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美国教育关怀共同体初论

    作者:侯晶晶 刊期:2014年第09期

    教育关怀是具有教育功能的成人或组织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合理满足儿童的需要并得到其承认与回应的过程。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美国小学与家庭、社区形成了教育关怀共同体。美国小学比较充分地回应各类青少年的多维需要,使其学术、情感与社会性比较平衡地发展。美国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折射出法制社会的特点,同时注意关怀的限度和有效性。美国的社区...

  • 需德兼备 厚德载物——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师德成长

    作者:徐倩影 刊期:2014年第09期

    需要与师德有着辩证的关系,教师的需要影响师德,教师的需要受师德的调节和影响。新时期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在不同程度上未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各种师德问题的出现。为此,师德成长应该首先从建设和谐的师德成长环境开始,满足教师生存需要;然后完善合理的师德政策制度,满足教师社会需求;最后提高...

  • 童年的消逝与回归——基于游戏的视角

    作者:刘爽 杨淑萍 刊期:2014年第09期

    当前,儿童的童年正在消逝。童年消逝最显著的症状是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儿童的娱乐方式为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介所代替,出现成人化和功利化的趋势,这势必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现状,必须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趋势的蔓延,为童年的回归创造条件。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堂——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

    作者:胡兴松 刊期:2014年第09期

    家国情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优秀歌曲、传统节日、经典诗词、爱国志士等多种课程资源,着力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经济生活》教学例谈

    作者:刘丙胜 刊期:2014年第09期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经济生活,整合教材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

  • 在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作者:刘建德 刊期:2014年第09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更新理念,确立课程、主体和生活意识;要把握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拓展教材内容;要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 假作真时真亦假——谈小学品德教学失真现象及解决策略

    作者:张云波 刊期:2014年第09期

    "真"是品德课堂的灵魂。品德课堂唯有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体验,产生真实的需求,激发真实的情感,付诸真实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学生道德的发展。

  • 细品慢读 深挖巧用——小学品德课前调查单运用策略研究

    作者:陈春雨 刊期:2014年第09期

    充分利用课前调查单,对于提高品德教学效果作用极大。利用课前调查单,能了解学生现状,把握教学方向;挖掘细节,激活品德课堂;提炼差异,实现价值建构。

  • 更新理念,走出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困境

    作者:牛立强 刊期:2014年第09期

    农村品德课教学应立足于现实,从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发扬优势,让乡村德育更接地气;转移话题,活用教材满盘皆活;转移视线,原来风景这边独好;热点关注,乡下孩子很幸福。

  • 走进品德课堂微时代——谈基于儿童立场的细节关注

    作者:马晓颖 刊期:2014年第09期

    品德课堂走进微时代,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体现编者意图的细微因子;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寻找载体,利用触动心灵的微故事和微体验开展教学;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关注生成,发现孩子在课堂生成中细微变化。微课堂,关注的是细节,立足的是真实,追求的是高效。

  • 借用地方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作者:张华静 刊期:2014年第09期

    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将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小学品德课程中,可使品德教学更贴近实际,进而激发教学活力,达成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的“剑锋班”成长记事

    作者:彭敦运 刊期:2014年第09期

    泉眼里冒出一眼水,可以形成一股浅流,冲出一道短痕。若泉水不断,浅流会变成小溪,乃至瀑布、河床。而河床一旦出现,就会汇聚更多的来水,积攒更大的冲刷和前行的力量,终成大江。在班级教育中,能不能通过收集杯水的力量,富集而成"江海",进而铸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呢?"第一杯水"期中考试过后,各班都在召开家长会。观摩了几场后,我失眠了。

  • 诗书校园 启美启真

    作者:杨国平 蔡芷萦 黄燕婷 刊期:2014年第09期

    优秀的诗词是心的灵动,情的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的象征,她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无论是传统的古诗还是现代诗歌、儿童诗歌等,都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德育的丰厚资源。多年来,耀华小学在充分挖掘诗歌内涵、利用诗歌资源,进行诗意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人文精神,以诗启美、启真,使学生形成...

  • 以诗厚德,让师生诗意栖居

    作者:翟凤荣 刊期:2014年第09期

    哲人说,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是哲学、是社会学、是人类学。确实,诗饱蘸着浓浓的人文情愫。因为诗中有真,诗中有善,诗中有美,诗中有无穷的宝藏,为了师生的诗意栖居,近年来,平山小学以创新超越为核心,提出了"让师生诗意栖居,让生命灵动跳跃"的办学理念,培育"厚积、笃行、创新、诗意"的校园精神,用诗熏陶学生,用诗感染和激励学生,走出了一条...

  •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让学生更自主

    作者:陈广伟 刊期:2014年第09期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补益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巨大作用。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其显著的实践性,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自觉、自能、自立精神等方面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