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总会有另一种观点存在

    刊期:2006年第08期

    阿甘死后,升入天堂,在天堂入口——珍珠之门,他遇到了圣徒彼得。

  • 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

    刊期:2006年第08期

    团中央、国务院新闻办等13家部委和《光明日报》3月22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社会各界着眼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

  • 中国政府着手在青少年中培养廉洁观念

    刊期:2006年第08期

    当尚在求学的青少年对公车接送习以为常,相互攀比家境和父母官职权力大小的时候,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在对腐败行为予以重拳整肃的同时,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敬廉崇洁”观念,已成当务之急。“在青少年中开展廉洁教育,不仅仅是清白做人,廉洁做事的廉洁观的从小培养这么简单,拥有廉洁观念的他们还是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资源和执政基础。”全国人...

  • 玩游戏也能“学雷锋” 网上学习“助人为乐”

    刊期:2006年第08期

    近日网上兴起一款“学雷锋”的网络游戏,受到许多小朋友的欢迎。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个助人为乐的少先队员,游戏的背景是一个十字路口,有车辆、红绿灯和来来往往的人流,行人中会有说脏话、踩草坪、随地吐痰、闯红灯和乱丢垃圾等种种不文明行为发生,还有老大爷、老大娘等弱势角色需要玩家帮助。玩家如果及时阻止这些不文明行为或帮助弱...

  • 小学生不愿当劳动委员“劳动光荣”受挑战

    刊期:2006年第08期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就如今孩子的劳动情况,对体力劳动、普通劳动者的看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经常体会不到劳动的光荣,“劳动无贵贱”的观念在实际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受到极大的挑战。当被问到在“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和“宣传委员”中队员选择最愿意担任什么职务时,55.1%的队员选择担任学习委员,2...

  •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小学生受害最深

    刊期:2006年第08期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

  • 中国3000万少年找不到快乐

    刊期:2006年第08期

    在中国,因为孤独抑郁而患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这已经开始引发人们的忧虑。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说,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2005年上海市妇联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达21%~32%。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1984年以来,对北京市...

  • 价值澄清法在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陶维东; 陶晓丽 刊期:2006年第08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得社会、学校和家庭很难给学生提供一种唯一固定不变的价值评价标准,也无法把社会中各种不良价值观——穷举出来进行批驳,这就使得学生因为各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的存在而倍感烦恼,难以抉择,甚至造成严重心理失调。如何发展学生对价值观的比较、...

  • 预留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沈校先; 汪丽燕 刊期:2006年第08期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应珍视孩子不同的学习需要,及时捕捉生成性教育资源,使孩子得以张扬个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 生活·生成·活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魏爱军 刊期:2006年第08期

    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一年多来,经过努力实践与探索,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 面对学生发言,教师该如何应对?

    作者:袁文娟 刊期:2006年第08期

    当“尊重学生主体”“平等对话”等新课程理念进入课堂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地精彩时,老师丝毫不为之动容,仅以“好的”二字带过;而当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观点偏激时,老师却唯恐有“权威”之嫌,不敢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甚至冠之以廉价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与众不同”等。如此一来,学生便难以根据教师...

  • 链接世界 感动生活

    作者:李日芳 刊期:2006年第08期

    新课程突破了文本教材的框架,倡导直接吸纳生活世界的八面来风,让课程充满时代感与生命力。一位老师在教学《同在蓝天下》(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时,设计了“感受战争,体验和平”的活动环节,巧妙地实现了教材内容与今日世界的链接,演绎了一段精彩的课堂生活。

  • 《风儿吹呀吹》课堂实录及点评

    作者:盛秀岚; 徐辉英 刊期:2006年第08期

    1.初步认识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2.感受风的不同特征,观察与风有关的生活现象,了解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3.通过做游戏,感受和风玩的快乐。

  • 把春天种在心里

    作者:康晓如 刊期:2006年第08期

    同学们:我想问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两句话假如次序调换一下,意思是否一样?当然不一样。可我认识到这一点却花了很长时间。

  • “出轨”的语文课堂 别样的道德收获——《景阳冈》教学后记

    作者:徐华军 刊期:2006年第08期

    前不久,笔者在执教《景阳冈》(浙教版第十二册)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也由此引发出一段本不该“出轨”的课堂片断。然而蓦然回首,却发现这次“出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