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行走在“智”“愚”之间

    作者:顾鹏贵 刊期:2007年第16期

    所谓“大智若愚”,即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愚笨,其实是韬光养晦,不炫耀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树人”的神圣职责,自当学会在从容行走中识得“大智”,守得“大愚”,容得“真愚”,最终成得“大智”。

  • 北京等六城市:返六成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

    刊期:2007年第16期

    零点研究集团分别于去年5月和今年5月进行了两次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调查,其中,2006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新乡、晋中、泸州6个城市的1095名18—60周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

  • 南京:近两成小学生心理轻度障碍

    刊期:2007年第16期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南京市小学生中八成多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心理健康偏离的为17.92%,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4.01%,这说明出现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多数为轻度心理障碍。这项调查是由南京团市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相关专家组织进行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市10所小学的1-6年级的302名小学生。

  • 武汉:一小学超半数学生不容易感动

    刊期:2007年第16期

    日前,在全市小学校长理念论坛上,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校长万玉霞介绍,该校曾在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或“不知道什么是感动”。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 朱自强:和谐的儿童教育要尊重童年

    刊期:2007年第16期

    儿童教育中的冲突由成人造成。儿童沉迷于网吧或厌学、弃学、反叛甚至犯罪,从根本而言,这不是儿童自己的责任,而是成人与儿童的关系走向紧张、冲突所造成的。

  • 周健平:网游防沉迷系统不该是“马其顿防线”

    刊期:2007年第16期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从2007年7月16B起在全国网游中全面投入使用。然而笔者研读了新闻中涉及的防沉迷系统的作用之后,却增添了许多疑惑。

  • 慕毅飞:下跪决不是值得提倡的国学文化

    刊期:2007年第16期

    日前,郑州有一位书画学校的校长把自己印制的10万本《弟子规》无偿赠送给市内小学,为了表示他推广国学的决心与诚心,这位校长向接受书的学生跪了下去!

  • 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叶伟平 刊期:2007年第16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激励学生,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为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那么,怎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才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呢?笔者对自己任教学校中324名学生作了“你最希望老师对你在课堂上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

  • 疏而有序 导而得法 携手走过网络沼泽地——疏导富裕地区小学生健康上网的尝试

    作者:沈雁雁; 陈见锋 刊期:2007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家庭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中的广泛运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学生网民已达3000万人。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属于我国较富裕的地区,从四年级开始就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我校位于东莞城区,全校拥有电脑的学生家庭占78.6%,

  • 借童谣告诉孩子,爱情离你们还很远

    作者:刘善娜 刊期:2007年第16期

    五年级的孩子会恋爱吗? 你问我,我一定会说不会,小孩子家家的,最多有好感吧。你问孩子,他们一定告诉你,嘻嘻嘻,没有没有。而当我无意间闯进她们的QQ空间,却发现了她们的秘密……

  • 老师,和学生谈谈“爱情”又何妨?

    作者:李向华 刊期:2007年第16期

    那天中午,当我的双脚刚刚迈进学校的大门,就有学生呼喊着我,那着急的样子,好像是专门在等我似的。“老师,沙沙的手流血了!”什么?我的心猛地一沉,有些心惊肉跳,来不及详细询问,我赶忙来到教室,沙沙的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同学,我走到她的跟前,只见她趴在桌子上正呜呜地哭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使劲地掐着左手的食指尖,我一边安慰着她...

  • 江苏无锡 多维介入“力”所能及

    作者:穆文红 刊期:2007年第16期

    读了《小学德育》2007年第11期《对小学品德课程教研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一文,笔者深有同感。文中,杨老师针对学校品德教研组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策略。在此,本人从多维介入的视角,对文中提及的“牵引力”“生命力”“支撑力”作不同的阐释。

  • 辽宁沈阳 片内联动,开展小课题研究

    作者:王健卓 刊期:2007年第16期

    过去的教研活动规模比较大,活动组织难以协调,讨论发言时很难做到人人参与,容易挫伤老师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倡导按学区分片开展课题小组活动,对新课程下的教研工作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究。

  • 品德课程主题活动的“三化”策略探究

    作者:傅智红; 江海囡 刊期:2007年第16期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活动实施是否有效决定着课程教学是否成功。实践证明,品德课程主题活动的“三化”策略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小学品德课程开展小专题研究的尝试——《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学谈

    作者:朱晓燕 刊期:2007年第16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在体验、探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典型内容,开展小专题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们在《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学中进行小专题研究的探索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