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

哲学分析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杂志简介:《哲学分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5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理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专题讨论、哲学传统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动态与随笔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5-0047
国内刊号:31-2054/C
全年订价:¥ 30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理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1100
总被引量:1449
H指数:15
立即指数:0.0104
期刊他引率:1
  • 专家:哪些是你应该信任的?

    作者:艾尔文·戈德曼 刊期:2010年第04期

    从传统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讨论外行(或新手)应该如何评价专家的证言.以及如何在两位或更多的相对立的专家中确定哪一位专家的证言最可信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新手根据下列五类证据作出判断:(1)支持一方的观点和批评另一方观点的专家所提供的论证;(2)某一方得到了其他一般认定的专家的认同;(3)对专家们的专长的“元专家...

  • 一脉相承的“是”——以海德格尔的论述为例

    作者:王路 刊期:2010年第04期

    海德格尔关于being的讨论.是从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关于这个概念的看法出发的。这些讨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相关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把握being这个概念的意义和历史。但是,由于中译文把它翻译为“存在”,结果使我们字面上就有许多无法理解的地方。经过把它修正为“是”.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翻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的问题。与being相...

  • 反讽在罗蒂政治哲学中的三副面孔

    作者:郑维伟 刊期:2010年第04期

    反讽在罗蒂政治哲学中呈现出三副面孔。即反基础主义、私人游戏以及哲学家的去圣化和知识分子的政治化。反基础主义意味着否定了哲学证成政治的可能性.否定了理性主义证成自由主义的可能性。私人游戏是说哲学家只能在私人领域从事创造性发明,而不能僭越。这两层含义的必然结果是使哲学成为私人事务,使哲学家走下社会立法者的神坛。而反讽作为...

  • 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作者:李维武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性。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研究视域上作出一个大的转换,即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主潮之一.通过参与创造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与现代传统,通过与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的相激互融,通过转化成为马克...

  • 入华佛教对应儒佛关系的三个典型

    作者:顾伟康 刊期:2010年第04期

    佛教来到中国,必不可免地要部分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求发展。佛教中国化,其关键之一,即是如何处理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选择了《牟子理惑论》、庐山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和禅宗三个典型,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佛教回应时代、处理同儒佛关系的三种不同模式。

  • 对康德以来普遍历史观念的评论

    作者:托马斯·麦卡锡 刊期:2010年第04期

    我们试图对康德以来的普遍历史观念稍作评论。这种反思的前提是从普遍历史的过去视角以及在实践上规划好的未来的视角看来的对全球性现状的思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是试图通过指出可怕的后果或者任何其他方式。为人类恐怖的非人道行为的历史记录进行辩护。首先通过对发展的思想中什么是活的、什么是死的这个问题的回答,对18世纪和19世纪早...

  • 人格的被给予与文化诸先天

    作者:安东尼·施泰因博克 刊期:2010年第04期

    现象学的“被给予”.特别是“人格的被给予”概念适用于有关“文化”的阐释。首先需要考察的是“人格”概念,并以“总体人格”来界说文化:在此基础上再着手探讨“文化先天”的问题;最后,借助东西方跨文化关系的实例,分别从人格的世代生成性结构与“空”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跨文化先天”这一论题。

  • “实践的”抑或“专门的”伦理学?——有关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反思

    作者:罗亚玲 刊期:2010年第04期

    应用伦理学经常被认为是与理论伦理学相对的“应用的”或“实践的”伦理学,是伦理学的新范式或者是超出伦理学范围的交叉学科。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伦理学及其应用概念的错误理解,应用伦理学确切地说是对专门领域的伦理问题的思考,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与一般伦理学相对的专门(领域)的伦理学,没有亦不会超出伦理学的范围。

  • 审美视阈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作者:杜红艳 刊期:2010年第04期

    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在美学的视阂中,从微观层面对人的异化问题的探讨。他看到了在发达工业社会,异化已经渗透到了人赖以存在的经验生活层面,而异化的深入是由于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非日常生活无法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得日常生活停滞不前造成的.他把唯一能使非日常生活回归日常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艺术身上,因为艺术与日常生...

  • 人工智能机器发现系统是对强纲领的经验拒斥吗?——评析围绕计算机模拟科学发现所引发的争论

    作者:王小红 刊期:2010年第04期

    计算论者以人工智能系统模拟科学发现作为反对强纲领的经验实例.引起了一场围绕科学发现是否完全由社会因素因果决定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是众多对SSK的批评之一,但它的发生视角不同以往,它关注科学发现这个主题。争论中出现的社会学主义的科学发现观和心智主义的科学发现观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内部社会情境和外部社会情境区分开来。AI系...

  • 信念理性与凯恩斯经济学革命新释——基于凯恩斯《概率论》的一种考察

    作者:张雪魁 刊期:2010年第04期

    就像亚当·斯密在创作《国富论》之前曾经写作《道德情操论》为其开创现代经济学奠定哲学基础一样,凯恩斯在创作《通论》之前也曾经写作《概率论》为其开创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哲学基础。就像《道德情操论》是打开《国富论》当中诸多疑问的一把钥匙一样,《概率论》也是打开《通论》当中重重谜团的一把钥匙。凯恩斯在《概率论》中发展了一种新概...

  • 洪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展开

    作者:韩林合 刊期:2010年第04期

    1937年回国后,洪谦便以极大的热情向国人介绍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他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写出的一系列文章对当时还算活跃并颇具创造力的中国哲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使得当时一些重要的哲学家不能不重视该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其拒斥形而上学的极端立场),并以某种方式对其作出回应。比如,当时正处于创造高峰期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

  • 冯友兰是如何看待逻辑的——忆与冯友兰先生学术交往的二三事

    作者:陈晓平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一、逻辑是哲学家的“手指头”在冯友兰先生晚年,我有幸与他老人家有过三次学术交往。我们交往的基础是一个共同的学术志趣或理念:以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哲学问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分析哲学。

  • 中国技术哲学元研究30年

    作者:王续琨 常东旭 冯茹 刊期:2010年第04期

    技术哲学是人们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是运用哲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984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年鉴》,在“研究状况和进展”栏目中首次刊出文献综述《技术哲学研究简况》,将技术哲学列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领域。学术界通常认为,陈昌曙于1982年10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统一》一文是中国技术哲学...

  • 认知主体的本性——简述《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作者:李恒威 刊期:2010年第04期

    认知科学是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延续和扩展,是当代回应长期未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所做的以经验实证为基础的努力。它不但关注各种心智现象和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语言、思想、想象、意识等,它也必须面对认知主体的本性问题,即认知主体的存在和活动方式。