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

哲学分析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杂志简介:《哲学分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5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理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专题讨论、哲学传统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动态与随笔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5-0047
国内刊号:31-2054/C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理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1100
总被引量:1449
H指数:15
立即指数:0.0104
期刊他引率:1
  • 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

    作者:林月惠 刊期:2014年第04期

    著名的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rn,1937-),以现象学的进路,理解并诠释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有其洞见。耿宁指出,阳明“良知”概念有前后期的演变.有其双义性,甚至有三个“良知”概念。职是之故,阳明后学对“良知”、“致良知”概念有不同诠释。本文对耿宁之说,提出不同看法:首先,阳明“良知”概念虽从孟子而来.但其含义...

  • 在现象学意义上如何理解“良知”?——对耿宁之王阳明良知三义说的方法论反思

    作者:陈立胜 刊期:2014年第04期

    王阳明良知话语在本质上乃是一套言语行动系统,其旨趣在于唤醒听者/读者之相应的生命体验,故理解这套话语,需要有相应的心灵筹备与练习。耿宁对阳明良知说的研究呈现出现象学与阳明心学的一种互动、互释之风格,对作为这些学说之基础的体验进行严谨的现象学描述于中、于西皆大有裨益:于西,可以将现代人带到这个"精神传统的近旁",给在西方传统...

  • 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说的诠释

    作者:李明辉 刊期:2014年第04期

    耿宁对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曾提出不同的诠释。在其论文集《心的现象》中,最初他将王阳明的"良知"概括为一种"自知"。接着,耿宁区分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涵义:前期的"良知"概念承自孟子关于"良知、良能"与"四端"的文本,而四端"还不是德性本身,但却是德性的萌芽、德性的开端"。后期的"良知"概念则是借孟子所谓的...

  • 康德与认知建构主义

    作者:汤姆·洛克莫尔 员俊雅 刊期:2014年第04期

    认知建构主义是植根于古希腊的一种现代认知方式。认知建构主义对于康德、对于整个德国观念论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认识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康德而言,康德的批判哲学应被理解为一种建构主义,因此是对所有形式的表象主义的反驳。

  • 重论分析性与综合性(上)

    作者:佩维尔·玛特纳 张留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分析句与综合句之间的界限是能够得到充分界定的。奎因试图将此种界限模糊化,却是基于一种误解:奎因不是让语义学摆脱掉在卡尔纳普工作中所发现的缺陷,而是否弃自然语言的语义学,用行为主义色彩的语用学加以取代。佩维尔·玛特纳在上篇首先论证:对于科学语言和自然语言的一种逻辑的,即非经验的、非行为主义的分析,是能够得到界定和有效利用的。...

  • 专家有什么问题?

    作者:斯蒂芬·特纳 成素梅 邬桑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专长现象导致了自由民主理论的两个问题:第一,它是否造成了破坏公民规则的不平等现象,或者,使公民规则形同虚设?第二,国家在资助、依赖专家和科学家的意见,并赋予其特殊地位时,是否能够在所讨论的自由"政府"中保持中立?标准的福柯式的批评认为,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专家权力和国家权力是不可分离的,并且,专家权力是当前政体的压迫和不平等效...

  • “喧哗”与“沉默”——从德勒兹事件哲学的视角反思波洛克的“醉”与“线”

    作者:姜宇辉 刊期:2014年第04期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滴画影响深远,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远的本体内涵引发了众多评论与论辩。德勒兹在《意义的逻辑》中所着重论述的"事件"概念似乎为深刻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件"不同于"事实",它并不仅局限于线性的因果关联,更是向着多维的效应网络敞开。不同时间向度的并存与折线的运动痕迹是我们描摹事件的两个基...

  • 论技能性知识及其增长图式

    作者:王不凡 刊期:2014年第04期

    技能性知识是一种实践的知识,它的获得依赖认知者在技能实践中对明言知识的理解和对意会知识的调用。技能性知识与明言知识、意会知识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共同增长关系。技能性知识的增长图式反映了认知者通过技能行动,不但确立着关于世界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行动中深化着实践知识。它体现了人关于世界的多元化认知模式,以及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人与情境...

  • “真”之公理化理论

    作者:贺柏和 邵强进 刊期:2014年第04期

    在传统的逻辑研究中,"真"通常作为一种谓词而被定义。但在"真"之公理化理论中,"真"被看作是一个由特定公理和规则所支配的初始谓词。贺柏和教授在本文中分析了真谓词几种不同的公理系统,并比较了各自的证明—理论强度。

  • 从盖梯尔问题的解决看真之理论的转变

    作者:方菲 刊期:2014年第04期

    传统符合论的真之定义存在的致命缺陷已广为人知。盖梯尔问题的产生与传统真之概念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关联,从陈晓平教授的语境主义解决方案出发,分析了真之概念的实用主义特征和与之相关的多元性特征。从真概念的多义性和单义性的矛盾入手,分析了他所提出的"T′模式"、"语言性事实"等关键性概念,进而对其"真之符合多元论"做出评价。

  • “休闲:终归是哲学问题”——记于光远休闲哲学思想

    作者:马惠娣 刊期:2014年第04期

    于光远先生是中国休闲学的缔造者,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他的思想和教诲对中国休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高屋建瓴和远见卓识给休闲研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 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走向——陈凡教授学术访谈

    作者:陈凡 成素梅 刊期:2014年第04期

    成素梅(以下简称“成”):陈老师,您好。据了解,国际哲学与技术学会(简称SPT)第会议将于2015年8月在东北大学举行。这是SPT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举行,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举办国际技术哲学会议。这无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走向世界并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您本人是第一位参加国际技术哲学会议的中国学者(2001),也是...

  • 耿宁与《心的现象》

    作者:倪梁康 刊期:2014年第04期

    2012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我编辑并由在座的部分与会代表参与翻译的《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编辑和出版此书的初衷是为庆贺与纪念耿宁(Iso Kern)先生的七十五岁诞辰。接下来的基本意向则是向汉语学界展示和引介耿宁的思想道路与研究成果。我在这个集子的"编后记"中曾有以下的基本说明:

  • 中国哲学的求通意识与建构世界哲学的通论派——吴根友近著《比较哲学视野里的中国哲学》读后

    作者:孙邦金 刊期:2014年第04期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空间范围的认知一直是在扩展的。起初多以中国为世界,后来多以亚洲为世界,现在则以全球为世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一个人独善其身基无可能,一个民族—国家闭关锁国亦无可能,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思考问题。

  • 有情之感与有感之知——我看陈嘉映先生“从感觉开始”的哲学起点

    作者:李旭 刊期:2014年第04期

    在陈嘉映先生的哲学道路中,“感觉”是一个重要论题、一个一直保持的原点。他20世纪80年代有一篇重要文章《从感觉开始》,最近的著作《说理》则着眼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把哲学界说为“有感之知”,其中“感觉”还是一个重要论题,占了两章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