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安徽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38
总被引量:582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5.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3.5789
  • 论物权法项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兼及农村房屋执行前提问题的探讨

    作者:吴宗清; 瞿晓轩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①正所谓"有恒产者始有恒心"。土地上的权利是农民诸多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宅基地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宅基地理应受到立法上的高度重视,但我国现阶段关于农村宅基地...

  • 农村宅基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及完善

    作者:宅基地流转纠纷研究课题组; 陈文通; 林恩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战略方针的实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随之出现了许多新型现象或新型问题,而农村宅基地纠纷即是诸多现象或问题中的一种。宅基地对农民的生存生活至关重要,由宅基地流转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相关涉诉纠纷亦呈上升趋势,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

  • 马鞍山市黄池镇劳动村土地整治:成功经验、不足及其完善建议

    作者:宣玉; 郑和园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土地是一国之本,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批示要求,安徽大学法学院组成专题调研组,于2013年11月27-29日先后赶赴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和塘南镇...

  • 国家支出预算强行效力之界分与实现

    作者:张洪松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一、问题与方法根据国家审计署2012年6月公布的《中央部门单位201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农业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当年项目支出预算执行额分别低于预算数18.41亿元、7.13亿元、10.21亿元、20.44亿元、13.25亿元。上述事例涉及中央部门2011年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凸显了当前预算实践...

  • 有限责任公司废除论

    作者:李润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引言2005年的《公司法》修改本着"放松管制,扩大自治,降低门槛,鼓励投资"的原则,对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纠纷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纠纷,尤其集中在内部纠纷,例如优先受让权纠纷、公司内部决议瑕疵纠纷、退股权纠纷、分红权纠纷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有限

  • 论科学精神与现代民商事司法的关系

    作者:黄清华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引言科学精神对于指导民商事司法审判实践,提高司法界的法制思想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②这一认知法学界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应当如何理解民商事司法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对中国民商事司法究竟有何指导意义,对这两个问题,法学界尚无定论。与现有的民法精品教科书将民法的科学精神界定为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③不同,本

  •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蒋传华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主心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增强。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营造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法治化的程序进路

    作者:赵延聪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一、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背景与路径选择传统上,"决策"或"行政决策"并不在行政法学的研究视域之内。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政治学,设有专门的政策科学分支。法学界关注行政决策,提出行政决策的"法律化""法制化""科学化"等命题,试图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①但...

  • 诚实信用原则到诉讼规则——对民事诉讼虚假陈述规制的探析

    作者:江伟; 陈巧林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利益观受到一定程度扭曲的情况下,在目前民事诉讼实践中时常发生当事人及其委托人为了达到迟延诉讼或胜诉的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玩弄所谓的"诉讼技巧",对于其明知的客观事实故意作出不一致主张,进行虚假陈述的情况,并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法官都曾遇到过当事...

  • 从政策性参与到法治化考量——人民法院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肖新征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地方法治建设量化评估的实践在法治研究中,用确定构成法治的各个要素或指标对法治进行细化分析是相当通行的做法。①借助统计数据和模型进行评估,能够用更客观、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评价法治发展的水平,从世界层面看一些法治指数已经成为评价一国投资水平和制度状况的重要依据②。就我国而言,一些地区也对法治评估进...

  • 地方政府联合立法及其法律属性分析

    作者:焦凤君; 廖伟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地方政府联合立法,是指两个以上的地方政府或部门通过法制协调机制,签订行政协议或合作意向,以联合声明,合作宣言等为文本载体对跨行政区域的各种事项处理的活动。①按立法事项是否跨越省(区)为标准,可以将地方政府联合立法分为跨省级区域的地方政府联合立法与省(区)内的各城市政府联合立法。目前,前者是区域立法的主流,后者多由各城...

  •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当事人权益保障研究

    作者:蒋鹏飞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我国只是在自诉案件中存在着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中不存在当事人和解的法律空间。但是,在实践中,各地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司法试验,对特定公诉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问题进行探索。学术界对刑事和解的研究较为活跃,不仅借鉴西方国家的"恢复性司法"理论对实践中的创新进行理论论证,同时也研究了实践中的一些乱象并...

  • 刑事司法不宜“能动”

    作者:杨志国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近年来,随着法理学研究领域对"能动司法"、"司法能动"、"司法能动主义"等问题的深入研讨,一些学者也开始在刑事司法领域倡导能动主义,并引起了一些争论。笔者认为,在刑事司法领域倡导能动主义,既超越了我国目前的法治发展阶段,同时更忽略了刑事司法活动的特殊性。如果将之施行于刑事司法实践,必将严重阻碍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进程。因...

  • 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联动机制的发展脉络和方向

    作者:张光君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从国外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看,国外的社区矫正经历了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社会救济时期的政府、社区两方主导模式,到20世纪初的政府、社区及非政府组织三方主导模式的转变,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整合发展模式,出现了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等多方力量参与的新局面。①无论是"主导模式"还是"整合模式",都要求多方联动以整合社会资源,从而推动...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合适成年人在场问题研究

    作者:彭新林; 张润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正>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