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窗边的小姑娘

    作者:张梅 刊期:2011年第11期

    二十年前买过一本书,叫《窗边的小姑娘》,印象非常深刻。这本书是日本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女电视主持人写的,讲述的是她的童年故事。当时买这本书,非常便宜,大概就是一文几毫,但我买了之后,

  • 广东:《广东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

    刊期:2011年第11期

    11月11日,《广东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广东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性焦虑。相比较男性而言,女中学生有着较多的性焦虑心理。4成女生担心乳房太小,2成中学生已经谈恋爱了。

  • 云南:发表“三生教育”宣言

    刊期:2011年第11期

    10月21日,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三生教育大会发表了“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宣言,倡导实施“三生教育”,以此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宣言提出,“三生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破解了教育的核心命题。其目标是:使人认识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使人称其为“人”,

  • 肖雪慧:培养孝子不如培育人性

    刊期:2011年第11期

    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将吸收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到6岁的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 英国:反思青少年教育

    刊期:2011年第11期

    今年8月,英国伦敦等城市发生了暴力骚乱事件。骚乱平息以来,政界、教育界、媒体和家长们都开始反思英国青少年教育,并逐渐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学校纪律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

  • 喻学林:学校德育难以担负起社会道德救赎的重任

    刊期:2011年第11期

    喻学林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层面和传统德育观中,人们一直认为学校德育应该也能肩负起社会道德教化的任务。于是,当人们痛心疾首于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时,当人们谈及社会道德建设的设想时,

  • 邢永富: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重视社区公益性

    刊期:2011年第11期

    邢永富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对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国家公益性而忽视其社区公益性。社区社会是中小学教育的直接社会基础,社区居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物质文化需求,而这些社区环境因素将会影响和渗透到中小学教育主体、客体、内容、

  • 周中之:慈善伦理教育是德育新的生长点

    刊期:2011年第11期

    周中之在《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17期撰文指出,的德育新内容,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第一,频发的自然灾害,需要用慈善伦理精神培育新人。第二,培育慈善伦理精神推动社会的道德分配。在德育工作中,慈善伦理是符合当代中国时代需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面对新世纪在贫富差距拉大的当代中国,

  • 儿童本位:教育从这儿出发——由“绿领巾事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陈涛 刊期:2011年第11期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2011年10月17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这是该校的一项“别出心裁”的“新举措”:小学生有两种佩饰,一种是红领巾,

  • 从"孩子"到"学生"——中国学生"入序"过程的自由度分析

    作者:李乔生 刊期:2011年第11期

    从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到中小学阶段的游戏缺席以及规则的严明,再到大学时代秩序的终结以及自由的重生,中国学生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先紧后松,先严后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享有的自由度逐步增大;外紧内松,外严内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秩序教育”中的角色地位随着年龄增长而相应涨落。

  • 昨天 今天 明天——在2011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

    作者:王玲 刊期:2011年第11期

    昨天,我们当中的大多数还不曾相识;今天,我们在同一舞台上交流、展示;明天,我们将成为好朋友,在课改前沿互拜为师。所以大家很感谢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承办的优质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所给予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开启着智谋,领教了什么是天外有天楼外楼,体会了一线教学永远是课改研究的源头。

  • 找回“时间”中的历史——由《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历史内容反思学生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梅 刊期:2011年第11期

    历史知识是《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而现有教科书中历史内容的编写在淡化历史学科体系、突出主题的同时却导致了学生时序感的混乱与历史理解的肤浅等问题。事实上,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内容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自然也是教科书历史内容编写的重要维度。为此,本文...

  • 挖掘美丽 巧做知音——小学品德教材的美学研究初探

    作者:任斐斐 刊期:2011年第11期

    小学品德教材包含许多丰富的内容,大致分为虚实两部分:实处是指教材中呈现的文字、插图,如提示语、关键词、情境图、小资料、故事屋、诗歌、小广播、快乐谷等;虚处是指需要学生自己感悟,动手、动脑完成的部分,它们给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翻看每一本品德教材,

  • "情""理"相容——例谈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落实

    作者:陶春月 庄丽敏 刊期:2011年第11期

    地理知识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难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有些教师把品德课上成地理课,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德育目标无从落脚;有些虽动用大量地理视频、图片等资源,

  • 品德课堂实施情感性评价的策略探究

    作者:汪良英 刊期:2011年第11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不断唤醒、鼓舞和激励。”情能激情,惟有富有真情的评价,方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因而,品德课堂的实施更需要情感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