大差别,又有若干联系。根据实物和文献资料,对这三种印钞版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三种印钞版形制、数量、制版材料等方面差异显著,但图文内容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通过印刷工艺的比...

  • 关子钞版的再研究

    作者:施继龙; 李修松 刊期:2007年第05期

    系统归纳了有关关子钞版的各种争议,并从关子钞版的制版材料、制版工艺及其印刷工艺三个方面,具体剖析其真伪、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子钞版的价值。

  • 中国历届全国书市概览

    刊期:2007年第05期

    第一届全国书市于1980年10月在北京举行,展销各类图书1.331万种;第二届书市于1989年10月在北京举行,展销各类图书4万种;第三届全国书市于1990年8月在上海举行,销售各类图书145万册、524万元;第四届全国书市于1991年8月在广州举行;第五届全国书市于1992年10月在成都举行,500余家出版社展出各类图书5.7万余种,

  • 科学分析方法在近代报纸文本中的传播—以20世纪初的京津报纸为例

    作者:范继忠 刊期:2007年第05期

    研究科学分析方法在近代京津报纸中的传播概况,旨在揭示中国近代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近代京津报纸中运用的主要科学分析法有数学分析方法、科学要素意识、结构分析方法、逻辑化论证法,这些分析方法通过促进近代报刊文体和文风的变革,以及内容传受双方思维方式的近代转型,逐渐推动近代科学传播的大众化。

  • 哲学社会科学丛书“和谐中华文库”将出版

    刊期:2007年第05期

    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共同发起组织编辑的大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丛书“和谐中华文库”即将出版。

  • 论清代前期文献传播管理与出版思想

    作者:杨艳琪 刊期:2007年第05期

    清代前期文献传播的管理方式,体现在文化政策的制定、行政和法律手段的控制和舆论的引导上。清廷对于经学的提倡,使清代官刻和私刻的出版思想,都把经学书籍的刊刻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清代文字狱的大兴,使学者埋头于文献考据之中,刻书家们也深受影响,注重古本和校勘。清代前期文献传播管理模式影响下的出版思想,在迎合朝廷政令的前提下,...

  • 由《红楼梦》解读清代出版传播活动的内容控制方式

    作者:周康; 刘华丽 刊期:2007年第05期

    现代传播学传播过程研究中,内容控制和把关人理论作为信息向大众传播前的重要环节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在信息生产的初始阶段,作者主动对信息内容进行控制和自我把关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笔者对小说《红楼梦》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小说文本内容的主动控制情况,并对其进行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探讨,以求能够对...

  • 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作者:彭俊玲; 曾辉 刊期:2007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迅速,成绩突出。从50年代版本图书在编、印、发各出版环节的特色可以看出当时出版业的政策导向性、供需不平衡性和图书印刷包装的质朴性等特点。

  • 我国启动“哲学社会科学经典总汇”出版工程

    刊期:2007年第05期

    我国出版界将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实施一项新的重大文化工程: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经典总汇”。据初步规划,这套“总汇”将收录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最经典、最重要的传世名著数千种。由组织策划的“哲学社会科学经典总汇”,旨在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充分吸收世界精神文化成果,

  • 纸媒体的世纪主题—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报业史的规律及启示

    作者:姜德锋 刊期:2007年第05期

    回顾公元1500年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每一个世纪的报业都存在一个贯穿百年的主题,而在每个世纪初年,也正是确立新主题的“拐点”时刻。如果21世纪之初报业的“拐点”如期而至,那么这将不仅仅是报业内部的再次跃升,而是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新老交替,传统纸媒体与新兴电子媒体的决战时刻正在到来。

  • 中国印刷博物馆要做到三个转变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提出,中国印刷博物馆应做到三个转变。第一是从原来的保管型、展览型向研究型提升,加强研究,展研结合。第二是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方面转变。从展览管理、讲解手段、展品搜集、设备更新等方面向数字化转型。第三是在继续做好原来的内部展出的基础上,向外向型转变。做到内外结合,

  • 出版人应适应传媒转型变革浪潮

    作者:张志林; 彭文波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前,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由于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引起传统出版方式走向基于网络协同的多媒体出版生产方式。通过考察数字媒体应用引起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学科结构以及出版人才知识结构变化,多角度分析出版传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应关注新媒体与数字出版,实现培养具备海量信息资源...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

    刊期:2007年第05期

    报纸是我们再常见不过的新闻媒体,但它却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现代报纸在我国出现的很晚,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维新派出版报纸《中外纪闻》,这是当时中国人所办报纸中影响力较大的,但这一时期还远不能算作中国报纸的开端。

  • 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形态的转型

    作者:李新宇 刊期:2007年第05期

    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学界对文学创作、阅读与接受研究得较多,从文学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的角度来观察文学的变化与转型的却不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传播手段对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文本形式内容的影响,思考当下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的生存状态和策略以及文学对于人们精神家园的构建,尤其是大众传媒与网...

  • 近五年版权贸易研究文献述评

    作者:包韫慧; 邓志龙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版权贸易的研究现状,对近5年研究版权贸易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涵盖了文献源分析、文献的研究方法、主题、研究内容等,揭示了我国版权贸易发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