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杂志简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9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学术空间、研究实践、咨询方略、辅导个案、课程思考、活动设计、生涯教育、班级心育、一线快递、校园心理剧、心理茶坊、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开明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1-2684
国内刊号:11-4699/G4
全年订价:¥ 586.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5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8547
总被引量:4667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3676
立即指数:0.0206
期刊他引率:0.8182
平均引文率:1.3977
  • 远方,不仅仅是翘望

    作者:孙至斌 刊期:2016年第15期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原以为,她对这个世界踟蹰不前,对未来,对前方充满恐惧,仿佛一道小溪,自绝于江河。她死后,人们从她的抽屉找出了一叠叠的诗稿,这才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女诗人。这个在地理意义上从未走远的人,她的心灵之旅远比外部世界的旅行更有价值,她总是在思想的树下考虑向“未知之地”的旅程,正所谓,一个人不必行走...

  • 隔代教育:别让祖孙情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

    作者:罗时燕 刊期:2016年第15期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与教育方式,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今,隔代教育备受关注,这不仅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关,还源于当前的社会现实。隔代教育已成为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筛选了国内具有价值的50余份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在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成因。

  •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

    作者:苏亚光; 訾非 刊期:2016年第15期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中一个关键的时期,有很多积极品质都在这个时期发展并得到强化。为了探索适合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总结了大量国外和国内对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从生态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培养课程设计应该涵盖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并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建...

  • 儿童拒绝上学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作者:陈玉霞; 徐莹 刊期:2016年第15期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拒绝上学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对拒绝上学行为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家庭的各个方面。国内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 营造积极开放的心理活动课氛围——课堂诊断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

    作者:卢佳适 刊期:2016年第15期

    “课堂诊断”手段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观察与评价,从而促进新课程理念落实,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手段和技术。本文拟从一节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入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先进行课堂实录,然后利用“课堂诊断”手段进行观察、评价和改进,再重新开设这节课,通过对前后两种效果的比较,鉴证积极开放的心理活动课氛围对于成功课...

  • 打破阻抗,让心靠得更近

    作者:杨胜丽 刊期:2016年第15期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

  • “酸奶小孩”的蜕变

    作者:张小飞 刊期:2016年第15期

    之前,佳佳和我是有些交集的。首先她是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平时表现“活跃”,是班级的“女领袖”。如果表现“得当”,对班级会有正面影响。反之,则可能会给班级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其次,她有过一次短暂的心理咨询,为失恋的事情而苦恼。印象中的她情绪起伏较一般职高一年级的学生要更明显些。某一天,她发短信给我说:

  • 自我控制的缺失与获得

    作者:王丽英 刊期:2016年第15期

    一、背景描述小瑞,高一年级新生,由班主任推荐前来咨询。因为他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在来之前母亲带他去过几次心理咨询机构。小瑞从入学后一个月起,基本每天都肚子疼,头疼,呕吐,有时候半夜疼醒,去医院检查。初三时曾经患有急性胃炎,后来经过调理逐步康复了,但偶尔依然会出现头疼、呕吐等情况。来访前近一个月基本不能上学,

  • 无法当众唱歌的幼师生

    作者:潘施杏 刊期:2016年第15期

    一、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童可心(化名),女,17岁,身高1.6米左右,未婚。幼师专业二年级,班长。二、主要问题概述来访者主述:每当在众人面前独唱时觉得很心慌,很怕唱得不好,别人笑,怕别人笑自己笨,唱歌时嘴会振动,手要抓得紧紧的,觉得要抓点东西才行,旁边人越多时,她越是感到紧张。她将这些紧张焦虑的表现归结为高一第一个学期玩单杆时撞到头。

  • 塞里格曼:当之无愧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作者:俞国良; 罗晓路 刊期:2016年第15期

    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1942—),1942年8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他年少时喜好篮球运动,后因未能入选篮球队而开始专心读书。期间塞里格曼阅读的弗洛伊德著作《精神分析引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4年,塞里格曼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文科学士学位,

  • 封面人物档案

    刊期:2016年第15期

    谢文婷,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站站长,学生生涯发展中心负责人。浙江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学位,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执证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杭州市直属学校第15届系统级教坛新秀。自2012年开始,谢老师致力于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把生涯规划课开设成为了学校的...

  •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张远平 刊期:2016年第15期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是心理健康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出发,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教育形式。因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 学生心理需要的评定与分析——基于一所寄宿制高中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来春 刊期:2016年第15期

    学生的诸多学习和行为问题与心理需要未得到满足有关,学生若能享有舒适、愉悦、安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其行为问题将大大减少。对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评定,并对获得满足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可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参考。一、研究的缘起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终身学习

    作者:罗扬 刊期:2016年第15期

    最近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学习问题,每每提到“兴趣”这个话题,我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做什么时感到最幸福?”我本以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肯定会体验到幸福,但学生给的答案却是“没有作业,放假,不上课,睡觉……”好像只有不用学习才会感到很幸福。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再思考

    作者:陈怡华 刊期:2016年第15期

    一、缘起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心理老师,笔者最近收到一起特殊的“求救”:学校一名参加心理健康教育A证培训的同事要交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不知从何下手。后来与这位老师反复地交流讨论,最终她完成了一篇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自信的文章,为培训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事引发了笔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