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与神经疾病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Stroke and Nervous Diseases

杂志简介:《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40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著、消息、短篇、综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国际刊号:1007-0478
国内刊号:42-1402/R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3
复合影响因子:1.21
总发文量:1883
总被引量:11054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4.5577
立即指数:0.0451
期刊他引率:0.9036
平均引文率:11.9323
  •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AQP4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唐铁钰; 肖波; 李国良; 李玲; 袁学谦; 王康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 mRNA和其蛋白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CA1、CA3区AQP4 mRNA和其蛋白表达。结果 AQP4 mRNA和其蛋白表达主要在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致痫后6~24h海马...

  • 脑室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Nogo-A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常丽英; 殷小平; 李罗清; 田舜莲; 孟宪芳; 梁燕玲; 梅爱农; 张苏明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Nogo-A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大脑皮质Nogo-A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53只,分为A组(对照组)、B组及C组,后2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射随机序列寡核苷酸及Nogo-A反义寡核苷酸,在注射后12、24、48及72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大脑皮质Nogo-A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 细胞周期调控对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贵斌; 徐运兰; 王伟; 谢敏杰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来对神经元凋亡进行干预。以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和假手术组。采用HE染色显示梗死灶。并测定其面积占脑片面积百分率的平均值;通过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Wes...

  • 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周边区GAP-43和Syp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传玉; 梅元武; 张小乔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梗死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并随机分为TMS组和自然恢复组,前者给予TMS治疗,后者常规饲养,另选5只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及图像分...

  • 氯沙坦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旭明; 毛善平; 何大艳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鼠局部脑缺血后血管紧张素Ⅱ(hngⅡ)1型受体mRNA(AT1R mRNA)基因的表达及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将36只SD雄性大鼠按时间段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8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氯沙坦用药组3个亚组(每组各6只)。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而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24、48h后缺血侧及非...

  •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作者:阎平建; 刘建祥; 牛凌川; 雷靖安; 韩琦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对72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72例脑梗死患者中有65例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96个,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11例,中度35例,重度19例;70例对照组有12例患者检出动脉硬化斑块17个,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8例,...

  • 小鼠急性致痫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意义初探

    作者:余巨明; 杨德本; 付红梅; 蒋雨平; 任惠民; 陈志群; 王顺先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SE后3h海马活化素S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

  • 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温冰涛; 石义亭; 李培永; 赵毅; 周玉滕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DSA介入下制作、血肿体积≤4ml的犬ICH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于24h和48h分别复查脑CT,血肿体积增大≥1/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甘露醇组48h内发生血肿扩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24h内发生早期...

  • 大鼠前脑缺血诱导HIF-1α、EPO表达的研究

    作者:吴海琴; 张蓓; 展淑琴; 张桂莲; 张茹; 袁海峰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EPO)在前脑缺血大鼠海马中的动态表达规律,为临床开辟治疗脑缺血的新途径时间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大鼠前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管阻断...

  •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格娟; 柏春梅; 马西; 刘天路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α-纤维蛋白原-58G/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功能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PCR-RFLPs技术检测54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的Aα-58G/A基因多态性;采用血浆Fg功能自动检测系统测定血浆水平及功能。结果 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0.315,对照组为0.27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甲钴胺对兔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杨; 李承晏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钻胺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3组:安慰剂组、甲钻胺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和甲钻胺组均以56。白酒按6m2的剂量灌胃24周,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4周。24周后停止给酒,甲钴胺组给予甲钻胺注射液100μg·d^-1,1次·d^-1,肌注,连续4周;安慰剂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

  • 依达拉奉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岚; 何国厚; 刘勇; 王云甫; 魏国耀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单缺组)、术后即刻给药组(即刻组)、术后6h给药组(6h组)、术后12h给药组(12h组)、术后24h给药组(24h组),并建立小鼠单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依达拉奉腹腔注射,术后每天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共3d;脑组织切片用TTC(...

  •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作者:彭军; 章军建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起病1周内、4周时血浆CRP浓度;入院第2d空腹血糖和血脂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把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3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起病1周内的CRP浓度明显升高(P〈0.01),第4周时CRP浓度有所下降...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附7例临床报道)

    作者:李蜀渝; 刘卫平; 熊柯; 肖波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特点,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7例P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4岁,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由突然起始动作诱发的发作性姿势性肌张力障碍,单侧受累多见,发作时间不超过2min,发作时意识清楚,口服卡马西平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本病的诊断依靠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0例报道

    作者:杜晓霞; 李柱一; 宿长军; 林宏; 李宏增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 收集及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有凹扫描的病例60例,其中46例行磁共振成像。结果 进行性智能障碍是SAE的主要临床表现,凹平扫结合临床是SAE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MRI能更敏感地显示合并的脑内细小梗死灶。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MR的广泛应用,SAE检出率明显增多,去除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