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教育部:中小学民族知识系列教材已经编辑完成

    刊期:2009年第20期

    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联合通知精神,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已经编辑完成,其中小学三、四年级为《中华大家庭》,五、六年级为《民族常识》,初中一、二年级为《民族政策常识》,普通高中一、二年级为《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学校为《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

  • 上海:微型德育课以短片形式面向上海市展示

    刊期:2009年第20期

    由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开发实施的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切入口、各族师生齐颂祖国万岁为主题的微型德育课程,面向上海市展示。这也是全市第六次“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在各中小学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实施‘两纲’教学展示活动”的内容之一。课程展示由参与该课程实施的德育实训基地近41位学员所在的各学校,以短片汇...

  • 天津:70%患抽动症小学生是装病

    刊期:2009年第20期

    据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对该市近千名小学生抽动症患者的调查发现,近70%的小学生是装作抽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非真的患上抽动症。

  • 中国青年报:46.5%的人表示老师都有批评学生的权力

    刊期:2009年第20期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301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5.2%的人表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必要,因现在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31.6%的人认为班主任批评学生是自然之事,无需授权。46.5%的人表示,不仅是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都有批评学生的权利;46.6%的人认为《规定》中“适当批...

  • 上海:八成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重

    刊期:2009年第20期

    一份来自上海13个区1300多名教师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教师存在过重的工作压力。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最大,厌倦教育工作的人数最多。

  • 道德教育如何回归生活——以一交通规则的学习为例

    作者:许利珍 徐湘荷 刊期:2009年第20期

    回归生活,是现代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理念。但德育怎样才回归了生活,如何回归生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规则。本文以一交通规则的学习为例,揭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真谛,试图表明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价值取向的转变,如果仅仅拘泥于前者,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德育回归...

  • 做生活的淘金者——记南京市栖霞区品德教研员应美华

    刊期:2009年第20期

    向寻常生活借力 1981年,应美华从晓庄师范毕业,留校分配在师范附小工作。17岁的她比起班上最大的孩子来,仅仅大了三岁。她说:“我是在观察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教育。”

  • 专题:回归常态——品德教学的必然追求——让优质课评选回归教学常态的思考

    作者:高本光 刊期:2009年第20期

    “大众教研”和“常态教学”,这是我们本期专题要探讨的两个关键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品德课程研究也渐渐风生水起,各种课程培训,教学比武,观摩展示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

  • “陀螺效应”激活品德课程常态课研究

    作者:陶华燕 刊期:2009年第20期

    在教学研究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我们的公开课也由理想模式的“精品课”向“常态课”回归。学校的校本教研,也从“精英教研”向“常态教研”倾斜。而此时组织者若能玩味“陀螺”,参透“陀螺效应”,进而迁移妙用,定能激活品德课程常态课的教学研究。

  • 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呼唤回归常态的精品品德课

    作者:池昌斌 朱旭艳 刊期:2009年第20期

    【缘起】 2009年4月1日晚,由英国首相布朗主持、吉米·奥利弗掌勺的G20峰会欢迎晚宴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招待这20位分别来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元首?这位“新派食神”别出心裁地把晚宴变成了自家菜园里的一个家庭派对,用番茄和马铃薯,做出可口的西班牙煎蛋饼和烤鸡拼盘;用菜园里现摘的豌豆和蚕豆,变化出创意十足的吐...

  • 追寻质朴而生动的品德课堂

    作者:钟惠芬 汤金华 刊期:2009年第20期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新理念、新手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似乎已经普及:调查、访问、讨论;音乐、电影、图片;模拟、扮演、游戏……多种方式,多种活动,如果盲目地一拥而上,却只会让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出纷乱之感。笔者常常思考,在常态课教学中,我们能否找寻到质朴而生动、精巧而实用的路径?

  • 不可忽视的教育细节

    作者:夏世芬 刊期:2009年第20期

    细节决定成败,可在学校教育中却有许多细节被我们老师忽视,以至失去了很多教育契机。因此,为师者应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八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 我的魔盒计划

    作者:杜林 刊期:2009年第20期

    下课铃声响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办公室,屁股还没沾到板凳,后面的“小尾巴”就紧随而至:“老师,小凇拿我的橡皮不还给我,还打我!”“老师,小红又拿粉笔在黑板上乱画啦!”“老师,小明又从楼梯上往下跑,差点撞到人!”“老师,小余又在桌子底下扔了很多纸!”……

  • 班级管理进行曲

    作者:邬依林 刊期:2009年第20期

    班级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家园,它应该成为孕育快乐、创造快乐的一片乐土。班级是否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很大程度取决于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是否快乐。在班级建设中,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是大有作为且受到尊重和信任的,并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将爱心,公平均匀地播洒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才能演奏出属于孩子们...

  • 《我是亚运小主人》主题队会设计

    作者:萧惠清 刊期:2009年第20期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弘扬亚运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2.在体验实践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亚运的知识,体会举办亚运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