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德育要脱离五道杠

    作者:信力建 刊期:2011年第09期

    前不久,一个佩戴五道杠的小朋友突然走红大江南北。对此,除了他臂膀上那个刺眼的袖章,人们最惊诧的莫过于他那迷人的领导式微笑——小小年纪就能把难度系数高达4.1的假笑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举手投足之间一股官僚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感慨,中国的官场后继有人了。

  • 北京: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大纲引发热议

    刊期:2011年第09期

    北京市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大纲公布,有关“我是从哪里来的”部分中,图文并茂介绍性交概念的内容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该书按低、中、高学段小学生特点设置内容,包括“我的身体”“预防艾滋病”等。其中“我是从哪里来的”一课中,还大胆加入了性交概念,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

  • 山东淄博:少年宫建设突破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瓶颈”

    刊期: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源地——山东省淄博市,为扭转农村孩子活动场所薄弱状况,突破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瓶颈”进行了不懈探索。首创的“淄博经验”随着乡村少年宫在各地的推广,其影响扩散到全国。淄博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始于2007年。

  • 陈文龙: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困难重重

    刊期:2011年第09期

    8月26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

  • 国外孩子的暑假作业

    刊期:2011年第09期

    美国中小学的暑假大约为十星期,没有暑假作业。假期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多。一般公立学校的中小学.会有几星期的暑期学校,课程除了语数外,还包括游泳、野餐、打球和漫步等大量生活技能和日常礼仪的教授。此外,最有美国特色的是参加社会活动。如让孩子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脏物等.目的是让孩子熟悉...

  • 王占魁: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在于使人养成对爱或美善的价值选择

    刊期:2011年第09期

    王占魁在《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个体的道德实践不是对群体伦理规范本身的刻意满足,也不是为了寻求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抑或“公平”,而是-出于保持自身行为美善的精神需求。

  • 范兆雄:“无痛德育”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自然获得道德成长

    刊期:2011年第09期

    范兆雄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撰文指出,传统的学校德育正受到后现代道德的冲击,德育痛苦地面对脱离生活、难以实践的责任和奉献,道德教育成为一种不容易兑现的空洞言说。而新的重视主体幸福和享乐的道德文化要求学校德育进行相应的调适。“无痛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权利,提倡不损及他人的宽容,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消...

  • 终于关注幸福了——评2011年开学第一课

    作者:杜时忠 刊期:2011年第09期

    在连续两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后,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关注到学生“幸福”这个主题,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 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

    作者:郑航 刊期:2011年第09期

    在有形与“无痕”之间保持德育的张力,是深化德育改革、推进德育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以“有形”之名,行“无痕”之实,在“无痕”之中,获“有形”之效,是在实践中保持德育张力的根本要求。

  • 班会:现代合格公民养成之场所

    作者:张敏 刊期:2011年第09期

    班会是公民培养的重要途径,从关涉的领域来看,班会是一种班级公共生活;从动作机制来看,班会是学生自治的有效形式;从性质来看,班会是一种学生民主生活形式。优质班会建设需要从班会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主题选择、过程安排、形式选择、班主任角色的合理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

  • 仪式: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触点——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和优化设计的思考

    作者:徐莉 刊期:2011年第09期

    学校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以仪式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当前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校仪式的文化内涵,显得简单化、程序化、模式化。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优化设计学校仪式,使仪式成为校园生活的魔力时刻,成为孩子成长姿态的美丽展示,成为推...

  •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与评价现状调研报告

    作者:高本光 刊期:2011年第09期

    为了全面了解福建省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和评价状况,找出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探索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和途径,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

  • 例谈儿童“生活事件”的运用

    作者:穆文红 刊期:2011年第09期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而品德教材是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中生成教育话题和范例,所遵循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引领下,巧妙地把课堂负载的世界与儿童生活的世界打通,以此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意义。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

  • 夯实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墙基

    作者:侯洪美 刊期:2011年第09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目标的维度来解读这一论述,显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双线的、综合的,它不仅在于儿童良好的品德养成,更在于学生不断递进的社会性发展。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的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

  • 地理题材品德课教学策略探寻

    作者:胡小萍 刊期:2011年第09期

    对于地理内容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少教师或由于自身地理知识的贫乏,或由于知识本位意识的根深蒂固,总觉得是难以攻克的“堡垒”、难以啃下的“硬骨头”。细细分析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地理学科的知识目标被“以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德育课程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