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杂志简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学术论坛、中外影史、资讯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国际刊号:1002-6142
国内刊号:11-1677/J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6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1685
总被引量:6544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8.5
立即指数:0.015
期刊他引率:0.8246
平均引文率:3.9398
  • 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

    作者:张英进 刊期:2004年第05期

    迄今为止,西方学界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具多学科性质的.近十多年来活跃于这一新兴学科的学者,运用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美学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来进行中国电影领域的学术研究.笔者将引述一些论文以廓清这些方法和议题,但所引的作者和著作意在其启发性,而不在其全面性,因为本文的目的是勾勒这...

  • 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电影审美的多极均势(上)——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求索

    作者:黄式宪 刊期:2004年第05期

    21世纪到来前夜,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趋强劲,世界电影却日渐呈现出一种在电影文化和审美上的多极均势和文明开化的新格局.以美国好莱坞为主流的电影工业,属于强势的一极;而众多不同国家拥有各自民族本源性文化血脉并富于审美原创性的本土电影,则属于弱势的多极,它们为能与好莱坞共存而被激发出一种新的多边主动性.由此乃在全球化空间里,渐次构成...

  • 世纪之交的新“康乾盛世”——对三部电视剧的传播/文化解读(上)

    作者:庄宇新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世纪之交,长篇古装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大陆的文化领域中始终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影响力,并且在整个国家的公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使得一方面,对于当前中国大陆文化的研究已经无法忽略或绕开长篇古装电视连续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想对当前文化和现实进行有效地探究,长篇古装电视连续剧无疑是最佳的研究标本和...

  • 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影片《张思德》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周长松 刊期:2004年第05期

    9月15日下午,我院在标准放映厅举办了电影《张思德》的学术交流活动。该片编剧刘恒、导演尹力、剧中张思德的扮演者吴军在我院党委书记籍之伟、学院院长张会军的陪同下登上了标放舞台,与我院师生展开学术交流活动,畅谈了在拍摄该片过程中的感想和思考。

  • 北京电影学院被批准成立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9月24日举行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2004年工作年会上,我院被批准成立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会议由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李建平主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市社科规划办主任陈之昌、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等领导出席会议,宣布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我院副院长侯克明为北京影视艺术研...

  • 北京电影学院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奖励名单

    刊期:2004年第05期

  • 《汉娜·K.》:面目可识的巴勒斯坦

    作者:爱德华·萨义德; 孙怡 刊期:2004年第05期

    译者按:2003年9月25日,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这位"也许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去世,随后,《纽约时报》和美联社刊登了对这位在公共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的两篇悼文,文章貌似公允客观,实则歧异丛生,表明了对萨义德巴勒斯坦童年记忆的怀疑,甚至是更激烈地控诉"他在黎巴嫩边境向以色列警卫队扔了一块石头,引起一场争议".旋即而来的是...

  • 《加利利的婚礼》和《弗兰德之死》

    作者:爱德华·萨义德; 孙怡 刊期:2004年第05期

    在国际电影市场的流通中有这样一些影片,它们以极其偏颇的方式表现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以《出埃及记》为始,好莱坞电影中的以色列一贯是英雄主义,先驱运动,反共反恐怖主义的同义词.《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和《黑色星期天》(Black Sunday)中的巴勒斯坦人是以无辜平民为对象的致命恐怖分子;希尔维斯特·史泰龙正在以色列制作另一部《兰博》(Ramb...

  • 早期英国电影与希区柯克的先锋实践

    作者:李二仕 刊期:2004年第05期

    有人通过甄别考察指出,世界范围内,其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有三个人,卓别林、希区柯克和詹姆斯·威尔.有意思的是,他们全都来自英国,而后又都被收归于美国好莱坞的麾下.前者开拓的流浪汉形象和喜剧电影风靡全球;希区柯克以"悬念大师"著称于世;后者因为科幻片《弗兰肯斯坦》的科学怪人系列引发了连续性的轰动效应.

  • 一个女人的孤独旅程——试论萨莉·波特的电影创作

    作者:米静 刊期:2004年第05期

    萨莉·波特也许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女导演之一.她出生于1949年,十几岁时就开始拍电影,同时学习舞蹈,这种双重道路一直延续到她拍《探戈课》.20世纪70年代她开办过舞蹈公司,还拍摄过几部有关舞蹈的电影.同时她又是舞台导演、诗人和歌手,曾和作曲家林赛·库珀(Lindsay Cooper)在莫斯科的巡回演出中合作.她还和大卫·蒙申(David Motion)合作为其电影《...

  • 后现代氛围下的伦敦故事——论盖·里奇的电影叙事

    作者:汪影 刊期:2004年第05期

    盖·里奇(Guy Ritchie),英国新电影人当中最有成就,也是最受争议的导演之一.作为一个导演,其第一部电影在经济回报上和评论上所获得的成功,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许多同行整个职业生涯的所得.1993年,盖·里奇从一个营销员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95年,他开始导演音乐录影带和商业广告;1998年,他凭借《两杆大烟枪》(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

  • 真实记录与政治表达——肯·洛奇的电影世界

    作者:潘丽 刊期:2004年第05期

    "我们要拭掉窗上的薄雾,看到那里的真实人的生活." --肯·洛奇 肯·洛奇,1936年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纽尼顿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偏爱历史,着迷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后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其间却迷上了戏剧表演,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BBC),由此正式展开了他拍摄电视剧、纪录片与电影的影像生涯.

  • 不断反叛的天才导演——评英国导演艾伦·帕克

    作者:王远 刊期:2004年第05期

    世界电影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上,铭刻着无数位天才导演的印迹,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特吕弗、塔尔科夫斯基……他们都在各个方面促使着电影飞速的向前发展,对世界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闪烁的天才导演的群星当中,有这么一颗在他自己的领域闪耀着异样的光芒,他就是--英国导演艾伦·帕克(Alan Parker).

  • 以直接的方式探寻生活——从《亲爱的日记》、《儿子的房间》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尼·莫莱蒂的电影创作

    作者:张燕; 童煜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是当今世界影坛不折不扣的一位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甚至包括剪辑于一身的电影作者.他一直坚持着自1976年电影处女作《我自给自足》(Io sono un autarchico)以来矢志拍摄的"个人的、有根的电影",不以观众的意志为转移,多拍摄一些注重个性化探索主题与风格的电影;而且他的电影风格独特怪异,一方...

  • 朱塞佩·托尔纳托雷电影中的主题

    作者:刘汉文 刊期:2004年第05期

    1990年,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尔纳托雷编导的影片《天堂电影院》(1989)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此前该片还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1990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朱塞佩·托尔纳托雷立即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此后,他还导演了《大家一切都好》(1990)、《例行公式》(1995)、《星探》(1995)、《海上钢琴师》(1998)、《玛莲娜》(2000)等影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