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当道德成为一种信仰

    作者:孙彩平 刊期:2013年第04期

    那天,当这句话在心头涌现时,心底丝毫没有想象中说到信仰时的那种豪迈,而是一种凉凉的感觉。 曾经,信仰是一个激昂的词,一说起便让人热血沸腾,内心充盈起前进的力量。

  • 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与学校德育的优化

    作者:班建武 李凡卓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从表象上看,当代青少年文化五彩斑斓,读图化的认知方式和游戏化的语言方式表明青少年既趋向感性化认知,又寻求个性化的“自我”。深入分析会发现,由于受到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影响,青少年挣扎在“酷”与“痛”的边缘。面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学校应该构建开放型的价值目标体系,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滤导功能,坚持基本价值的一元导...

  • 青少年交往类型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齐学红 徐小丹 刊期:2013年第04期

    道德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的过程即道德学习的过程。根据青少年所处的不同交往环境,从控制和情感两个维度并根据其强弱程度,将青少年交往行为分为四种类型,即情感型交往、规则型交往、同情型交往和旨趣型交往。不同交往类型中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地实现着个体社会化的...

  • 旨趣型交往中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刁益虎 刊期:2013年第04期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学习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需要关注。以青少年基于网络和社区的旨趣型交往为研究对象,揭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对青少年道德学习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 同情型交往中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王飞 刊期:2013年第04期

    同情型交往作为一种同伴交往类型,因其满足了青少年对同伴群体的情感归属和自主平等发展的需要,对青少年道德学习具有建构性、内聚性作用,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同情式理解是道德学习的基础条件,建构性和内聚性作用决定了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

  • 论学校道德领导与校长道德领导力

    作者:吴颖民 华山鹰 童宏保 刊期:2013年第04期

    学校道德领导要通过塑造愿景、培养信奉者、构建替身等来实现。校长道德领导力既是校长领导力的基础,也是学校道德管理的基础。基于学习共同体假设,卓越学校塑造不仅需要校长具备卓越的道德领导力,更需要校长充分发挥多角色意识实施卓越的学校道德领导。

  •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

    作者:陈光全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应把学生推向前台,让他们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而为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奠定基础,这也是教师应当肩负的使命。

  • 思想政治课“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及其策略

    作者:孙杰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中国海权式微,与此同时,国民“蓝色国土”观念几近泯灭,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已成“软肋”。基于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从寻绎“失落”的海洋文明,激发文化自信自觉;触发“失忆”海洋精神,培育民族海洋信仰等方面建构“微海权”,实现海洋意识的重塑。

  • 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的基本模式例谈

    作者:方丽敏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主题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活动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观察、调查、交流、讨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升实践能力。按照主题实现的方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的主题活动可以分为逐层递进模式、同步发散模式和立体分解模式三种。这是品德课程主题活动最主...

  • 那一场大雪,怎一个“愧”字了得——执教《快乐的冬天》有感

    作者:李伟芬 刊期:2013年第04期

    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品德课老师,我一直关注品德课的“生活性”,把“源于生活,立足生活,指导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还大胆开发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让生活走入课堂。2010年12月15日,我执教了一堂品德教研课《快乐的冬天》(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对课程的生活性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触。

  • 我会用心来读你——深入学情分析,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

    作者:陆惠忠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上海市中小学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实施意见》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一言以蔽之,深入分析学情,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尤其需要用心来“读懂...

  • 缘“绳”循“规”画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课例

    作者:张明华 刊期:2013年第04期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与语文知识极为有限,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内涵,自觉遵守生活中的规则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力创设生活化的主题或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把直观感知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循序渐进地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从语文教材看儿童精神建设之变

    作者:何夏寿 刊期:2013年第04期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历来承担着学科道德建设的主要职责。儿童,除了生理意义以外,其实是特定的社会根据特定的价值建构、建设起来的。语文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童年形象的建设有着天然的关系。

  • 在科学教育中涵育美德

    作者:华静雅 刊期:2013年第04期

    程方平教授认为,学校德育必须有整体适宜的德育规则,并从环境、制度、主渠道、学科渗透、相关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强调自主道德实践,以体现学校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基于此,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在科学教育中,清楚地认识到本学科与德育的紧密关系,从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坚持从育德入手,在育德和育智的双向拓展中,给科学教育以...

  • 感动了就不会忘记

    作者:陈丽芳 刊期:2013年第04期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动了就不会忘记。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都会被校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所感动。 有这么一群人。每天他们很早到校,身披礼仪绶带站在学校的中厅、站在楼梯口,用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语向老师问好,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着老师上班、同学们上学。早读、课间、眼操、放学检查路队……校园里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