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新浪网:孩子最大苦恼并非来自学习压力

    刊期:2009年第13期

    新浪网在儿童节的一项有1857位网民参与的调查中显示,网友们觉得孩子们不快乐的原因排序是:小伙伴太少(45.8%),课余时间太少(18.5%),作业太多(16.9%),没有可以面对成长烦恼的良好心态(14.3%),电视、游戏不能带来快乐(4.5%)。

  • 广州:儿童“情商培训”受家长追捧

    刊期:2009年第13期

    6月8日,广州少年宫联合本地30多家主流校外教育伙伴机构,进行了“2009年广州地区少儿校外培训走向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丝毫没缩水,情商培训课程也越来越受追捧。数据还表明,大部分家长对现在的校外培训课程满意度较高。

  • 香港《文汇报》:82%内地富裕家庭欲送子女留学 成亚太区最高

    刊期:2009年第13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汇丰调查发现,在受访的7个地区中,内地的富户最重视子女教育。有82%的受访内地富户打算送子女出国留学,在亚太区中比例最高。另外在未来的6个月中,内地富户将把31%的计划投资投入到子女教育上,这一比例与印度并列第一。

  •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刊期:2009年第13期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

  •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刊期:2009年第13期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

  •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刊期:2009年第13期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

  • 陶元红:无怨无愧的事业

    刊期:2009年第13期

    陶元红,特级教师,重庆市教科院小学品德教研员,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品德教研和中小学德育研究,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重庆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 以“孙子兵法”巧用教材

    作者:胡小萍 刊期:2009年第13期

    品德教科书有限的容量决定了它只能呈现精选的、基础的、典型的信息,而生活本身是丰富的、无限的。那么,如何结合现实生活,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呢?笔者认为,《孙子兵法势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 回归儿童生活,让课堂焕发生命光彩——《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教学感悟

    作者:甘启连 刊期:2009年第13期

    【两次执教的经历】 始料未及遭遇尴尬 前不久,我应一所学校的邀请,执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课——((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孩子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活用“暗示”巧管理

    作者:李红芬 刊期:2009年第13期

    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的作用非常奇妙,象古代的“望梅止渴”就是最好的例证。如何把暗示这股强大的力量运用在教育管理中,使之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 一杯茶水“浇湿了”头!

    作者:魏华 刊期:2009年第13期

    上课铃响了,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的气氛有点反常——学生们有的自言自语,有的小声嘀咕,还有的在高谈阔论……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躁动的情绪。

  • 改变行为从改变认知开始

    作者:张友斌 刊期:2009年第13期

    【案例】 小朱,四年级学生,原来成绩不错,但这学期以来数学成绩下降明显,上数学课感觉很烦,不想听课,喜欢随意地画画;回家写数学作业速度也比较慢,有时要到11:30才能睡觉,以致第二天上课和写作业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拖拉,周末布置的作业,一般都要拖到星期天晚上10点多才完成。

  • 关注心理效应打开学生心灵

    作者:赵锋 陈衍玲 刊期:2009年第13期

    学生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也是多变的,他们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把心灵的窗口向老师敞开,所以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说,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要特别注意避免某些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 畚箕也是我们班的一员

    作者:俞祖花 刊期:2009年第13期

    【案例】 这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地上有一堆垃圾,看样子是今天的值日生扫了地没清理。 “今天是谁值日?赶紧把门口的垃圾清理掉!”

  • 教育三词

    作者:孙维佳 刊期:2009年第13期

    清朗 很喜欢清朗这个词,喜欢那种通透,那种清澈。喜欢读一些清朗的文字,因为它耐人寻味,又不给人累的感觉。晴朗之词,书者,坦然写之;读者,淡淡品之。当今社会,浮躁的世界,没有比清朗更让我留恋。要有一个清朗的外貌,可以不漂亮,但要干净,清爽,让人联想到积极和美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