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铜仁

知行铜仁杂志 省级期刊

Study and Practice in Tongren

杂志简介:《知行铜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策划、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党史党建研究、法学研究、市情研究、地方文史研究、党校教育研究、调查与思考、博士论坛、县(区)...

主管单位:中共铜仁地委党校;铜仁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中共铜仁地委党校;铜仁行政学院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307
总被引量:368
H指数:6
  • 铜仁市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与创新

    作者:肖洪 刊期:2015年第02期

  • 松桃:大健康产业谋定而后动

    刊期:2015年第02期

  •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积极开展植树活动

    作者:杨清江 刊期:2015年第02期

  • 铜仁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情况与成效

    作者:张永 刊期:2015年第02期

  • 景区化扶贫:松桃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刘振斌 刊期:2015年第02期

  • 电子信息系统管理民情:玉屏扶贫探索

    作者:洪梅 刊期:2015年第02期

  • 从“整乡推进”到“整村脱贫”:印江扶贫的嬗变

    作者:周源; 龙镇 刊期:2015年第02期

  • 金融整合:德江扶贫实践

    作者:徐佐怀; 肖廷俊 刊期:2015年第02期

  • 铜仁市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作者:郎韬 刊期:2015年第02期

    近几年,铜仁市着力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旨在推动铜仁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良性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和增速都有显著贡献,但对其是否实现了产业集聚的机制,尚莫衷一是,无法定论。本文整理铜仁市2012年至2014年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的经济学方法,引入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和交易费用产业集聚两种产业集聚模式的分析,对铜仁市产业集聚...

  • 铜仁在武陵山片区率先跨越的战略思考

    作者:陈荣强 刊期:2015年第02期

    铜仁市在武陵山区的跨越,既是经济的跨越,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跨越。要围绕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更好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紧扣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大任务,北进南融,率先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自身产业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主动出击。加快在武陵山片区率先跨越,实现铜仁经济社会提速转型,后发赶超。

  •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以贵州铜仁为视角

    作者:张力群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区域竞争的愈演愈烈,只有正确认清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变化,知己知彼、未雨绸缪、取长补短,方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本文以2010-2014年主要经济数据为支撑,对铜仁与周边怀化、张家界、恩施、湘西等市州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旨在通过全面分析把握铜仁目前自身经济发展及竞争形势,以期正视周边区域竞争,发现问题、寻找差...

  • 思南县胡家湾乡集体土地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江正宏 刊期:2015年第02期

    思南县胡家湾乡在实施"减贫摘帽"工作中,通过土地的有偿流转,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提升土地产出率,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升级,使得该乡在全市率先实现"减贫摘帽",从而实现了乡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 论木黄会师对红二方面军领导集体形成的重大贡献

    作者:徐明忠 刊期:2015年第02期

    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标志红二方面军基本形成。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领导下,以任弼时、、关向应为核心的红二方面军领导集体,经受了系列重大革命斗争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组织力量。

  • 浅析孔子官德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作者:罗政 刊期:2015年第02期

    官德修养在维持国家政治运作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用官德伦理来处理君臣、臣民等社会关系。孔子的官德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至今仍有许多精华为我们所借鉴、发扬光大。本文深入研究孔子官德思想,梳理孔子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对中国传统行政伦理道德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认识,为我们当前的官德建...

  • 村干部腐败治理亟需纳入法治化轨道

    作者:李杰; 陈林 刊期:2015年第02期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国各地村干部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村干部的腐败问题,集中暴露了农村治理中法治化缺失的软肋。面对当前村干部腐败治理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加强上级党委政府监督指导等方面,全力将村干部腐败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