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打造如水的德育

    作者:李明海 刊期:2007年第10期

    学校德育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怎样的形态呢?我想,德育不应该是一门严肃的学科,让受教育者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德育也不应该是一副冰冷的模具,把不同材质揽入其中,挤压成型;德育更不应该变身为无情的利器,对逾矩者穷追不舍,予取予夺。学校德育的特性,更接近于水。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平均每天看电视55.5分钟

    刊期:2007年第10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6个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看电视时间有所增长,一周内平均每天为55.5分钟。

  • 上海:快乐正成为青少年的“奢侈品”

    刊期:2007年第10期

    人们常用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来形容青少年的生活,但是共青团上海市委日前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却发现,快乐正成为青少年的“奢侈品”。根据团市委对上海2000名青少年所作的抽样调查,以“0”分为最低分,“10”分为最高分,上海青少年的快乐指数只有6.55,刚刚过了及格线。

  • 四川:中小学性教育现状堪忧

    刊期:2007年第10期

    四川省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对全省中小学性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共涉及700多名学生、1500多名家长和近千名教师。

  • 郑渊洁:好家长好老师比好学校重要

    刊期:2007年第10期

    “孩子有没有出息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家长以实际行动做出来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江城武汉举行的“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公益讲座中,谈到子女教育问题。

  • 程淮:多把“问题”留给孩子

    刊期:2007年第10期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发现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程淮教授说,只要给予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加以操作和创新。而这个空间,就是指一个“问题”环境。

  • 王丽敏:孩子的表现欲家长应适度保护

    刊期:2007年第10期

    看到新鲜事物或学到新的知识,孩子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让父母知道,以获得表扬和赞赏。专家认为,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适宜的训练和培养,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并完善自己。

  • 价值商谈:德性建构的一种新思维

    作者:李保明; 俞旭华 刊期:200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的道德状况也在发生着巨变,旧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正因受到质疑而失去权威性,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未建立,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 关于小学品德课程综合性的探讨

    作者:周建忠 刊期:2007年第10期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的相关内容统整在一起而成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学会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小学品德课程(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综合化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综合性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儿童与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结。课程综合的最主要意义是:...

  • 无尽秀色入眼来——例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戴晓萍 刊期:2007年第10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一个热点。但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毕竟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加上教师长期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远离学生生活、注重外在形式、抛弃教材内容、忽视目标落实”等不足。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使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品德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

  • 走出“精彩活动”的误区

    作者:郑晓波 刊期:2007年第10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们在品德课上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活动内容精彩,活动形式新颖。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了学生实际...

  • 是现实生活的复制,还是超越现实的引领?——对小学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思考

    作者:黄华师 刊期:2007年第10期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的《动物、植物和我们》(浙教版,下同)一课。课上,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然后让学生模仿一下这些动物的叫声。顿时,课堂上猫叫、鸡鸣、狼嚎、狮吼声此起彼伏,师生似乎都乐在其中。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议论纷纷。有的说,如此设计非常巧妙,从学生兴奋的表...

  • 美好生活塑就美丽童心——用儿童自己的生活文化开展品德教学

    作者:滕利钊 刊期:2007年第10期

    童心是人生交响乐中的一支牧曲,是广博人生中的一泓清泉。童心世界是美好的!在这里童心可赋予万物以生命,使情感绽放光芒,使个性凸现自我;在这里,童心可赋予任何一种生物以相通的语言,使人可以与小乌、小草进行心灵的对话;童心可跨越纯真与成熟之间的疆界,将心善的领域拓展到每个角落,使善良成为一种美的化身;

  • 生活是教育之源

    作者:陈春兰 刊期:2007年第10期

    教学《我和春天一起玩》第二课时,我原本打算让学生制作风车,观察风车,然后讨论创创鼠提出的问题:风车为什么会转动?怎样才能转得快?这样即可达成教学目标。可课的实际操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 永远铭记“红五月”

    作者:严凯捷 刊期:2007年第10期

    同学们: 当我们的脚步迈过桃红柳绿的阳春,走进绿荫如海、清风白云的五月。你们是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们为什么把五月称为“红五月”?翻开日历,当你们看到那一连串的纪念日,你们就会明白,整个五月,白始至终都是斗争流血的日子,故称五月为“红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