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杂志简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9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学术空间、研究实践、咨询方略、辅导个案、课程思考、活动设计、生涯教育、班级心育、一线快递、校园心理剧、心理茶坊、动态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开明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1-2684
国内刊号:11-4699/G4
全年订价:¥ 586.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5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8547
总被引量:4667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5.3676
立即指数:0.0206
期刊他引率:0.8182
平均引文率:1.3977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作者:闫涛 刊期:2008年第08期

    一位教师曾经问他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条很宽的河的这边有一只虫子,它想要到河的那一边,它该怎么过去?”老师刚讲完自己的问题,就有学生抢答了。

  • 理情教育——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式

    作者:涂春华 刊期:2008年第08期

    理情教育(简称REE)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学校情境中的一种应用,是一种预防性、教育性的心理辅导课程。本文对理情教育的理论基础、理情教育课程的内涵和实施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对它的有效性研究,最后总结了理情教育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心理问题起因与“两极无痛”原理的探讨

    作者:吴舒蔓; 吴发科 刊期:2008年第08期

    本文从“人的意识”和“人的社会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基于此提出了“两极无痛”原理,阐明了人的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差异性。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上海市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职责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曹凤莲; 杨意岚; 徐娟; 毛羽 刊期:2008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情况的调查和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内容的安排和工作量的认定上,不同的学校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上海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上海市教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基于此,本文提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为学校...

  • 3~9岁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黄文澜 刊期:2008年第08期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寻3~9岁儿童同情心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7岁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8岁则是同情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总体同情心存在显著负相关。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诚征封面人物照片启事

    刊期:2008年第08期

  • 团体心理辅导中辅导用语的探讨

    作者:梁剑玲 刊期:2008年第08期

    团体心理辅导课由于面向群体进行,活动形式丰富而生动,参与者能积极主动参与,良好的辅导效果使得团体辅导课逐渐进入了中小学校中并受到师生的欢迎。

  • 寻找友谊 感受合作——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作者:叶璐 刊期:2008年第08期

    围绕“友谊”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感悟如何获得朋友,以及体会到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所带来的帮助。尊重:学会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会主动地付出,礼貌客气,自信和好意。欣赏: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合作:团队合作精神的渗透。

  • 行为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常用辅导方法

    作者:张瑞平 刊期:2008年第08期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常用的问题行为辅导方法——行为矫正法。主要包括强化惩罚法、代币法、行为契约法、认知行为矫正法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综合考虑自身、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 团体咨询中的团体活动

    作者:高燕梅 刊期:2008年第08期

    团体咨询中的团体活动是增进团体咨询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团体咨询中,选用适当的团体活动形式,有助于成员的参与,有助于达到团体目标。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团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辅导

    作者:刘玉桃 刊期:2008年第08期

    作者通过对一例高一女生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上学的案例分析,运用认知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进行了辅导,最终纠正了其不合理认知,恢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摆脱非理性信念找回充实的自我

    作者:李铭 刊期:2008年第08期

    小尹,高一女生,一直以来都是个开朗、勤奋、有正义感的女孩。可是到了初三,她母亲总是对她说“好好读书,不要胡思乱想”那些话,而且随着学习负担加重、中考压力加大,她说她的意志开始模糊、学习兴趣丧失、情绪长时间低落。这时,出现了最令她感到头痛的并且从初三到现在一直都在困扰着她的“问题”——她一看到男生就感到心慌意乱。

  • 新教师的任教学校适应

    作者:王文 刊期:2008年第08期

    教师总是工作在某个特定学校。教师们由于就职于不同的学校,其经济待遇、发展机会、学生状况、工作压力甚至社会地位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新教师当初的求职理想通常是去“名校”,去“重点校”,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去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学校。但现实与理想常常有差距,许多新教师并未如心所愿。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了当初理想的学校,...

  • “为人师表”与教师心理健康

    作者:李玉峰 刊期:2008年第08期

    教师被推崇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应有模范的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很好地表达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 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作者:屠岚 刊期:2008年第08期

    做了十几年教师,发现课堂上常有一种反常现象:教案写得详尽周密,却未必会上出一堂好课;教案写得粗疏简略,教学效果也未必差。事后反思,认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不是上乘的教案,而是良好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