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德育:学校该做些什么?

    作者:郑航 刊期:2015年第12期

    立德树人,乃学校之根本。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社会,实践中的学校德育,似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若秉承理想而罔顾现实,便可能令儿童无法适应"骨感"的现实生活,以至于产生"德育是害孩子,还是利孩子"的疑惑和忧虑;若拘泥于现实而疏于理想,又可能让儿童无法超越"一己之私",以至于培养出无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两...

  • 德育理论如何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

    作者:付辉 刊期:2015年第12期

    德育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有三个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理论学习阶段、德育理论转化阶段、德育实践行动转化阶段。判定学校德育实践是否运用了某种德育理论的标准有三:第一,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第二,是否有利于德育理论应用者的德育观念转变;第三,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理论的完善和丰富。

  • 美国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瑞瑞 刊期:2015年第12期

    在美国,青少年网瘾问题给青少年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导致青少年网瘾的原因主要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为了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美国颁布了相关法律,创建了防治网络沉迷的组织和机构,并对青少年展开核心价值观教育。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 加强学科统筹配合 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跨学科渗透

    作者:孙全军 刊期:2015年第12期

    2015年全国部分省市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注重加强学科统筹配合,将语文、数学、英语、史地、艺术等元素融入试卷。这种跨学科渗透的命题思路说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融通,充分发挥各学科综合育人功能。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读的三重要义

    作者:陆勤 刊期:2015年第12期

    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品德与社会教材以跨学科编写模式,将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基础。翻阅现行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不难发现,教材文字不多,歌曲、故事、漫画、游戏等艺术性表现方式颠覆了传统品德教材一个故事一篇课文的格局。但由于当前品德学科无专职教师,虽然教材使用已历经十多个年头,但教材研读...

  • 让品德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基于三个教学片断的思考

    作者:许健坤 刊期:2015年第12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都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多年来,品德课教师不断践行并深化对这一理念的认识,力求让课堂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走进儿童生活。但在实践中,我们对此仍有诸多认识误区。基于儿童生活,是品德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拓展儿童生活,引领和提升儿童生活,品德课堂才能真正走向生活。一、注重生活引领,

  • 构建品德生本课堂的思考

    作者:李洁 刊期:2015年第12期

    生本教育的倡导人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课堂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主动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方式、生活状态和生活世界。这为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以生本理念构建品德课堂,播下道德成长的种子,让学生收获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更收获美好的梦想,从而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发展。

  • 挖掘儿童生活的富矿

    作者:徐文玉 刊期:2015年第12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将儿童生活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将课程学习本身视为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要求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激活儿童生活这一资源,引领儿童不断拓展生活世界,感悟生活价值,过有道德的生活。一、搭建桥梁,

  • 小学品德课后延伸活动例谈

    作者:祝成彦 刊期:2015年第12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回归生活世界"越来越引起一线品德课教师的重视——要使学生通过课程学到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而品德课后延伸能创设"致知笃行"的平台,促动课内生活走进儿童现实生活,将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

  • 基于标准的品德与社会课过程性学习评价——以活动作业评价为例

    作者:关月梅 刊期:2015年第12期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社会常识为载体,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综合性基础型课程,其学习评价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4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本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习评价要发挥激励、教育功...

  • “达人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城中学“达人教育”特色探寻

    作者:周瑞章 刊期:2015年第12期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人,包括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发展的主体。学校发展必须"目中有人",力求实现学校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机结合。而一旦实现了这种结合,学校必将获得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并由此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多年来,桥城中学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梳理自身的办学理念,回应时代需求,用"达人教育"促...

  • 用西关商业文化浸润儿童成长——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探索

    作者:周卫东 刊期:2015年第12期

    基于地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它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其开发与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生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文昌小学植根深厚的西关商业文化底蕴,赋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气息,用厚重而鲜活的西关文化浸润文昌学子的成长。一、探寻:在文化梳理中重识西关商业文明...

  • 以竹育德,培养少年君子

    作者:苏苑勋 刊期:2015年第12期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华民族历来尚竹、赞竹,乃至在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把竹子的生物特性类比为人的道德伦理标准。可以说,竹在中华文化中,已经成为承载人类文明内涵的美好载体。近年来,广州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借助竹之品性,挖掘其中的教育蕴含,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从竹品中提炼育人精神竹在中华文化中...

  • 一例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辅导案例

    作者:胡娜 刊期:2015年第12期

    小Y,4岁男孩,幼儿园小班就读。最近一年,小Y在家与家人可正常交流,但在学校及其他场合,不管是对老师、同学还是陌生人,均沉默不语。父母因此前来求助。一、初步诊断初次见面时,小Y对咨询师的问话、逗引、游戏提议,均无反应,大多数时候都执拗地僵持在原地,显得紧张不安,但对沙盘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面对正在玩沙盘的另一同龄小男孩,

  • 帮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从一个情绪极端孩子的转变引发的思考

    作者:杨晓凤 刊期:2015年第12期

    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陪伴着学生小A艰难成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渐渐放下。因为,小A已经由以前不时爬上四楼闹跳楼,到如今被选为中队委员并表现优异。更可喜的是,他的进步还影响和唤醒了很多同学战胜自己弱点的决心和信心。小A的转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一、事件回放1.学生情况小A,男,长得又黑瘦又矮小,自控力很差,自尊心极强。读一、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