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8/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约稿件、化学与材料科学、生物与食品科学、机械与车辆工程、环境与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科学、数理科学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国际刊号:2095-0977
国内刊号:34-1318/N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8
复合影响因子:0.28
总发文量:1157
总被引量:2806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4.4318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71
平均引文率:8.4388
  • 矿区电厂粉煤灰物化特性与吸附特性关联研究

    作者:蔡昌凤; 徐建平 刊期:2005年第04期

    试探讨矿区电厂煤质和燃烧条件对粉煤灰物化特征(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以及粉煤灰物化特性对吸附特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吸附容量仅与有效吸咐表面积有关;粉煤灰的粒径和孔径分布与灰熔温度ST和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粉煤灰对活性红的吸附在试验范围内,并与langmuir模型相符合.

  • 纳米Al2O3/PVA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许茂东; 吴昌文; 刘文岸; 吴之传 刊期:2005年第04期

    用硝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Al2O3溶胶.用液-液混合分散法将制得的纳米Al2O3溶胶分散于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丙酮溶液中,得到无色透明的纳米Al2O3/PVAc复合溶胶,将溶胶刮涂制膜,得无色透明的Al2O3/PVAc复合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表明,Al2O3在PVAc粒径...

  • 水性预交联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研究

    作者:邢宏龙; 连媛 刊期:2005年第04期

    通过预交联技术合成出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研究了交联单体、功能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单体的选择及用量是预交联技术的关键;功能单体对胶乳粒子大小及分布有较大影响;用阴/非离子复配的乳化剂能使聚合体系达到较好的稳定性;引发剂为单体总量的0.6%.

  • 热烈祝贺我院硕士学位授予点通过评审

    刊期:2005年第04期

    在全国第十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审中,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设计艺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数学”、“微生物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的合成

    作者:倪惠琼; 章小兵 刊期:2005年第04期

    采用乙二胺和月桂酸为原料,合成N-月桂酰基乙二胺(中间体A),A与一氯乙酸反应得产物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终产物B),通过红外光谱(IR)对合成的中间体N-月桂酰基乙二胺(A)及产物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B)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合成中间体最佳条件为温度110 ℃左右,反应时间约3 h,n乙二胺∶n月桂酸=4∶1.终产物的合成条件为...

  • 我院2项课题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刊期:2005年第04期

    电气系陈其工教授主持的《网络环境下多轴协调张力控制模式研究》(项目编号60574028);生化工程系徐建平教授主持的《微细粒高硫煤团聚脱硫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0574001)。

  •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大气SO2污染特征分析

    作者:程翠云; 阎伍玖 刊期:2005年第04期

    对1993-2002年芜湖市区大气SO2进行了连续10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大气SO2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为0.023 5 mg/m3,由1993年的0.052 mg/m3减少到2002年的0.012 mg/m3,年平均减少率为4%.2000年以来减少速度加快,大气SO2质量浓度日变化总特征是早晨高、午后低,季节变化是冬季、春季高,夏季、秋季低.同时对芜湖市区大气SO2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提出...

  • 基于空间域的车辆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

    作者:周鸣争; 汪军; 强俊; 楚宁 刊期:2005年第04期

    从车辆运动模糊图像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了运动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在空间域中车辆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参数估计及恢复算法,该算法不涉及系统的传递函数,而是根据车辆运动模糊的逆过程在空间域内直接进行图像的恢复,其效果受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a的影响较小,可避免频域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高频振铃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恢复...

  • 基于通讯录的构件通信和动态迁移算法

    作者:王忠群; 李钧; 严楠; 谢晓东 刊期:2005年第04期

    可用资源动态性是因特网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迁移应用构件可以调节这种动态性,但必须解决构件透明寻址和构件迁移前后的一致性问题.现有工作在构件迁移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通讯录的构件迁移模型以及通信算法,它借助Home站点和组播通信机制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系统可扩展性.

  • 一种主动网络动态资源协商机制的研究

    作者:郑刚; 唐红梅 刊期:2005年第04期

    从通信服务集角度探讨了主动网络中资源动态协商机制.为了能更好地反映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性和分配的公平性,在分析了主动网络和传统网络的区别基础上,设计了主动网络资源价格、分配算法和主动网络的队列模型与主动网络预留资源的再协商算法,从而使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大大增强了网络的利用效率.

  • 基于XML技术的OPC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网关的设计

    作者:陶秀凤; 周鸣争 刊期:2005年第04期

    针对OPC测控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运用XML和SOAP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OPC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网关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跨平台和易于集成的优点,对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 应变式传感器恒压源间歇供电

    作者:吴宝元; 许德章 刊期:2005年第04期

    分析了恒压源供电下的桥路输出特性以及影响电桥电压灵敏度的各种因素.供电电压的增加会受到桥臂允许功耗的限制,从而制约了电桥电压灵敏度的提高,并产生电阻"温升"和热噪声.针对电桥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恒压源间歇供电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还有效地降低了应变片电阻的"温升"和热噪声,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

  • 基于FPGA的全状态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实现

    作者:段颖妮; 吕虹; 张海峰 刊期:2005年第04期

    针对伪随机序列信号产生的疑难问题,提出了通过设计非线性移位计数器的反馈网络函数,并根据伪随机序列三个性质,即平衡特性、游程特性、相关特性,遴选出能够实现性能优良的多位全状态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非线性网络.给出了应用VHDL语言实现8位全状态伪随机序列的程序及应用MAXPLUSⅡ软件对该序列进行仿真的结果,并通过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实现全状...

  • 一个可能的糜棱岩原岩多孔介质模型的形成及其数值分析

    作者:葛仁余; 白嘉楠; 杨伯源 刊期:2005年第04期

    糜棱岩是一种动力变质岩,其独特的形成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地质信息的载体.糜棱岩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观测研究越来越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建立糜棱岩原岩混合粒径和晶粒等径多孔介质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发现:在糜棱岩的产生条件下多孔介质破碎是完全可能的,计算结果解释了糜棱岩中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 热力耦合CSP连轧过程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李传瑞; 常崇志; 王建刚; 薛越 刊期:2005年第04期

    借助Marc商用软件,采用二维弹塑性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对薄板坯CSP第一道次热轧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了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轧件变形过程中,接触热传导和变形热是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二者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轧件的温度变化规律;轧制结束后,轧件从表面到心部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出现明显的温度梯度,超过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