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学会做“愚钝”的父母

    作者:柯中明 刊期:2017年第12期

    爱国诗人陆游有一首著名的遗志诗,其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谓家喻户晓。陆游是怎么做家长的?"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可见其家风。陆游深信"书中自有道化在",因此常常告诫儿子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可谓家教"宝典",古今通...

  • 边界与融合:和谐家校关系再造(上)——家校教育关系失序与矫治

    作者:徐向阳; 梁明月 刊期:2017年第12期

    目前,我国中小学家校教育关系有失序的趋势,典型表现为“学校教育家庭化”以及“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背后蕴含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恐慌——对“淘汰”和“资源匮乏”的恐惧、疏解教育恐慌问题,一方面需要考量社会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利用责任调节理论来调整家校教育关系。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法律关系及其完善

    作者:祁型雨; 任茹慧 刊期:2017年第12期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两者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权利与教育义务出现很多交叉或不对等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从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家庭教育权利的保障措施。

  • 未来教育视阈下中小学家校协同供给侧改革探析

    作者:王库; 吴少平 刊期:2017年第12期

    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具有现代性公民的全人教育。自主性、选择性、协同性、多元性是未来教育的基本要素与特征。从未来教育的视阈审视目前中小学家校协同供需矛盾发现,存在着主体、目标、内容、场域等方面协同的现实困境,亟需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逻辑突破口,提升中小学家校协同的主体互动性、目标相融性、内容统一性、场域系...

  • 有效参与:构建家校合作新样态

    作者:刘慧琴; 赵敏 刊期:2017年第12期

    当前,家庭和学校由于主体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参与领域层次低、表层化,参与权力不明确、参与渠道单一,参与过程简单、松散,使得家校合作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构建家校合作新样态,需要以家校合作的多元化拓展参与的广度;参与主体从感性走向理性挖掘参与的深度;从设立机构到完善法律制度增强参与的效度;以家校双方的教育素质提升为前提,明晰家庭教...

  •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培训?——来自2017“师德国培”学员的调查与访谈

    作者:戴双翔; 熊春辉 刊期:2017年第12期

    当前的师德培训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也存在着社会对师德培训效果的美好愿景与师德培训实效低下之间的矛盾,师德培训难以完全满足参训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7)"师德培训者研修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研修班学员进行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当前师德培训进步与困境并存。新时代要求师德培训多些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立足教师实际需要,...

  • “窗”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张立新 刊期:2017年第12期

    借助特殊的校本资源,是创建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窗内小学从校名出发,让教以学为窗,学以用为窗,师以生为窗,生以书为窗,开发"窗"文化的最大教育价值,助力学校特色品牌创建。

  • 善爱育心 活动育人——善爱教育理念下的德育活动创新

    作者:周丽梅 刊期:2017年第12期

    借助名人资源开展学校德育是一条有效路径。发掘蒋光鼐将军的精神内涵,践行善爱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与"爱"的品性,有助于学校卓越发展。

  • 在“三色”主题研学旅行中培植仁爱文化

    作者:朱毛智 刊期:2017年第12期

    研学旅行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创新举措,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三色"主题研学旅行,让学生踏着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寻访秀美山川、种下绿色梦想,记录历史人文、濡染古色书香,有利于展现学校风采,弘扬仁爱文化。

  • 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课堂的行与思——基于微信的品德课堂互动教学初探

    作者:潘友县 刊期:2017年第12期

    基于微信的品德课堂互动教学,通过建构交互式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借助课前问卷互动反馈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即时互动分享,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开展多元互动测评反馈,改进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品德成长。

  • 在“回望”中引领儿童成长——自媒体资源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思考

    作者:徐静 刊期:2017年第12期

    自媒体的应用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立足学生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用自媒体捕捉并剪辑学生过去的生活场景,记录"道德瞬间",引领学生"回望"生活,通过对比反思和自由表达,深化道德认知,发现并感悟生活所内在的道德意蕴,进而激活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共生:自媒体时代的师生生态——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思考

    作者:钱月琴 刊期:2017年第12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平台强势走进教育生活,打破了传统师生生态的平衡。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师生通过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求解,对纷杂网络信息的有效甄别,对多元网络评价的巧妙引入,学会互相关爱,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共同发展,构建网络环境下"共生"的师生关系。

  • 基于观念建构的初中科学学科德育实践探索

    作者:翁庆双 刊期:2017年第12期

    初中科学教育的"真""善""美",正是科学学科德育的应有之义与独特价值。审视初中科学学科德育现状,学科德育与教学目标割裂;德育目标缺乏有效支撑;实施学科德育缺少实践体验。基于科学观念建构,探索初中科学学科德育实践,着重解决三个问题:形成初中科学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明晰初中科学学科德育的系统设计,提炼科学学科德育的实践样式。

  • 以阅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主题阅读融入品德课堂的实践思考

    作者:吴映 刊期:2017年第12期

    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将阅读引入品德课堂,通过绘制品德阅读思维导图,构建"慧阅读"品德课堂:通过移情对话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在主题阅读交流和活动中落实素养养成,并启动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实现道德的自觉成长。如此,阅读与品德课堂的深度融合得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得以完成。

  •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非纸笔测试的改进思考——基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实践

    作者:桑丽虹 刊期:2017年第12期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非纸笔测试是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的重要手段。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立足学生实际,从测评项目、内容、等第和结果四方面,建立测评方案,实现学校共享,以保证测评的整体质量;立足儿童特点,采用游园式、情境式、闯关式等形式实施测评,寓教于乐,以评价促进儿童发展;科学分析测评结果并落实反馈,指导教学改进,从而不断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